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4 年——1986 年)孔宁谦北海地处低纬度亚热带季风区域,南临北部湾,灾害性天气发生较频繁冬半年受北方干冷的大 陆性气团控制,盛吹干燥而又寒冷的偏北季风;夏半年受暖湿的海洋性气团控制,盛吹高温、高湿的 偏南季风常出现寒潮、冷空气、强风、大风、低温霜冻、春季低温阴雨、秋季寒露风、台风、热带 低压、暴雨、海雾、干旱、雷暴、包线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本文对影响北海的主要气象灾害、天 气形势及其活动规律作一分析,供有关单位参考一、寒潮和冷空气在秋冬春三季,聚积在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一定的天气形势配合下会迅速南下,影响北海市及 其附近海面,带来强烈的降温、大风和降雨严重危害海上作业船艇的安全、沿海滩涂养殖、农作物 的生长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正常生产,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寒潮和冷空气是影响北海市的 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冷空气都是一种较强的冷高压南下的冷空气活动,只是强度不同罢了按规定凡一次冷空 气影响过程24小时降温达10C以上,且最低气温在5C以下者,称为寒潮北海市能达到上述标准 的冷空气活动过程是极少数的,因此我们把寒潮和冷空气统称为冷空气北海市及附近海面,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常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常造成低温霜冻、海面大 风、低温阴雨等天气过程。
影响北海市的冷空气路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归纳为三条主要的路径:1、 西路冷空气冷空气主力进入我国后,从河套以西(即东经105度以西)经青藏高原及其东侧,进入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或沿横断山脉南下影响北海布及其附近海面,此类冷空气的高压中心大多数可移到华中至川 贵高原,北海市及其附近海面位于冷高压南部由于南北气压差和温度差较大,造成气温剧降、低温 霜冻和海上大风天气这类路径的冷空气常具有移速快、强度强、来势凶猛、风力大和降温睨显等特 点,对北海市危害最大尤其在春季,如和补充型冷空气配合,可造成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这类 路径的冷空气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3天,最长的可达7天,海面常可出现6——7级、阵风8——9 级的偏北大风天2、 中路冷空气冷空气主力进入我国后,从河套地区(即东经105度至115度之间)沿东经110度附近地区南下, 经华中、两湖盆地,黔东、桂东、湘西和粤西影响北海市及附近海面,对北海市的影响仅次于西路冷 空气这类路径的冷空气其冷高压中心大多数可进入两湖盆地,北海市及其附近海面常位于冷高压脊的 南至西南侧,南北气压差和温度差较大,造成市区陆地和附近海面出现偏北大风天气及气温急剧下降、 低温霜冻天气过程,如高压中心强度较强时,则海面风力与降温幅度和西路冷空气影响时相当,但阵 性风力小一些,且常伴有降雨天气,维持时间也较西路冷空气长,据普查最托连续天数可达14天。
3、 东路冷空气冷空气主力进入我国后,从河套地区以东(即东经115度以东)经两湖盆地东部、闽渐地区和粤东 地区,以后东移出海这类路径的冷空气其冷高压中心大多数可移到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东部,北海 市及其附近海面常位于冷高压脊南下部位的未端,常造成4——5级东北到东风,如冷高压中心强度 较强,位置偏南时,海面可出现6——7级偏东大风天气(沿海渔民称之为“大东风”)这类路径的 冷空气多出现在春季,其余季节较少,如和春季补充型冷空气配合,则易出现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一) 海面偏北强风从涸洲岛1956——1985年30年资料统计分析,5级以上(平均风速39米/妙)偏北强风平均每 年有23.1次过程,有60.6天强风天数,过程最长连续天数达14天偏北强风出现最早的时间是9 月1日(1962年),最迟出现的时间是10月10日(1974年),平均出现时间为9月中旬末到9月下旬 初据统计:5级以上强风天数1月份最多,平均每年1月份强风天数达10——11天,12月和2月 份次之,平均每年每月有9——10天,5月份最少,平均每年每月只有2——3天全月强风天数最多 的达18天(1965年12月和1977年1月)。
