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巧用教具,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方小燕 视觉教具是指任何可以被用来合作讲话的道具:图表、图画、幻灯片、照片、印刷品以及实物模型等都可以用作视觉教具[1]图片直观、形象,能够把动作分解,以固定动作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结合口决便于学生记忆动作要领,可以扶助学生感悟和理解技术动作;以图代文、以演示代话语传递信息,可以突出技术动作重点,化解技术动作难点,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模仿和体验运动特征,从而培养学生主体思维才能笔者运用视觉教具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合时、合情、合理地运用视觉教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练热心,促进或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习得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以图(具)入题,掌管动作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意留神维持的时间不长,体育教师要尽可能将学生的有意留神转化为无意留神在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运用图片和道具,在抓住学生“眼球”的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接下来的学练以小学二年级前滚翻(第1个课时)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借用道具导入,吸引学生留神,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 案例:教师在小垫子上摆放了1个篮球,并指点学生留神教师的示范:“请同学们先看老师做一个示范。
教师通过双手左右拨动篮球,使篮球来回滚动起来;接着连忙把篮球换成一个纸盒拨动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为什么篮球能滚动,而纸盒不能滚动呢?”学生纷纷回复:“由于球是圆的,所以会滚动教师引出本次课的内容:“对了,篮球是圆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像球一样在垫子上滚动起来 斟酌:通过1分钟道具演示,吸引学生的留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不仅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为其在头脑中建立了“团身似球”的概括形象,为接下来的学练奠定了根基 二、以图(物)激趣,达成教学目标 教具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的教师对废旧教具改造,有的教师还用身边的一草一木,有的教师有效利用现有教具,使其一物多用如,随风飘落的树叶、庆典后丢弃的气球,假设将它们与跑类教材的打定活动相结合,也会起到较好的效果以小学五年级的耐久跑和接力跑教学为例 案例:教师率领学生举行耐久跑的打定活动——高抬腿练习,片面学生显得有点没精打采,教师看到了随风飘落的树叶,突发奇想抓起一把树叶猛地向空中一扔,接着连忙说:“同学们,在结果一片树叶落地前大家的高抬腿动作都不许停学生们先是一愣,紧接着个个加大动作幅度、快频率地举行高抬腿,直到结果一片树叶落了地。
这下学生们都开心地笑了,一下变更了枯燥、沉闷的气氛,这时还有学生说:“老师,再来一次吧教师心想:学生们上当了,趁着他们有兴致,又让他们重复做了2次通过此嬉戏,学生不仅充分活动了各个关节,还换来了课堂的欢声笑语 斟酌: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现场,变更一成不变的上课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空气,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运用树叶转移了学生对高抬腿累的留神力,激发了学生练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快乐的空气中练习,最终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以图(具)助讲,明晰练习方法 有些教学内容讲解起来较为繁杂,学生不确定听得明白,这时可借图举行讲解,化繁为简以图搭配精炼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看明白,而且节省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提升课堂效率 案例:在“十”字接力跑比赛中,教师可以用黑板上的图向学生讲解比赛方法教师通过讲解(图1-1),报告学生跑步时以逆时针方向,沿着大圈外沿跑,各个小组要排在相对应的数字后等信息,让学生明白各组的排队位置和接力跑方向教师通过讲解(图1-2),报告学生1圈跑完后先与队员击掌,再排到队尾的小圆上,且从自己队伍的右侧入队等信息,让学生明白交接棒的位置和交棒后排队的位置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演示,学生自然就明白了嬉戏方法,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效果。
斟酌:通过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演示,学生自然就知道各队的排队站位是面向大圆的数字,且在圆内排队,还知道跑动的方向,跑完击掌后入队的线路等,有效提高了课堂效果 四、以图(具)开路,加快掌管速度 图片配口诀(动作要领)既能扶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又能使学生体会动作要领,强化身体的动作记忆,直到习得动作因此,教师在动作技能教学中将图片结合口决,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图片中的口诀最好由学生编写,以便学生更好地记忆口诀 案例:教师在学生学习了“小刺猬团身紧、小刺猬学球滚、低头看天向前滚动”口诀,并尝试教授完整动作后,将学生集中在一起:“同学们,大家已经模仿了前滚翻动作,但大片面同学还没掌管这个动作,今天,老师给大家打定了学习前滚翻的‘秘籍,你们想不想要?”学生齐声回复:“想教师紧接着说:“在给你们表示‘秘籍之前,老师有个要求,拿到‘秘籍后,小组长率领组员大声把口诀念出来,并举行议论,1分钟以后你们一边念口诀一边做前滚翻教师出示图2后,4名学生1组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头边念口诀边练习 斟酌:在学生初步练习之后,可通过图片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模仿静态图片动作提高对动作的认知,这不仅是图片本身的作用,图片上朗朗上口的口诀和提示也能起到模范学生动作的效果,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此外,教师也应留神出示图片的时机,出示过早,学生做不好,图片效果欠佳;出示过晚,那么图片成了摆设 五、以图(具)促练,加深理解 案例:教师在教授正面对墙手倒立(四年级)教学中,可利用图片口诀解决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动作要领,从而让学生明确动作的过程,突破重点图片往往是解决教学重点的概括和形象的再现,教师应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动作要求,理解运动要领如,2名学生1组,分发图片(图3)给学生,全体学生根据序号依次读出图片的提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读出的提示,一步步做示范动作,用语言强调重点后,让学生分组尝试练习 斟酌:正面对墙手倒立教学的重点是支撑倒立不塌腰,扶助与养护动作也应作为教授内容之一教师应将示范讲解和图片口诀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掌管技术动作假设仅有教师的示范而没有图片和提示口诀,那么学生对整个动作过程仅有表象熟悉,不能领会地知道动作过程和要求通过看图片与读口诀,一步步做动作,不但使学生更轻易学会,而且有利于制止安好事故的展现 六、用好图片口诀和简易道具的建议 1.分析教材,找准教具制作点 对于通过讲解或示范后学生就能明白的教材,不建议使用教具,对于学习难度较大的教材,可以考虑制作简易的图片口诀教具。
在制作简易教具时,要充分分析教材特点,从教学重、难点入手,探索恰当的教具制作点,真正发挥教具的最大功能 2.优化设计,找准教导切入点 教具是课堂教学的辅佐手段,也是体育器材的有机组成片面它理应使用于學生无法直观感受动作时通过教具的切入,可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动作轨迹因此,切实把握图片设置的目的,找准图片运用的切入点是正确使用图片的前提 总之,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合时、合情、合理地运用视觉教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