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申论讲解ppt

xh****66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51MB
约192页
文档ID:57849944
申论讲解ppt_第1页
1/192

申 论,,一、申论概述 二、申论应试技巧1、概述类题型2、分析类题型3、对策类题型4、写作类题型,讲课内容,一、申论概述,申论概述,申论认识误区 申论思维 申论定义 申论特点 大纲解读 命题特点趋势 如何复习备考,申论考试的误区,误区一:申论主观性太强,无需多复习误区二:申论就是考写作能力误区三:申论无法短期内提高,申论是一门考试考试的成功的要素:,1、自信,2、技巧,3、练习,,关键:思维,二个“凡是”,了解你的思维,思维的特点:路径依赖(惯性思维),出卷人的思维,阅卷人的思维,你的思维,,,,申论的思维模式:,申论是辩证性思维,不是教条式思维申论是归纳性思维,不是演绎式思维申论是规律性思维,不是经验式思维申论是实践性思维,不是空想式思维,考生的考试、答题思维模式,具 体,抽 象,具 体,,,何为申论?,“申”:引申、申述 (60分),“论”:议论、论证(40分),“申”:引申、申述,“论”:议论、论证,申论的特点:,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升华主题 大:要有宏观视野 全:采分点全、思维全面辩证(统筹兼顾) 实:内容充实、真实 精:语言精炼、通顺,考试逻辑“三步曲”,W:考什么,H:怎么考,H:怎么答,,整 体,局 部,,申论,考什么?,(一)、考纲规定:1、“五个能力”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大纲,,(二)申论考试题型,概述类题型 分析类题型 对策类题型 写作类题型,(三)国考历年真题命题,2000年:噪声扰民的官司纠纷 2001年:PPA风波引发的药品监管问题 2002年: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003年:安全生产问题 2004年:交通拥堵与汽车工业发展问题 2005年:农村农业的发展思路 2006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问题 2007年:土地开发利用及农民权益保护 2008年:水电站开发涉及的生态保护问题 2009年: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问题 2010年:海洋经济的保护与开发,,00 01 02,,社 会,06,,政 治,03 04 05 07 08 09 10,,经 济,,发展 稳定,国考申论命题趋势,题材多从经济角度入手 试题难度逐渐加大,题量增多3题——6题 考试题型开始分化: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与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不同题型,申论临场高分秘诀,字迹清晰,尽量不改动,甚至不改动。

有错也不改首尾段、首尾句原则要特别注意要斟酌第一段、最后一段;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要在草纸上写好再往上写关于草稿纸的用法:只发一张概括归类/提炼对策/斟酌首尾段和首尾句语句力求通顺简短、精练、主谓宾齐全不要吝惜表条理的符号,尽量用符号来表示申论准备,一、关注社会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二、参考资料:《半月谈》(普通版) 理论热点面对面 钟君博客:http: 新闻联播,如何复习?,掌握方法:细化 大量练习:真题 制定个性计划:细节制胜(记忆规律、人体作息规律、考场发挥规律等),如果你因为错过流星而流泪,那么你也要错过月亮了 ——泰戈尔,二、申论应试技巧,,如何阅读材料 四大题型解题技巧1、概述类题型2、分析类题型3、对策类题型4、写作类题型,关键:用材料说话,一定要重视材料!材料是“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稳如泰山宏观:申论材料的分类,“实证”材料,即案例,以事件、故事、数据、表格、图标等的形式出现;“文献”材料:理论、史实、古典等;以上两者的综合,阅读中的跳读与细读,跳读:重主干、轻细节、事实、数据可以一目十行,细读:关键字、句字斟句酌例:08年国考真题,1.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截至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用电负荷比较集中的东部省市,火电项目四处开花大量利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在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的大幅项目地图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几乎所有的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斩断例如:在岷江,正在建设的紫坪铺电站,装机76千瓦,坝高156米,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大渡河整个流域规划建设356座电站,最大的瀑布沟电站,装机330万千瓦,估计移民15万在澜沧江,规划了14级梯级开发,已建成的漫湾电站装机125万千瓦,目前是云南最大的电站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微观:申论材料的组成要素,现象及形式 影响及后果 原因及本质 对策及方案,如何阅读材料?,1、带着问题阅读,,What?,,原 因,,表 现,,对 策,2、阅读的“三遍四步”法,一般要用30-40分钟读三遍材料第一遍:具体—读材料 第二遍:抽象—归纳总结 第三遍:具体—再次深读,第一步:勾画,给段落标号勾画关键字、句,何为关键字、句?,1.首尾句原则: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其实/于是/还,,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这些词主要有: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认为、强调、断定等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4.观点性原则:阅读申论材料时要着力把握其基本观点,因为观点就是主旨因此,与表达观点密切相关的词,如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就是关键词 材料中的观点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政府权威部门的观点、学者的观点和老百姓的观点 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如何概括段落大意? 忠实材料 抓整体 一般模式:⑴主体(人)+做什么/说什么⑵主体(事)+发展过程+评价,练习:09年国考真题,第三步:归纳总结,核心内容或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对策措施,消极vs积极;正面vs负面;成绩vs问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练习:2006年国考真题,第四步:提炼概括,仔细审题,细细推敲根据已归纳的,回到材料,四大题型之一:概述题,(一)概述题考什么?公务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试准备原则: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2000年真题 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0分)2001年真题 1.有条理地概述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2002年真题 1.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20分) 2003年:无,04年真题 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0分) (1)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 (2)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3)字数不多于1000字05年真题 2.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25分),06年真题: 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 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0分),07年真题: 1.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分)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08年真题: (一)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

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09年真题: (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材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2010年真题(地市级) 1.《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依据“给定资料1”分别进行概括1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二)概述题怎么考?,1、概述题类型,,概括主要问题,概括主要内容,,概括特定内容,,02、05、07、08、10,01、04、06,00、09,特定:限定材料;限定对象,2、概述题的要求,00年:不超过150字 01年: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02年:全面,有条理,有层次不超过200字 03年:无 04年: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 05年: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06年: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07年: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500字 08年: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09年: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10年:准确、全面。

不超过200字,分值、字数变化表,结论:,基本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变异:2010年:准确、全面,,概述全面:涵盖所有信息点 观点鲜明:立场、态度明确,不模棱两可 条理清楚:分条罗列,层次清晰 语言流畅:完整连贯的整体表达 准确:踩点严格,不啰嗦拖沓,概括主要内容的具体要求,(1)概括的角度要准确: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概括 (2)概括的内容要有信息含量防“空”(概括的内容没有信息含量)防“碎”(照抄照搬给定材料) (3)概括的思维要清晰围绕特定事实进行概括,注意逻辑性万能模式 (4)概括的答案要客观准确中性的、白描的,不要引申和发挥,不要用感情色彩太强的词汇三)概述题怎么考,答题步骤: 1、仔细阅读题目给定要求 2、根据材料的归纳总结,回到材料 3、考虑完整,开始作答,概述题答题内容组合,1、开头:概括特定事实、问题是什么总括句) 2、主体:分述细节主要问题主要内容特定内容,,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 怎么办,注意:多用分号,少用数字序号!,“万能四句”,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大多数时侯没有这一部分),,讲解:06年真题 练习:07、09年真题,06年第一题参考答案,D部长做客新华网,就突发公共事件问题与主持人、网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的突发事故,是指因为缺乏必要的防治机制而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 第二,突发公共事件的根源一是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二是社会矛盾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缺乏相关的预防机制和应对机制 第三,要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就必须引导公众树立危及意识;确保政府一定的财力储备;建立完善的应急动员机制;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责任界限,把政府责任与民间自救相结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