有的年份全月无强风天气出现(1962年10月和1979年10 月)5级以上偏北强风出现的周期,各月差异较大,据统计,5月份平均周期为1 3天;9月份平均 周期为11天:4月份平均周期为8——天;10月份和3月份平均周期为5——6天;11月至次年2 月平均周期为3——4天据分析,涸洲岛附近海面秋季(9——10月份)出现的强风天气过程中有27% 的过程是受台风环流和冷空气共同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其中9月份较多,约占该月强风天气过程的 38%, 10月份较少,约占该月强风天气过程的16%据统计,北海市及涸洲岛附近海面,平均每年有16. 8次6级以上(平均风速米/秒)的偏北 强风天气过程,平均每年6级以上强风天数达30. 5天,全月强风天数最多的可达12天(1965年12 月),过程最长连续天数可达7天(1975年12月),6级以上偏北强风天数1——2月份最多,每年平 均月强风天数约5天,10——12月份次之,月强风天数有4——5天,9月和5月最少,每年平均月 强风天数仅1天左右7级以上(平均风速N14米/秒)偏北强风天气过程平均每年有8. 4次,有12. 2级以上偏北强风 天数全月7级以上偏北强风天数最多的可达7天(1956年1月和1962年11月),过程最长连续天数 可达4天(1967年10月和1975年12月)。
7级以上偏北强风天数以10月和2月最多,每年平均月强 风天数约2天,5月和9月最少,月强风天数仅达0.4天据统计,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北海市及涸洲岛附近海面定时平均最大风力可达8——9级,瞬 时极大风力可达12级二) 低温霜冻北海市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出现低温或霜冻天气,严重危害越冬的农作 物、果木、牲畜及沿海滩涂的养殖据统计北海市每年平均有1——2次强冷空气影响,造成24小时 内日平均气温下降6笆以上或过程降温10笆以上;且最低气温达5C以下或日平均气温达1(TC以下的 低温或霜冻天气,最多的年份达4次(1967年和1969年)据普查受强冷空气影响北海市过程最大降 温达19. 6C(1975年12月),极端最低气温市区出现2. 0C, ffl洲岛出现2. 9C,地面最低温度达一 0. 1C的低温天气(1967年1月)据统计市区平均每年有0. 3天霜冻日,最多的一年达3天(1974年1 月),有82%的年份没有霜日出现,涸洲岛从未出现过霜冻日据分析,市区日平均气温达10笆以下的低温天气平均出现在一月中旬初至二月上旬中期,初日和 终日相间隔时间平均约27天,涸洲岛日平均气温达10笆以下的低温天气平均出现在一月中旬后期至 二月上旬前期,初日和终日相间隔时间平均约17天。
三) 春季低温阴雨天气春季2——3月北海市已进入早稻播种育秧和春种的大忙季节,在此期间,北方冷空气活动往往 比较颇繁,尤其当北方冷空气主力我国东部南下时,常和从热带海洋来的暖湿空气相遇,往往会在两 种气团交汇的地区形成低温连阴雨寡照的天气,给早稻播种育秧和春种带来很大困难,造成烂种、烂 秧和死苗,严重影响春耕生产,因此春季的低温阴雨天气是北海市春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根据早稻播种育秧和春种作物的生长条件,规定在2—一3月期间,日平均气温W12E,且连续3 天或以上;或者日平均气温<14C,且连续5天或以上的低温连阴雨寡照的天气定为春季低温阴雨天 气每当这种天气出现就会危害早稻播种育秧和春种作物生长,造成烂种,烂秧和死苗如果气温较 低,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以致海水养殖场中的海水表层水温<11C,且连续2——3天,则蟹类、 鱼类、虾类就会出现冻死现象如果表层水温继续下降到7C以下,且维持2——3天,则尼罗罗非鱼、 珍珠贝及其它鱼、蟹、虾类就会出现大批死亡,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另外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和寡 照天气,水雨蒸发量会大大减少,严重影响盐业生产据1953——1985年资料统计,每年2——3月北海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较多,根据农业生产季节 需要,春播低温阴雨天气主要指2月11日至3月20日共40天时间。
