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模拟题

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02KB
约5页
文档ID:346128207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汴梁(biàn)     料峭(qiào)       沉檀(tán)B.跋涉(bá)        舳舻(zhú)        遒劲(qiújìn)C.翰林(hàn)       覆灭(fù)          擅长(shàn)D.簇拥(cù)        田畴(chóu)       岔道(chà)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B.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事迹,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C.近年来,初中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D.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说真话,讲真理,写真实的品德,在这位历史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风骨,也是我们为人和为文时最需要秉持的宝贵精神。①文学家,说到底也是历史学家②所以,文学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章怀太子那句“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的箴言,是要谨记在心的③同样,有良知的文学家,也不应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躲进象牙之塔,玩弄风花雪月,而是应该不懈追求真知,始终关注现实④因为今天的现实,即是明天的历史,所有那些传之于世而不朽的小说名著、戏剧经典、诗歌杰作,无不具有历史价值,道理就在这里⑤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从古至今,都是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不看着谁的脸色来写作的A.④②⑤③①B.④②①⑤③C.⑤③④①②D.⑤①③④②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B.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C.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D.在本届世乒赛上,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填空1)微君之躬,_________?(《诗经·邶风》) (2)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5)写出连续的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萧萧白杨许冬林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⑪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战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

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⑫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⑭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⑮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散文》,2019.06有删改)【注】①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1.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2.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3.第⑪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4.请结合文本分析第⑭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事例谈谈你的感想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1.词的上片采用_____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的特点2.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在下面文章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10个字以内,注意上下文连贯)路边开满了带刺的蔷薇花,三个步行者从这里路过第一个脚步匆匆他什么也没看见第二个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天哪!花中有刺!”第三个却眼睛一亮,说:“不,          !第一个人挺麻木,他看不到风景;第二个人挺悲观,风景于他没有意义;至于第三个人嘛,他是个乐观主义者朋友,你是哪一个呢?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完成片段写作《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请以下列名著中人物为例,写一段文字,阐述你对“任”的理解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不少于200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