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古代史课件1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6MB
约73页
文档ID:49918046
世界古代史课件1_第1页
1/73

世界古代史上古史清华大学校长的五句话:l方向比努力重要l能力比知识重要 l健康比成绩重要 l生活比文凭重要 l情商比智商重要 前 言一、历史是什么? 二、世界古代史的内容 三、学习世界古代史的意义 四、学习世界古代史的方法 五、世界历史的分期 六、关于历史纪年 七、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l一、历史是什么?(what is history)(一)“历”和“史”1、“历”——“歴”(其下部的“止”字,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 一个人穿过一片树林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里便说:“历 ,过也,传也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 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圣人慎守 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 逆,谓之历”圣人很注意根据日和月的 规律来考察星辰的运行轨道,用来排列一 年四季的顺序,就称之为历)2、“史”《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 持中,中,正也王国维《释史》(《观堂集林》)“中 ”字在甲骨文中的原始意义为盛放简策之器, 后引申为薄书之意,史的字型即手持薄书之 人,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 ”l二、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及其主要特点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和中古两部分,实际上包 括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初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

从时间上来说,迄今人类 历史不过300—400万年,而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历 史不过300多年,可见人类社会历史99.9%以上的时 间属于古代历史的范围之内1、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l2、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1) 奴隶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约 BC4000年代,终于BC2000年代末,这是奴隶社 会和奴隶制国家产生与发展的时期 第二阶段: 约始于BC1000年代初,终于BC2世纪,这是奴 隶社会繁荣、专制帝国建立与强盛的时期 第三 阶段:从公元3世纪开始到5世纪结束,这是奴隶 社会危机和奴隶制帝国衰亡的时期 l(2)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奴隶主 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在法律地位 上不被认为是人,而是物,是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 产,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 l3、封建社会发展的阶段及主要特点(1)封建社会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到15世纪末新 航路的开辟结束,这是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时期 第二阶段:从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到17世纪中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结束,这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 义萌芽的时期 。

2)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封建社会由原始社会 和奴隶制社会发展而来奴隶制社会末期产生的隶农制是 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封建主的 大土地所有制与个体性小生产相结合 学习世界古代史的 意义l开拓视野、以古鉴今l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正确 了解今天,不懂得历史 就不能了解现实,今天 世界上许多社会现象都 与古代历史有千丝万缕 的关系 学习世界古代史的方法l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用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 而周密地研究历史上留下来的大量物质资料和文 献资料l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意纵向联系,又 要注意横向关系;既要注意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又要注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历 史特点;既要理清历史线索,又要抓住关键的人 物、事件,这样才能把这门课程学好l(三)要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人类 社会历史的文化遗产,立足现实,从古代史中找到 现实的历史根源及其方向,运用历史规律指导自己 创造历史的实践l(四)在全面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 注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的观点l(五)一定要史论结合,注意对史实的分析比较, 掌握好一般性和特殊性。

l(六)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观念,从过去的限于教 材跟着老师走的被动学习方式,转为突破课堂主动 积极的能动学习l五、世界历史的分期l 一般把世界历史分为五个时期: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 史l(一)世界上古史(约三百万年前——公元476年 )讲的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发生、发展、衰亡 的历史以及人类知识、科学、艺术和宗教等最初的 萌芽和状况以及奴隶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状况二)世界中古史,又称中世纪史(476——1640 年)(三)世界近代史(1640——1917年)l(四)世界现代史(1917——1945年)l(五)世界当代史(1945年至今)l六、关于历史纪年(一)常用的三种历法1、阳历(太阳历,也称公历、西历)2、阴历(太阴历,也叫回历)3、阴阳历(也叫中历、夏历、农家历)(二)历史上的纪年、纪月、纪日的主要方法1、纪年法(1)公元纪年 (基督纪年) (2)帝王王位纪年( 3)年号纪年 (4)干支纪年 (5)星岁纪年 (6)十二生肖纪年 (7)黄帝纪年l(1)公元纪年l 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元532年(中国南朝梁中大 通四年),基督教僧侣狄安尼西提出,应从耶稣基督 诞生之年开始纪年。

后来人们就以传说中的耶稣诞 生之年为元年公元元年以前,称为公元前,其年 份顺序倒数公元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 年公元元年后,则仅称公元,其年份顺数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缩写 ,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英 文 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 示 l(4)干支纪年l 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l1 2 3 4 5 6 7 8 9 10 11l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12l亥l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 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 ,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 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 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l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 8 9 10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 申 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 午 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 辰 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 寅 癸丑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 子 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 戌 癸亥l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 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 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 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 《戊戌变法》是1898年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 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 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 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 是壬午年l(6)十二生肖纪年l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 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 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 牛”以此类推如下表)十二生肖年l1 2 3 4 5 6 7 l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l8 9 10 11 12l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l l注: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 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子 丑 寅 卯 辰 己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午 未 申 酉 戊 亥11-13:13-15:15-17:17-19:19-21:21-23l2、纪月法(1)数字纪月 (2)月建纪月(3)其他纪月法3、纪月法(1)数字纪日 (2)干支纪日(3)特定名称纪日历史: 过去岁月之往事世界古代史的内容 l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史和 中古史,涵盖人类社会发 展史上最初的三个阶段: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 建社会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生产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经济内容攫取性经济→生产性经济 传统农业→现代工业 个体小生产→社会化大生产所有制原始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性质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历史格局分散的、相对孤立的文明→整体化、全球化的进程矛盾形式农业社会与游牧社会的冲突→发达地区与现代化边缘世界的对抗历史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传统文明→现代文明)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世界历史,其实质是人类走向解放的漫长道路, 即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继而摆脱传统社会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由的过程。

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或说从贫困走向富庶,构成历史演进的深层次背景第一章 史前时代史料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节 婚姻形态和社会组织的演变 第四节 社会大分工 第五节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 第六节 史前文化1、古人类学: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类起源的学科 2、考古学:在发掘古文物基础上研究人类史的学科 3、民族学:以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为研究对象 4、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民间传说、歌谣、故事、神话 ,以及古代文献中关于远古时代的某些记载,都是研 究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 5、语言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也从不同方面为 原始社会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史料: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一、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 二、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三、人种的差异 四、原始社会的历史分期一、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 1、神话、宗教的解释女娲氏和普罗米修斯的传说泥土造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神学 上帝造人2、科学探讨 思想的解放与近代科学的兴起——人类起源的生物学解释 拉马克(法国人 1744-1829):人类源于类人猿1809年,《动物哲学》。

达尔文(英国人 1809-1882):人类由已经灭绝的古猿进 化而来1859年, 《物种起源》 1871年,《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 赫胥黎(英国人 1825-1895):人猿同祖的亲缘关系1863年,《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恩格斯:劳动创造人1876年,《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 程中的作用》 注意: 遗址分布的跳跃性、 化石演进的非连续性、 科学研究的假说性 ◎“劳动创造人” 问题二、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阶段时间 代表 特点 说明攀树的 猿群 3500- 1000万 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