在这期间平均每年有1——2次 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其中最多的一年可达4次过程,这种天气一经出现最少维持3—一5天,最多的 可达20天以上(1968年2月I日至28日连续出现28天日平均气温<14.C的低温阴天气)每年平均 雨出现8——9天达到低温阴雨标准的天气,其中最多的一年是1985年,共出现24天的低温阴雨天 气(从 门 日至 月 日)北海的低温阴雨天气多集中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初,北海春 季低温阴雨结束最早(除这40天内无低温阴雨天气的年份外)的一年是1975年2月13日,结束最迟 的一年是1976年3月24日按低温阴雨出现韵天数,把低温阴雨的影响程度划分为四等级:1、 无低温阴雨天气:指在这40天内没有出现达到低温阴雨天气标准的时段2、 影响程度轻:指在这40天内达到低温阴雨天气标准的天数<5天3、 影响程度中等:指在这40天内达到低温阻雨天气标准的天数为6——9天4、 影响程度重:指在这40天内达到低温阴雨天气标准的天数<10天或出现一次以上低温阴雨倒 春寒天气过程北海市从春季低温阴雨影响程度来看,有21 %的年份没有低温阴雨天气出现;有21 %的年份影 响程度轻;有12%的年份影响程度中等;有46%的年份影响程度重。
对于部署生产和短期规划而言, 3年一遇的最长连续低温阴雨天数可达1 —11天:10年一遇的最长连续低温阴雨天数可达16——19 天;20年一遇的最长连续低温阴雨夭数可达24——26天,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历史上有许多年份在惊蛰之后仍出现相当明显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农业部门称之为“倒春寒” 天气据资料分析,北海市有21 %的年份出现倒春寒天气,倒春寒最严重的一年是1985年,该年从 惊蛰之后的8月9日至22日连续14天出现低温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当年的农业生产和沿海滩涂的养 殖业四)寒露风天气寒露风是秋季影响晚稻生育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正当晚稻抽穗扬 花和灌浆乳熟期,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或受台风环流与冷空气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低温干燥吹较大的偏 北风或低温阴冷天气,就会造成空壳、疾粒,使晚稻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导致减产,群众称之为“寒 露风”天气北海的寒露风天气是指9月21日至10月30日出现的下列天气,可分为三大类:1、 干风型寒露风:指日平均气温W22C,下午地面出现风速25米/秒的偏北风,相对湿度<55%, 持续时间》8天2、 偏北强风型寒露风:指白天地面风速38米/秒的偏北风,有时伴有除雨,持续时间》3天。
3、 湿冷型寒露风:指日平均气温W2oC吹偏北风,相对湿度>80%,伴有降雨或无日照,持续 时间N3天据资料分析,北海的寒露风天气出现最早的一年是1976年9月22 0,最迟的一年是1985年10 月21日,平均出照时间为10月中旬前期,结束期为10月下旬初北海的寒露天气多集中在10中旬, 在10中旬出现的寒露风占总数的56%据分析,北海9月下旬出现的寒露风天气强度偏轻的占多数, 而10月中下旬出现的寒露风天气则以强度偏重的占多数影响北海的寒露风有37%的年份影响程度 偏重,有23%的年份影响程度中等,有40%的年份影响程度偏轻据分析,影响程度偏重的年份往往 是秋台风活动比较频繁的年份,在台风环流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两者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常出现温冷 型与偏北强风混合型,这种混合型的寒露风不但气温低,并伴有大风大雨或连阴雨天气,日照短缺, 不单影响晚稻抽穗扬花,而且还会造成机械损伤,危害特别重,造成晚稻严重减产二、台风台风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猛烈的气旋性风暴,它是夏半年对北海市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性 天气每当台风袭击时,往往狂风呼啸,暴雨倾泻,海面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