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校内出行分布 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当代大学生的出行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习总书记从说青年强则国家强而大学生便是当今青年的主体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出行规律,本文特以国内某一个大学为例,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出行规律关键字:大学生 出行引言:本文采取在国内某一所大学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出行分布在本次的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共收集调查问卷328份,其中有效问卷314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某校区学生出行调查表所在宿舍:所属学院:性别男:1所属年级或单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级以上教职工女:0常用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其他个人每月 生活费:少于10001000—15001500—20002000 以上出 行次 序出 发地 点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到 达地 点食堂教职工周转房实验室宿舍篮球场体育场医务室教学楼图书馆教室至善楼研究生院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其他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①②③④123451. OD调查表调查表设计说明:本文首先对某校区进行分区,以了解学生一天的出行为目的设计了该OD表首先针对的调查人群是学校内的学生和教职工.其次由于本次OD调查主要是校内日常出行,所以日常的交通方式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及其他四个方面. 再者交通出行方法和同学们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日常生活费可观的同学就会选择购买代步工具。
2.OD调查的抽样率与抽样方法本次OD调查采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法从整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因是:在整个校区内,学生,教职工并没有均匀的分布在学校的各个区域之内,所以不方便采用等距抽样法;另外,整个学校教职工数千余人,我们发放调查问卷时无法保证根据每个年级的人数来按照比例地发放调查问卷,所以采用分层抽样法也并完全可取相对而言,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误差较小,保证每个样本单位被抽取的概率是相等的,且样本的每个单位是完全独立的,彼此之间无关联性和排斥性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选择了简单随机抽样法来作为本次OD调查的调查方法由数理统计原理,利用抽样率计算公式:--抽样率;--对于标准正态分布,一定置信度对应的双侧分位数,本次置信度取95%,则 =1.96;--母体的方差,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可用样本方差代替,本次取 =6;N--母体容量,本次取N=5000;--控制误差的控制指标的容许绝对误差,其与相对误差的关系为 =EX,E为相对误差,X为控制指标的样本均值,本次取X=2.8,E=10%;表 2 OD调查抽样率(%)人数抽样率80001.623.数据分析图2 出行频率统计图如图2所示,学生的讫点多为宿舍、食堂和教室,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生出行目的以休息、吃饭和学习为主。
很好的符合了学生的身份,50.39%的人每日去教室的频率很高,并且大部分的人会选择步行的方式作为出行条件,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有61.42%的学生出行时间在5—10分钟之间,较短的出行距离,让步行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并且作为学生,经济能力有限,动辄几千的电动车并不是人人出行的必备条件,所以结合这两点考虑,多数人在宿舍通往教室的路程,会选择步行的方式出行图2 步行时间图4.总结在本次的OD调查中,学生的出行起讫点以教室、宿舍为主教室和宿舍具有较大的吸引交通量和发生交通量其中讫点食堂占有很大比例,文娱活动和外出购物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的出行时间大多集中在5—10分钟之间,学生活动半径相对较少,所以以步行出行为主由调查可推之,学生的出行目的大多以休息,饮食和学习为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