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课程纲要科目名称小学语文课程类型国家课程适用年级五年级上设计教师刘家政需要课时104编制时间2015年9月 教 材分 析(包括本册教材在本门课程和年级段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教材的编写特点: 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本册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每一组从导语到课文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重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 情分 析(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五年级小学生多是十多岁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大自然,乐于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能认识2500个左右的汉字,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能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能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爱护图书的习惯能把看到的、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会用一些常用的标点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要求,制定本学期的课程纲要 课 程目 标(4—6条) 1、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交流图书资料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5、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大意,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并说出就自己的感受和想法6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具体;会写简单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7、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得问题,并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课 程内 容第一单元 第1课 山中访友 (2课时)第2课 *山雨 (2课时)第3课 草虫的村落 (3课时)第4课 *索溪峪的野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一 (5课时)第二单元 第5课 詹天佑 (2课时)第6课 怀念母亲 (3课时) 第7课*彩色的翅膀 (2课时)第8课* 中华少年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二 (5课时)第三单元 第9课 杨氏之子 (2课时)第10课 晏子使楚 (2课时) 第11课 *半截蜡烛 (2课时)第12课*打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三 (5课时)第四单元 第13课 将相和 (2课时)第14课草船借箭 (2课时) 第15课* 景阳冈 (3课时)第16课* 猴王出世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四 (5课时 ) 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第六单元 第17课 七律.长征 (2课时)第18课 开国大典 (2课时)第19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2课时)第20课*毛主席在花山 (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六 (5课时) 第七单元 第21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课时) 第22课 威尼斯的小艇 (2课时)第23课*与象共舞 (1课时) 第24课 彩色的非洲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七 五课时 第八单元 第25课 再见了,亲人 (3课时 ) 第26课 *金色的鱼钩 (1课时)第27课穷人 (2课时)第28课 *梦想的力量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八 (5课时) 课 程实 施(含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和实施所需的条件)教学措施:1.课程资源(1)教材: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2)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同步阅读》3)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由教师自主编写,课件利用自制和全区课程资源库中的课件进行合理改编制作4)其他教学资源:音像教学资料、生字卡片、工具书、班级博客等;班会、故事会、少先队活动等;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济宁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2.实施手段 (1)运用“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运用好课前预习卡和课上学习卡,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把握课程内容中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实施重点,强化训练 (3)阅读教学要与《同步阅读》和片段练笔结合,将课内习得的读、写方法通过运用训练,逐步形成能力 (4)精心设计作业,在作业练习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开展优秀作业和特色作业展评5)用好单元学习质量检测,做好教学质量分析与反馈,上好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 (6)精心组织活动召开读书会、故事会、习作交流会、优秀诗文诵读会、“我的字最漂亮”展示会、中华传统文化发布会等活动,体验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课 程评 价评价原则: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突出重点,全面综合评价1.形成性评价(40%权重):(1)学生单元学习质量检测 ;(2)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品质、学习效果); (3)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学业成果、兴趣潜能、反映学生成长的材料等) 以上三项均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价。
说明:优秀为100分——85分,良好为84分—75分,合格为74分—60分,不合格为60分以下2.终结性评价(60%权重)(1)单项测试: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习作均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价等级分值参照形成性评价2)期末学习水平检测等级制) 根据形成性评价及综合性评价结果,综合评定学生本学期语文课程学习结果教师结合语文学习档案及检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析,客观地给学生一个评价,并指出语文学习的进步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审 议意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