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知识于技能:通过阅读地图,了解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优患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及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报道、地图、图片及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⑵通过对黄河的治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概况篇;2.奉献篇;3.忧患篇教学难点:黄河的忧患与治理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活动探讨法教具:黄河多媒体课件及有关报道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黄河》根据画面判断这是我国哪一条河流视频动画引入既能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况篇你知道吗(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河,先来了解黄河的概况①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学生根据图说明黄河的源地及去向加深学生对黄河概况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方法。
通过画泾河,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②黄河流经的省区?学生根据图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③黄河的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④你知道“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吗?黄河的一条支流就在我们泾源县,你知道她是那条河吗?学生根据图说出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利用电子白板笔在黄河流域图上画出泾河④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学生根据图说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学生根据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贡献篇(过渡)①假设你是水利专家,打算如何利用黄河造福两岸的人民?引导学生根据地形图和干湿地区图说明黄河的奉献:①水能资源丰富;②灌溉作用通过让学生根据资料、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②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同学们说说黄河还有几大贡献?③黄河流经我们宁夏,使我们宁夏成为“塞上江南”,她的贡献体现在哪方面?学生根据资料说明黄河的奉献:③旅游资源;④中华文明发祥地⑤黄河的灌溉贡献忧患篇(过渡)千百年来黄河就像慈祥的母亲哺育着两岸的人民,我们称它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资料:①黄河为什么“一石水,六斗泥”?学生根据图片和视频分析黄河为什么多沙。
通过对黄河的忧患的分析探讨,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地理图表、资料提炼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②黄河在下游河段出现什么现象?你看到了黄河之害吗?根据视频找出下游地上河的成因,说出黄河之害③接着我们来看两则报道,这则报道讲的是黄河为什么为害?发生在什么河段?学生根据报道、图表资料学会分析凌汛发生的原因及河段④这则报道讲的是黄河出现了什么现象?(断流)学生根据图片找出断流发生的主要原因⑤黄河上游分布着大面积草场,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今这里有何变化?学生根据图片总结上游草地的变化并分析主要原因⑥这则报道讲的是黄河出现了什么现象?根据报道发现黄河有污染现象课堂小结同学们,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强化学习课堂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检查学习效果板书设计黄河的治理一、黄河的概况 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 2.黄河流经的省区 3.黄河的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5.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二、黄河的贡献 1.水能资源丰富 2.灌溉作用 3.旅游资源 4.中华文明发祥地三、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忧患产生原因解决措施泥沙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地上河泥沙淤积加固堤坝,修水库,水土保持凌汛部分河段自低纬流向高纬炸冰、破冰断流人为不合理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上游荒漠化人为破坏植树种草,合理放牧污染工业排放,城镇生活排污污水处理,减少排污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