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5.26KB
约30页
文档ID:313283079
2022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1页
1/3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第一单元 数一数一、教学内容 数数、认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明白同学的数数情形,使同学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忙同学明白学校生活,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渗透思想品德训练;三、教材说明 1.主题图(1)为什么挑选主题图?入学训练;明白数数情形,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为正式学习数学学问作好预备;( 2)与原通用教材的不同;场面更开阔;采纳俯视,把学校的整体画面出现给同学; 内容更加丰富;增加小小气象站、校内外的楼房、树木、参与各种活动的同学等,使数数的内容更 加丰富;每种数量不止一种;各种人和物的详细数量见下表;数量人和物数量6人和物花坛里的花、校内四周的1国旗、楼房、老师⋯ ⋯大树⋯ ⋯农舍、单杠、跳绳的同学,07鸽子、 锤炼身体的学2争论问题的同学生⋯ ⋯往校内走的同学⋯ ⋯8校内绿地上的树、戴红领3 石凳、踢足球的学 生 ⋯ ⋯巾的同学⋯ ⋯4 垃圾筒、小气象站里的学 生 ⋯ ⋯9全部女同学15 校内外的楼房、 国旗上的 五角星 ⋯ ⋯全部男同学人物数量增加:老师加上同学,共20 人; 2. 1~10 各数(第 4~5 页),明白同学的认数情形;人和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使同学感受到数怎样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四、教学建议 1.留意培育同学的观看爱好; 不要急于提数数要求,先让同学观看感爱好的事物,再带着数数任务观看,从小到大数数,在数数 的过程中抽象出数; 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主题图中的事物:充分地数同一数量的事物;数四周的事物: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内、校内外;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对数学产 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同时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留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训练;4.这部分内容虽简洁,但很重要,对以后的教学有帮忙;仍需要留意:(1)要全面明白每一个同学的数数的才能:是否会口头数数、是否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 2)虽显现了 1~10 各数,但并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明白数数和认数的情形,不必要求过高;同学没把握数数的方法、没有全部熟识 1~10 各数,都不要紧,将进一步学习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次单元比一比 一、教学内容 1.数量的比较:比多少(只比同样多,多些或少些,不比多多少;) 2.长度的比较:比长短、比高矮(都属比长度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操作,初步知道“ 同样多” “ 多” “ 少” 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 多少; 2.使同学通过观看、操作,初步感知“ 长” “ 短” “ 高” “ 矮” 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 矮的方法;3.培育同学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三、教材说明(一)比多少 通过操作直观明白“ 同样多” “ 多” “ 少” 的含义,学会最基本的比较方法——一一对应;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主题图: (1)“ 三只小猪盖房子” 的引伸;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让同学自然而然 地进入数学学习活动中;(2)以两组素材,直观感受到“ 同样多” “ 多” “ 少” 的含义;(3) 供应丰富的比较素材;引导任意比较,充分感知,把握比较方法; 实际教学中,同学用数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不论釆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比较出正确结果,就应给 与确定;2.通过操作体会“ 同样多” “ 多” “ 少” 的含义;做一做 (第 8 页)第 1 题:通过操作,釆用最基本的“ 一一对应” 的方法比较; 第 2 题:不限定比较方法:左边的釆用“ 一一对应” 的方法;右边可直接看出或数来比较;表达在 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对不同方法予以确定,不必强求;2.比长短 通过操作直观比较,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把握比长短的方法; 主题图: 左边比纸条(一端对齐) ,右边比铅笔 (竖直放在桌面上) ,是最基本的比较方法—— “ 一端对齐” ,与用尺量方法一样,为学测量作预备;例题介绍直接比,练习渗透间接比; 通过比铅笔,引出“ 长” “ 短” 概念;直观感受,“ 长” “ 短” 是比较得出的,是相对的,不单独 说谁长谁短;做一做 (第 9 页)比绳子、手掌等,是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可行的活动,也是同学常常见到或进行的活动;同学在活动中直观感受长、短的含义,把握比较长短的方法;3.比高矮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较,直观体会 主题图“ 高” “ 矮” 的含义,把握比较方法;左边直接比(背靠背),右边间接比(在柱子上划横道);通过直接比,引出“ 高” “ 矮” 概念;直观感受“ 高” “ 矮” 是比较得出的,是相对的;做一做 (第 10 页)设计按高矮次序排队(在实际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在活动中把握比高矮的方法;两两比较调整位置,可逐步增加人数;4.