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少数民族银饰研究PPT课件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58MB
约27页
文档ID:592025706
少数民族银饰研究PPT课件_第1页
1/27

银,是万种风情银,是万种风情——苗族银饰文化研究14数码￿余璐2021/3/251 导言◦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导言2021/3/252 目录◦壹·历史来源◦贰·制作工艺◦叁·创新变化◦肆·流传范围◦伍·生存状况◦陆·发展前景2021/3/253 历史来源2021/3/254 ◦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据有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的银饰文明得到一脉相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如贵州流传的《运金运银》、湘西流传的《鸺巴鸺玛》等唐宋时期,苗族银饰是以多、以大、以重为美,妇女戴大耳环,戴银项圈明代方志说,苗族佩戴的有金银耳环,富人还戴硕大的项圈,虽承唐宋遗风,却衍生出区别婚否、馈赠定情的功能到了清朝雍正年间,苗乡“改土为流”以后,苗族银饰趋向纤细、复杂、精致特别是黔东和湘西地区的苗族服饰更是精彩纷呈,这在青年妇女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她们常常是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以多为美,以重显富。

一个盛装的苗家妇女,其银饰重达二三十斤2021/3/255 ◦据苗族专家麻明进等人介绍,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尤其女性更胜,主要有四项:◦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银镯、耳环等作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时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银两则不能成婚◦二是苗家孩童是父母希望所在,其银饰的头帽、手镯、脚钏、银铃响物、罗汉菩萨等,全是新买银子做成为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苗人从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脚、耳等处均系上适量的祀保银钏◦三是日常家珍饰银、存银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征日常生活中,用银子来进行馈赠也是常事◦四是给老年人祝寿或送葬都离不开银子或银饰物,常有些老人,生前将银私藏,死后无人知晓至今,湘黔边区的苗族同胞用银数量有增无减2021/3/256 制作工艺2021/3/257 (一)银饰加工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简单、小件的银饰制作快些,而雕花项圈或银帽则要花上五六天时间若要制作银片则更为费工,得先将银条摊开成大张薄片,然后照所需要的再剪成小块,放在模子里压成粗形的花纹轮廓,再贴在松脂板上凿成细致的花纹。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手工操作完成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经过银匠巧夺天工的设计和加工,件件银饰各具特色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  2021/3/258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主要流程:1. 铸炼       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把坩埚放在风箱炉上,用木炭全部盖好,用风箱鼓风增高温度银料全部溶化成液体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钢槽内待其凝固    2. 锤打       先将凝固的热银锤打紧实,再捶打成四方形长条,最后将银条捶打成直径3毫米的圆柱状细条    3. 拉丝       将捶打好的细银条用矬子做好尖头,再用拉丝眼板拉丝拉丝眼板一般分52  - 9 - 个直径不同的眼孔,若一根银条经过52次拉丝,那么其直径与一根人的发丝差不多    4. 搓丝       将拉好的细银丝放置在一起,用木质滚条将银丝线搓在一起这种工艺让搓好的银丝具有独特的纹路和韧性    5. 掐丝       将搓好的银丝掐出不同的图案,嵌进事先做好的银丝框内。

这个过程相当精细银匠不需模具,全凭心中想象,一气呵成    6. 镶嵌加固       将事先手工打磨好的银珠摆放在需要镶嵌的位置,然后用焊枪整体加温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温度高则熔断银丝,温度低则镶嵌不牢固    7. 洗涤       银匠们最后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先用高温煮沸,去除污渍,然后用清水将银饰品表面洗涤干净2021/3/259 (二)银饰制作原料 历史上的银饰加工原料主要为银元、银锭也就是说,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经年累月,积攒下的银质货币,几乎全都投入了熔炉正因为如此,各地银饰的银质纯度以当地流行的银币为准譬如民国时期黔东南境内是以雷山为界,其北边银料来自大洋,纯度较高,南边来自贰毫,银饰成色较差20世纪50年代后,党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每年低价拨给苗族专用银2021/3/2510 创新变化2021/3/2511 ◦苗族银饰的民族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毋庸置疑,人类的需要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源泉,群体的审美观念是艺术创造的规范苗族银饰的◦创新正是遵循这一逻辑而发生、发展的由于对银饰的需求,苗族对服装的审美意识逐渐同实用意识分离开来,由物质需要的依存关系衍化成审美的主客体关系。

