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 上册 第八单元 铃儿响叮当第一课时:唱《铃儿响叮当》教学内容 学唱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出来 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声部和谐 3.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 这是一首闻名于世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三部曲式,第一乐段的旋律跌宕起伏,形象地描绘了雪橇在不平的山路上跃上滑下的情景,这是一个平行乐段,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的把握第二乐段的旋律大多是平进,表现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小伙伴们内心的激情,这也是一个平行乐段,二部合唱清新飘逸,好似清脆的马铃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 1.导入教师介绍本单元名称《 音乐盒》的意义先介绍八音盒,再讲述本单元取名八音盒的意义 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会乘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大多是从电视上见过雪橇,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们议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议论)?对!一般都使用马或购来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
在这首歌曲中雪橇使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扬鞭歌唱,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 2.学唱歌曲: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3.讲解弱起 学生随录音轻轻唱歌词注意第2、4、6 小节中弱起的词句 4.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5.重点教唱第二声部 6.再次欣赏歌曲的范唱,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合唱部分,并努力向录音里的效果靠拢 7.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 放录音:《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 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三、总结 第二课时:欣赏 钢琴独奏《雪橇》教学内容 歌曲《雪橇》 教学目标 1. 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雪橇》。
2. 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 教师播放有关滑雪橇的画面 2. 听录音两遍,教师提问:滑雪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时,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3. 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可放慢速度 4. 教唱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5. 教唱第二段歌词 6. 在学会歌曲后,可组织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启发学生选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比如马蹄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模仿?马铃用什么乐器来模仿?等等所选乐器不要多,节奏也不要太复杂 教学评价 1. 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 2.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的效果 3. 学生创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三课时:唱《踏雪寻梅》教学目标: 1、了解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2、学会歌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3、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主动参与音乐表现 重点与难点: 1、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 2、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媒体播放音乐《送别》,引入课堂 二、导入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送别》是《城南旧事》中的插曲,这首二、三十年代的老歌是用一首歌曲的曲调,由李叔同填词而成的。
在这个时代,我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黄自 多媒体出示黄自照片及简介他创作了大量的既古典又有西洋风格的音乐作品 三、新授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踏雪寻梅》就是这种风格的歌曲 1、媒体出示歌词,播放音乐,学生想象意境; 2、提问:听了这首词,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3、(多媒体出示)叙情景,配合情景画面 4、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四、激励表现: 1、 歌曲处理:讨论、互评、集体评议 2、 即兴创作 五、 拓展、延伸 听赏黄自的作品《抗敌歌》,并由此延伸开,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黄自的资料,为接下来的欣赏课做准备 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第四课时:欣赏《冬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表现歌曲的情绪2、指导学生合唱保持低声区保持气息和声音的音高位置,并做到声部的和谐与统一3、将旋律模仿的手法,运用在学生旋律创作练习中教学重点: 用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冬天的故事》 教学难点: 1、唱准旋律 2、感受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1、歌曲导入采用旧知识导入 2、歌曲学唱采用教师示范法、听唱法、比较法等 3、歌曲拓展采用听赏法 教学用具: 课件 钢琴 歌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歌曲《大风车》。
2、新知识引入 师:大家唱得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冬天的故事》 二、新授 1、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 2、了解歌曲 (1)师:谁能给大家大声朗读一遍? 个别学生朗读 (可放背景音乐) (2)分句了解歌词的内容 (出示板书) (3)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谁能说说这首诗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改编过的歌曲是不是也给人这样的感受 播放音乐《冬天的故事》 3、全班齐朗读 4、复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旋律) 5、学唱歌曲 (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楚,一字多音的地方要唱准) (1)师分句教唱 (2)学生完整视唱歌曲 (3)感受、体会三遍旋律的不同 6、 复习巩固歌曲 (1)分男女生演唱 (2)个别学生演唱 (锻炼学生独立表演的能力) ①几个一组 ②一个人 (3)观看课件,感受歌曲 师:唱得真好!播放课件 师:看了这幅画面,在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说感受 (4)感受速度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①师:“刚刚我们用较慢地速度演唱了歌曲《冬天的故事》,我们可以把歌曲的速度快一些吗? ②将歌曲的速度提快后学生再唱一唱 ③体会歌曲的速度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速度变快之后,唱起来感觉好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④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师:“看来,速度对歌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可以随意的改变歌曲的速度那么,我们在用较慢地速度唱一唱歌曲 7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