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跃文《国画》有感 阿克苏市第十中学 李 爽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早在1998年就风靡全国, 甚至传言坊间一时 洛阳纸贵但是这么有名的一本书,我却闻所未闻直到今天,因为参加研磨 活动才专门搜来一读,觉得相见恨晚,真是一本好书! 一、以李明溪的国画为契机,绘画出当代官场百态图,对社会现象进行了 细微的剖析,是《国画》的成功之处 我们知道,国画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 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国画》以画家李明溪的国画为导引,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官场世界,见 识了这个社会的种种奇态看球赛时,李明溪的突然大笑,引起了朱怀镜的上 司刘仲夏处长的注意,才有刘仲夏向朱怀镜索要画作的后话,从此“无意间改 变了他的命运”;因为有李明溪这样一个真正的朋友,朱怀镜才可以几次索画 送给刘仲夏、柳秘书长等人,开启了真正的官场之旅;也正因为有了国画作媒 介,朱怀镜才能接近柳秘书长、皮市长等权力人物,才能为李明溪举办个人画 展,也为自己的仕途铺上顺畅之路 读过许多官场小说,但象《国画》这样细微刻画当代官场百态,剖析丑恶 及腐败滋生原因的小说并不多。
《国画》没有从反腐斗争的正面入手,而是利 用对朱怀镜、方明远、皮市长、柳秘书长、严尚明、张天奇、宋达清、袁小奇、 黄达洪、雷拂尘、梅玉琴、陈雁等十余人的形象刻画,把荆都市的官、兵、贼、 寇都浓缩在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里,从侧面来反映当今社会政界、商界、警界 以及文艺界的面面观可谓深刻到位,令人震撼 如国画所强调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小说也应该 是“意存笔先,文尽意在”才能算是上乘作品正如张韧先生评价王跃文的官 场小说时所说:有激愤有慨叹有调侃,又止于激愤、慨叹和调侃;官场气氛很 浓,又止于官场气氛;叫人几分叹惋,又几分无奈是的,《国画》就如国画, 有几分传神,有几分意境,又有几分感叹 二、以朱怀镜的官海沉浮为主线,勾勒出复杂社会关系网,对人性精神进 行了独特的思考,是《国画》的优秀之处 《国画》以浓重的笔墨,对朱怀境的官场沉浮和心理状态作了细致的描写, 从全面角度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的官本位性质朱怀境是市办公厅综合处副处 长,完全具备“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条件但他因为既无政治靠山, 又不会请客送礼,所以总是得不到领导的关注和重用,因此十分苦闷。
使他真 正领悟官场之道和提拔“诀窍”的是“领导索画”和“表弟挨打”之后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他在刘明夏索画之后得到启发,主动向柳秘书长送画及推荐画 家刘明溪,为刘明溪举办画展,也拉近了与领导的距离;他在基层派出所所长 宋达清和酒店老总雷拂尘面前拉皮条,把自己扮演成皮市长的重用之人,得到 了他人的尊重与奉承;他利用朋友关系,促成了县长张天奇、神功大师袁小奇 与皮市长的见面,取得了皮市长的信任;他为皮市长儿子出国上学两次送礼钱;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救了皮市长的命,得到了皮市长的赏识…… 朱怀境善于归类总结,得到曾俚的启发后,自己精心编制了一套所谓的 “公共关系处理系统”,把需要利用的各种关键人物罗列出来,又据不同人物 的身份、地位、作用等,为他们定了若干级将各级领导编成代码 A1、A2、A3、B1、B2、B3等等,便于及时联络巴结《国画》不是王跃文教唆 别人学坏,它仅仅是深入生活、深入官场,对时下官场的荣迁升降作了一种比 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朱怀镜的为人和学识值得称道,他不狂不傲,热心帮人,有善于分析问题 观察人的本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且能做到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真有些大 儒大雅的风度因此朱怀镜能没有任何背景靠自己读书一步一步走出来,从乌 县里副县长调到市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又经几年打滚竟能从不显眼的副处岗 位一跃成为财政厅副厅长;在后台失势殃及池鱼的时候还能周旋平调到梅次地 区任副书记。
我们不得不说,朱怀境是成功的优秀的而朱怀镜这个人物的刻 画成功也正是《国画》成功的主要因素 朱怀镜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暂不去妄加评论,也无法评论一个人的绝对 好与绝对坏但他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事情上我觉得他算是好人了,而且能 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的不容易首先朱怀镜在领导面前是好干部,在妻子香 妹面前是好丈夫,在梅玉琴眼里是好情人,在曾俚和李明溪、卜老等人的心目 中是好朋友,而在那班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各自不择手段为之钻营的同僚和商人 眼里也算是一个比较正直和豪爽的哥们朱怀镜没有刻意去做作秀、去掩饰、 去表现自己,他很诚实,好多事情他都是从良心和善意出发,并没有刻意去做 圈套让人钻或本身就把替人办事作为一种交易朱怀镜在宋达清的膝头上拍 了几下,表示了理解他真的发现宋达清这人其实本质上并不坏能说谁是真 正的坏人?可有时人们只好坏起来,别无选择 虽然,朱怀镜在官道中越走越高、越陷越深,表面上似乎风风光光、体体 面面,内心里就变得悲凉和孤独你看,“有时独自面对漫漫长夜,他突然发 现自己的灵魂其实早就沉沦了,可在世人眼里,他依然体体面面、风风光光 ” 三、以一系列的人物名称为衬托,蕴涵出生活曲折坎坷之路,对人生哲理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国画》的耐人寻味之处。
《国画》里的人物名字也取得寓意深刻,值得我们玩味再三朱怀镜”, 是否就寓意着就是一面镜子呢?还是要我们时时怀念自己心中的那面镜子呢? 古人有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之说,今人又何尝不是呢?“李明溪”,像一弯明亮清澈的溪水,率真、灵性、超凡脱俗,可在世人的眼里自然成为怪异,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注定其命运就是要么疯掉,要么远离尘世回归自然, 亦真亦幻曾俚”,曾经的民间俚语,正直的人格,犀利的笔锋,只能被社 会所不容,远走他乡方明远”,因为方向明确,看得深远,才能有真正的 进步张天奇”,天生就是奇才,虽然工作不是怎么出色,但注定会要成功 “袁小奇”,小小伎俩,竟能装神弄鬼,登仙有术,不过终归是一跳梁小丑而 已宋达清”,出身基层,警匪相通,可是一旦悟出了道理有了平台,却也 能到达清明的境界梅玉琴”,身世坎坷,像钢琴一样高雅圣洁,却注定是 红颜苦命 李明溪的一席话,说出了中国画的灵魂,也道出了《国画》的精髓:“我 在大学学的是西洋画,但后来自己喜欢的却是中国画不过中西绘画共通之处 不少,若能融会贯通,便可进入化境说到底,作画到了一定境界,激发都是 次要的,重在气、神、韵、致这个时候,一切绘画符号仅仅只是符号,画的 灵魂在画外,似乎也不在画家或者欣赏者的心里,而在宇宙万物之间。
有人说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镜子《国画》正是一面这样的镜子,映照 出官场的复杂,映照出人物的尊卑,映照出灵魂的煎熬,映照出人性的挣扎, 映照出社会的艰险 整部《国画》,作者没有特意去贬损或褒扬哪个人或哪件事,但我却分明 读懂了作者的用意作者在后记里说,“作小说是一种暴露自己灵魂的事 那么在《国画》里,曾俚的呐喊,不正反映了社会的需求,作者的呼唤吗? 这样一本好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品读,细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