由于群体审美观念的规范,在艺术创新的过程中,苗族银饰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2021/3/2512 影响和规定苗族银饰造型的审美观点很多,那么,其中最根本的是什么呢?苗族从古至今都有“以钱为饰”的习俗,￿史料也显示,“钱”饰与银饰是同时步入苗族服饰领域的这种通过“以钱为饰”所流露出来的夸富心态,对于苗族银饰的审美价值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苗族银饰最基本的三大艺术特征,即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2021/3/2513 流传范围2021/3/2514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2021/3/2515 生存状况2021/3/2516 由于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仅黔东南境内,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千,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干家庭作坊多数为师徒传袭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唱妇随的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操锤,皆不脱离农事活动 2021/3/2517 ￿￿￿￿￿￿￿￿黔东南境内的苗族银匠可分为定点型和游走型两类多数为定点型,他们在家承接加工银饰,服务于相对封闭而形成区域格局的一寨或数寨,客户毫无例外来自本系,所以,也可称之为支系内部的银匠定点型银匠的分布和数量,依据区域环境及市场需求自然调节,以施洞、排羊、西江、湾水、王家牌等地较为典型游走型银匠同样以家庭为作坊,农闲季节则挑担外出,招揽生意通常每人郡有自己的专门路线他们并不局限只为本系或本民族加工,对沿途数百里其他分支或民族的银饰款式都了然在腑,加工起来亦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所以也可称之为地域性银匠湘西境内不仅苗族银匠多,而且出现了以霄山大沟乡的控拜、麻料、马高为代表的银匠村银匠村中数百户人家,80%以上以银饰加工为副业农闲时节,村寨之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炭火炉烟荡然于户,一派繁忙景象。

游走型银匠皆出于银匠村,密集的加工力量迫使银匠村的一部分人选择外出经营的方式银匠村是湘西和贵州境内的一个奇特现象,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2021/3/2518 发展前景2021/3/2519 苗族银饰文化的保护  湘西目前是国家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些文化遗产,是湘西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桥梁与纽带,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也得承认,由于湘西地处偏远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一些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事象正濒临消失,一些非物质文化的项目和它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的危险,特别是银饰的加工技艺与传承只局限于一些老年艺人,银饰的加工后继乏人,青黄不接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缩影,保护并发展湘西苗族银饰产业已迫在眉睫2021/3/2520 下面我个人就如何保护和发展湘西苗族银饰产业提几点看法: 一、端本正源,构建湘西苗族银饰产业是苗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银饰是苗族外部形象的标志,是苗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一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越有特色,民族文化越丰富、民俗风情越浓烈、民族氛围越凝重,那么它的民俗资源就越十富,越是具有经济发展的潜力。

苗族银饰是极具特色的民族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巨大财富,要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但目前银饰市场较为混乱,如个别导游或文人把代代相传的苗族银帽、银链及其它银制品介绍为他族;大量小商小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种现象极大地欺骗了顾客,有损苗族人民的形象因此,必须端本正源,还苗族银饰真身 2021/3/2521 二、加快步伐,把小打小闹的作坊经济迅速转化为民族产业经济现今苗族银饰大多数以手上作坊为主,采取小打小闹的形式,边做边卖,无标准可台,无质量可求,既费时、费料,且产量不高,工艺不一,严重地制约着苗族银饰产业的发展因此,要立足大市场,精选优秀的传统上艺,集结民间出类拔萃的工匠, 形成款式传统化,用料精良化,工艺民族化,制作手段现代化的银饰产业,批量生产苗族银饰同时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经营管理,有工艺特长,有科学头脑的民族经济人才,大兴苗族银饰产业,从而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千千万万个就业岗位,实现国家提出就的转移和消化富余劳动力的目标,加快苗区经济的发展2021/3/2522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苗族银饰产品的知名度有人说:“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美丽的传说,一部著名的电影都往往可能带来无限的商机,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化将成为趋势作为民族物质生产的苗族银饰产品,怎样解决信息闭塞、交通不畅、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而求得更大的发展?首先必须运用先进技术,进行个面宣传  2021/3/2523 四、实施湘西苗族银饰品牌战略湘西苗族银饰力求形成产业,就应该树立品牌念识首先应该深挖苗族传统民间上艺的潜力,实现苗族银饰与苗族文化的有机结合,民族工艺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统一,民族心理与大众心理相吻合,特色文化与求异心态相适应,做到银饰款式民族化,工艺水准现代化其次,创造苗族银饰精品在各种装饰品的品种上,重点开发拳头产品,创民族品牌,申清专利,注册商标,实施知识产权保护,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品牌将让苗族银饰具有市场权,品牌是苗族银饰走向产业化的通行证因此,打造精品,实施品牌战略,是苗族银饰通向产业化的金钥匙2021/3/2524 总之,苗族银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苗族迁徙的“服饰史书”,它既能让人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情况,还能为学术界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实物苗族的银饰,有如苗家人的太阳,千百年来给苗族生存的世界带来光明与祝福,向寂寥的宇宙和回归的内心投射出灿烂之光,从而产生出支撑苗家人生活美好的巨大精神力量。

开发与利用苗族银饰资源,形成苗族银饰产业势在必行,期待随着苗族银饰的推广,带来世界服饰产业的新革命2021/3/2525 完◦谢谢观赏2021/3/2526 Thank you!2021/3/2527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