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精讲2 (3—5章)第三章 老舍小说的市民世界一、市民形象系列【P53/选择】(一)老舍的主要小说创作(1)《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长篇佳作2)《月牙儿》、《断魂枪》、《柳家大院》等短篇杰作二)老舍小说的市民形象四大系列【 P54/选择】(1 )老派市民(2)新派市民(3)正派市民(4)城市贫民1、老派市民 【P54-P55/选择/简答】(1)古老的文化积淀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他们因循守旧、怯懦苟且的处世态度,生活的目的仅仅在于小心翼翼地保住自己已有的, 乐天知命,与世无争,自得其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他们虽然是城市里的市民却是深受传统因袭的乡土中国的子民2)这类人物有老马先生(《二马》),张大哥(《离婚》),祁老太爷(《四世同堂》)等等3)《老马》中的老马先生是一个旅居英国伦敦的华侨, 但他却依然恪守古老民族尊卑长幼和重儒轻商的古训,鄙薄经商,崇尚作官老马是一个典型的老派中国人,是一个迷信、中庸、懒散、马虎的奴才式人物4)《离婚》里的张大哥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市民, 他乐天安命,墨守成规,好脾气,讲交情, 好成人之美,“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对离婚”作者通过对祁老太爷的塑(5)《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可说是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代表,造,表现出老北京市民身上那种普遍存在的封建落后性。
他是一位善良而又蒙昧,朴实中夹杂着闭塞的老派市民,他在这个家庭中享有家庭、伦理、家风、礼义上的崇高地位,是这个宗法制家庭的维护者2、新派市民 【P57-P58/选择/简答】(1)这类人物接受了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熏陶,一味地追逐新潮失去了祖辈父辈的淳厚与热诚,却承袭了他们前辈的苟且与怯懦,成为灵魂日渐堕落的一类人物2)老舍笔下的新派市民形象, 主要是采取一种漫画式的描写手法 这类人物有小马(《二马》),张天真(《离婚》),祁瑞丰(《四世同堂》)等3)《离婚》中的张天真就是这样一类人物, 作者塑造他便采取了漫画和夸张的手法, 他是一个学生,却整天不务正业,吃喝玩乐,依仗父亲的钱财过着醉生梦死的寄生生活4)《四世同堂》中的祁家第三代人中的老二祁瑞丰也是这样一个新派人物, 更是这类人物中的最为可耻者,拼命学习时髦和文雅, 却失去了家传的纯朴,生活完全为口欲而存在,失去了对精神和理想的追求3、正派市民 【P58-P59/选择/简答】(1)理想中的市民性格这类理想市民有李景纯( 《赵子曰》)、丁二爷(《离婚》)、钱默吟(《四世同堂》)等2)《赵子曰》中的李景纯就是这样一个理想人物, 他经常劝导赵子曰等一批青年学生要关心国事,要救国。
最后,李景纯因为自己从事暗杀政客的活动而被逮捕入狱,并惨遭杀害3)《四世同堂》中的钱默吟是个有民族气节的诗人, 在国家遭受灾难时, 他表示甘愿为国捐躯日本侵略者把他逮捕入狱, 使他家破人亡,也使他由一个柔弱的诗人变成了一个坚强我们看到的战士在钱默吟的身上,作家开始自觉地从传统文化中去挖掘民族精神的力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 在作者看来,这种不屈不挠的、勇于自我牺牲的民 族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民族和国家振兴的精神力量4、城市贫民 【P60-P61/选择/简答】(1)这类市民形象有祥子、小福子(《骆驼祥子》)、“我”(《月牙儿》)等等2)《月牙儿》中的“我”,即是这样一个城市贫民形象作者怀着满腔的悲愤,抒写了一个被抛到生活最底层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悲惨命运3)祥子(《骆驼祥子》)更是老舍市民世界中城市贫民形象的典型形象祥子有着自己的生活追求,但黑暗的社会环境残酷地将他们扭曲变形, 他们被腐败的社会、黑暗的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最后被抛入城市流氓无产者的行列,成为文明城市中的“走兽” 二、老舍市民世界的悲剧色彩1、“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P62-P63/简答/论述】(1)鲁迅认为,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他对城市贫民形象的塑造,即体现了此一特点。
2)《月牙儿》描述了美丽纯洁的少女如何在黑暗的社会中被玷污、被践踏的悲惨命运3)《骆驼祥子》更是塑造了一个底层劳动者的悲剧人生① 祥子的悲剧,首先是社会的悲剧②祥子的悲剧也是一个性格的悲剧祥子刚进城时,是个诚实纯朴的乡村青年,但他性格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他不合群,自私,死命赚钱,赚钱买车“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宗教”,这使他形成了倔强而又脆弱,坚韧而又孤独的性格特征,不敢正视残酷的现实,自欺欺人,并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③ 祥子的悲剧,更是一个心灵的悲剧作品详细地描述祥子在病态的城市文明中心是如何异化终至堕落的过程2、“几乎无事的悲剧”【P64/选择/简答】(1)人物不知自身悲哀的悲剧这类人物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不以为悲, 反而还处于沾沾自喜的麻木状态 在这些人物身上,作者写出了他们无聊无味的小职员、 小市民的生活,让人们看到了一颗颗正常的灵魂被扭曲和腐蚀的悲惨景象,因而产生一种无以名状的压抑感和窒息感 如《二马》中的老马先生2)这些悲剧人物自觉不自觉地去制造别人的悲剧 《离婚》中的张大哥便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三、老舍小说独特的“京味”特征1、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2、对北京市民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揭示3、对北京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内在沟通4、独特的“京味”语言艺术【P65-P68/选择/简答/论述】1、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 【P65-P67/选择/简答】(1 )老舍的创作重视生活经验的直接影响, 他描写的最为出色的,是北京城市中的大杂院、小胡同,是市井平民民俗生活所呈现的人文景观和世态众相, 这些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市民风俗画卷。
