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杨辉三角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tang****xu4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4MB
约12页
文档ID:290645993
杨辉三角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1页
1/12

教师学科教案[20 -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市实验学校“杨辉三角”教学设计黄锦书(沈惠娟特级教师工作坊)在2016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南宁 市沈惠娟特级教师工作坊, 工作坊承担自治 区课题〈〈“互联网+学科拓展型校本创新课 程实验研究" 初中学科活动课程开发》本设计是笔者上交工作坊的第一篇活动课 的课例,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坊主沈惠娟老 师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衷心对她说声“谢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不到或不当之处在所难 免,敬请各位专家与同行补充、指正设计 如下: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教材中安排的一篇阅读材 料,是在学习了整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 的,是对整式乘法的拓展,为今后学习二 项式奠定基础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参与“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活动的能力,对有 挑战性的知识内容感兴趣三、教学目标1. 掌握杨辉三角的数字规律2. 在探究杨辉三角的数字规律过程中, 渗透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3. 在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培养合作意 识,发展创造性思维4. 通过介绍杨辉三角数学史,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五、 教学重点探究杨辉三角的数字规律。

六、 教学难点杨辉三角的数字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七、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请同学们说说(a+b)2=?生答再问:(a+b)10=? (a+b)n=?设计意图:复习已学知识,提出新问 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二)探究规律,形成新知师:应该怎么思考解决呢?设计意图:要回答上面的问题需知规 律才行,启发学生化未知为已知、从易到 难、从特殊到一般去分析学生求出(a+b)3、(a+b)4的展开式后追 问: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若学生找不到思路,无从入手,可提 示:因为(a+b)n的展开式是多项式,而多项 式是由单项式组成,所以大家观察分析看 看这些单项式有何规律如果学生探究还有困难,还可进一步 引导提示如下:1. 什么是单项式?你应该怎样去探究规律?2. 字母部分有何规律(字母及其指数规律)?写出下面展开式及其对应系数排列启发学 生a+b)1=a+b(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1 11 211 3 311 4 64 13.系数有什么规律?(后面一个与前面一个或是下面一个与上面一个有何联系?比 如2、3、4、6是怎样得来?)设计意图:启发引导学生回归概念,从字 母部分与系数部分去分析。

三)介绍杨辉,感受成就下表如三角形,出现在杨辉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该书还说明此 表源于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的“开方作法本源图",这表明我国发现这个表不晚于11世纪,因此,此表叫作杨辉三角或贾宪三在欧洲,这个表首先是法国数学家、 物理学家帕斯卡发现的,他们把这个表叫 作帕斯卡三角,这表明杨辉三角或贾宪三 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将近 500年,由此可 见,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是非常值得我们自 豪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 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体会到研究杨辉三角就是感悟古人的探索精神,鼓 励学生探究的热情四)范例讲解,应用新知例 1 :计算(a+b)10=?设计意图:回应引入环节的问题,练 习应用新知例2:若今天是星期二,再过 82天后 是星期几? 85天后呢? 8n天后呢?若学生不懂可如下引导:1. 怎么算过若干天后是星期几?2. 你如何求8n/7的余数是多少?3. 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意图: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 一般,层层推进,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 识五)联系名题,拓展新知先介绍"斐波那契数列”,在斐波那契 的传世之作《算盘书》中,斐波那契提出了下面这个饶有趣味的问题:假定一对刚 出生的小兔子一个月后就能长成大兔子, 再过一个月就开始生下一对小兔子,并且 以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子。

设所生一对 兔子均为一雄一雌,且均无死亡,问一■对 刚出生的小兔一年内可以繁殖成多少对兔 子?若有时间,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解答, 若时间不足,可出示斐波那契数列给学生 再分析给学生,并观察分析斐波那契数列 的规律然后介绍在自然界中所存在的斐 波那契数列的有趣现象,再提问:由杨辉 三角可得出“斐波那契数列”吗?设计意图:了解斐波那契数列,体验 数学的趣味性,发现杨辉三角蕴含了许多 优美的规律,培养探究精神与能力,养成 爱数学的好习惯六)小结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可如下提问:1. 学到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梳理知识脉络,加深记 忆2. 是怎样学到的?又是怎样想到这样 学的?设计意图:渗透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掌握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3. 这节课的学习对你有何启发?请谈 谈你的感受设计意图: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七)布置作业,巩固新知作业:(1)若今天是星期二,再过 62天后是星期几? 63天后呢? 6n天后呢?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提 高,渗透类比思想(类比例题)、分类讨论(2) 对杨辉三角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 分析问题的能力3) 课后请你查阅有关杨辉三角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资料,写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史与数学 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数学的 兴趣与数学素养八、反思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 径是自己去发现"在本设计中,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探索杨辉三角的规律,注重培养 探究精神,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 实如果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最好,比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 后,自己能够提出(a+b)n=?或(a-b)n=?自己 再运用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去 分析解决在原设计中,讲解例题后就用作业(1)做练习,没有过程(五),后来想想 陈景润的老师沈元老先生,在讲课时讲到 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虽然与上课内容无 关,但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陈景润 攀摘皇冠上的明珠播下了期望的种子 [1]由此,我也添加了过程(五)关于斐波那契 数列的例子,希望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参考文献:[1]裴光亚.偏离主题之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6 (6) :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