练习一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 1~4 题比多少,第 5~9 题比长短、比高矮;给出不同变式的练习,帮忙同学巩固所学学问; 第 2 题:排列长度相同,凭感觉一样多;使同学懂得不能仅凭直觉,要认真观看其数量关系来进 行判定;比较方法有多种:一一对应、数一数;第 5 题:用方格纸比文具长短;有不同的方法:直接看出来、数方格;渗透用相同标准比较的思想,为教学长度单位做预备; 第 6 题:比长短变式练习;同学开头可能认为一样长;引导想象:蛇有弯曲,假如蛇伸直身体一 定比鳄鱼长;也是常识的渗透;有条件可制课件,通过直观方法帮忙同学懂得; 第 9 题:三个活动 ① 告知同学比高矮时要一端对齐,不能踮起脚尖; ② 间接比课桌与讲台的桌面的长度;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无法直接比较,要借助其他物品帮忙比 较,与用直尺测量的思想是一样的,为学习测量做预备; ③ 好玩的嬉戏:握住铅笔下半部分,猜哪枝铅笔长;熟识到比长短,必需整体观看,不能只看局 部;四、教学建议 1. 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激发同学的活动爱好; 本单元比较简洁,内容又少; 在利用教材素材或自己设计活动时,要留意激趣,引发奇怪心,激起他们的探究热忱;“ 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 绘声绘色讲故事,引入故事情境,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活动;多媒体动态绽开故事情境,以生动好玩的情节,吸引同学;“ 比长短” :把物品装在纸袋里,设制悬念,把留意力集中到纸袋,吸引参与学习活动;在分类放物品活动中,看和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 比高矮” :在黑板上贴花,同学够不着,老师能够着,引入比高矮;再请一高矮差不多但胖瘦不同 的同学上来和摘花,这两个同学 〔 先分开站 〕 比高矮,由此探究比高矮的方法;2.营造宽松自由的空间,放手让同学去观看、操作、尝试;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大量实际活动和操作来懂得同样多、多、少、长、短、高、矮等的含义,把握比较的方法;但有的比较的内容比较单调,较;想比什么就比什么;〔 如比长短 〕 ,这样就应营造宽松环境,发挥主动性,自由比除按教材给出的素材比较,同学仍制造了很多老师意想不到的活动;如:比身体某部位:手臂、脚长,一拃、一步、跳远;比跳绳;三人比伸直的手臂;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虽有点乱,但活动都环绕 比长短进行,同学特别专心,在活动中体会长短的含义,活动内容特别充实;在汇报时,同学可能用习 惯的日常生活用语大、小来描述比较的结果,而不用长、短,说明一下就可以了;3.答应同学用自己的方法比较; 由于同学已经在生活中有了比较长短的体会,在课堂中同学显现了很多比较的方法,如:直观看 出〔 绳子:左边短一点,右边短一点 〕 ; 中间对齐 〔 鼻尖对鼻尖 〕 ;小手直接放大手中,一下子就看出比 较的结果,等等;不必强求同学肯定要使用教科书中给出的一般方法,对于不同的比较方法,只要有道 理能够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应当赐予确定;第三单元 1~5 的熟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1.1~5 各数的熟识 2.加、减法的初步熟识 3.0 的熟识和加减法;二、教学目标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使同学能认、读、写5 以内各数,并留意书写工整;会用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次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同学把握 5 以内数的次序和各数的组成;大小;3.使同学熟识“>” “ <” “=” 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 以内的数的4.使同学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懂得的方法口算5 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 5 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沟通;三、编排特点1.1~5 的熟识相对集中编排;(1)“ 10 以内数的熟识和加减法” 太长,现拆分为两部分;原通用教材是一个数一个数地从数概念的各方面熟识;在教学加减法的含义后,每熟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 这样小步伐地进行教学, 很扎实,符合当时的实际; 现在如再一个数一个数熟识,同学会没爱好;所以,现在先集中熟识1~5,再教学加、减法;(2)继承了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进行熟识;2.敬重同学个性,表达算法多样化;四、详细编排(一) 1~5 的熟识主要内容: 1~5 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次序、比大小、序数、组成;1.1~5 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数数(两种以上的事物)—抽象出数 —摆相应数量的实物(从3 开头摆几何图形,增加爱好,为学习几何学问打基础;) 2.1~5 的排列次序;两个层次:(1) 计数器:从 2 开头,每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拔一颗出示的;(感知相邻两个数的关系) (2) 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 各数的次序;3.1~5 的写法;(1)这部分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集中教学写数,的确有困难;造成困难的缘由:① 对数字的结构、笔顺把握很难(3 写成 m,0、6、8 也很难,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写好);② 儿童手指小肌肉群仍很不发达,易疲惫,写字时间长了对身心发育有害;③ 原通用教材 1 个 1 个地认及加减法,教学时间较长,很自然地分散了这个难点;(2)解决的方法;写数集中编排,不肯定集中教写数;由于一节课全用来写,枯燥,对身心进展不利;教学时可依据本班详细情形敏捷处理,调整每节课内容;可把写数分散在认数的每节课中(数的熟识会用一段时间教学),每节课利用特别钟练习写数,这样就分散了教学难点;4.比大小;(1)详细编排: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