2)老舍最著名的小说《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竟作品《正 红旗下》无不是以北京的城市生活为人物活动的场所与背景2、对北京市民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揭示 【P66-P67/选择/简答】老舍爱用“官样”来概括北京市民文化的特征在这种文化中,讲礼仪和守规矩成为老舍小说经常涉及的一个方面, 在老北京这个市民社会中,无论是豪门贵族, 还是市井平民,都讲究礼节,重视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讲礼节重规矩成了他们的一种心理特征3、对北京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内在沟通 【P67/选择/简答】老舍构筑了丰富生动的市民世界, 使人物生活在独特的古城的氛围和环境中, 因此,他描写景物,描写市民风俗习惯,不仅真切生动,而且使这些景物和风俗与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联系4、独特的“京味”语言艺术 【P68/选才1/简答】老舍长期生活在北京,北京话成为他小说语言的主要来源,他的语言是明白畅晓的北京话他擅于巧妙运用一些市井方言来形成他独特的京味风格, 选择一些形象生动又朗朗上口的土语方言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感 正是运用这种京味语言,老舍构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市民世界,也使京味成为老舍小说的一大特色第四章 巴金的家庭小说一、“家”的解体1、巴金以“家变”写“世变”,通过家庭反映社会的运作策略 【P72/选择/简答】《家》写的是“五四”时期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过程。
这里的“家”与整个社会的“国”是有机同构的在高公馆,该死的己死去,该分化的已分化,该反叛的早已反叛这个大家 庭的崩溃,象征着旧时代的终结,也预示着“新生代”的成长2、《激流三部曲》中从内部对封建性大家庭进行冲击的两种力量 【P73/选择/简答】(1) 一方面是“家”中的第二代一一高克安、 高克定,这些“浪子”专横跋扈,荒淫无度,成为“家”的蛀虫2)另一个方面是这个家庭的第三代一一高觉民、高觉慧、淑英、淑华等人,他们是这个 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力量构成双向逆反运动,从不同方位动荡、冲击着“家”的根基3、《寒夜》中婆媳矛盾的文化意义 【P75/选择/简答】(1)婆媳关系是中国传统家庭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家庭其实是家长专制的家,长者在家中具有绝对权威,尽管“夫为妻纲” ,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有出头之日,就拥有相当的权威,从受虐者变成施虐者2)婆媳间的明争暗斗就是围绕着儿子一一丈夫的 “所属权”展开的汪母虽然身为女人,实际上却成为男权中心的一个符号, 曾树生与汪母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婆媳纠纷,而成为新与旧、背叛还是维护男权文化之争二、高觉新:封建家族孤独的守墓人巴金家庭小说中的四类人物 【P76-P77/选才1/简答】封建卫道士、封建浪子、家庭叛逆者和家族制度的受害者。
1)封建卫道士被有些评论者称为“腐朽生命” ,以高老太爷为代表2)高克安、高克定则是封建浪子(败家子)的典型;(3)高觉慧、觉民、琴、淑英、淑华等都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有研究者称之为“充实生命”,他们是作家告诉青年“应该这样办”的榜样;(4)家族制度受害者的代表是高觉新,此外还包括梅、鸣风、瑞珏、婉儿等等,他们被认为是“萎顿生命”1、高觉新思想性格的表层特征 【P77/简答】向往新的生活但又苟安于旧的家族秩序是觉新思想性格中最为明显的表层特征在他短短的二十几年的人世生涯中, 觉新向往新生活的意念从未泯灭过, 但是他总是顺从于旧的秩序,循规蹈矩地依照旧生活的轨迹运转 长期的旧生活使得他的心理个性形成了一种无可摆脱的守旧惯性2、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 [P78-P81/简答/论述】(1 )趋新与守旧(2)敏感与健忘(3)自卑与自信(4)好强与落寞(5)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觉新的性格决非仅仅是懦弱、顺从、苟安的无抵抗主义怀旧与趋新,自卑与自信,敏感与健忘,好强与落寞构成了他一组组对立统一的性格因素各组性格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得觉新“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 3、高觉新成为封建家族制度守墓人的原因 【P84/简答】(1)觉新对于叛逆一方的支持都不是主动的,他总是在觉慧或觉民严厉的批判之后才被迫表示支持。
2)在每次斗争之后,他又依然故我地恪守大家族的秩序与准则他终究无法象觉慧、觉民那样成为封建家族制度的掘墓人 当然,他也还不至于象克定、 克安那样堕落下去, 成为封建家族制度的随葬品3)觉新的思想性格,决定了他只能是封建家族的最后一位守墓人4、高觉新形象的普遍认识意义 【P85/简答/论述】(1)近代以来,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中国的社会进入了漫长的转型期这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因袭着历史的重负,另一方面又感受到新世纪的春风2)许多知识分子都象觉新那样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他们看到了传统的弊端,也看到了新的希望但他们又同样无法完全割断与传统的血脉联系, 无法轻装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这样,觉新的保守心态油然而生 所以,觉新性格所反映出来的本质特点就不能不带有很广泛的普遍性三、巴金家庭小说的风格(一)总体风格:寓激情于平淡,真切,丰厚【 P86-P94/选才1/简答/论述】1、寓激情于平淡巴金的家庭小说大部分取材于生活中极常见的现象,所讲所述,既没有多少戏剧性的场面,也绝少发人兴味的故事,一切都堪称平淡1)通过日常琐屑的生活图景,充分展示出了社会的本质的东西平淡的事件与社会与时代的节奏合拍,作品因此产生了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