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抵消问题合并报表中应收账款涉及两种抵消:一、合并日评估价差的抵消;二、内部交易抵消一) 合并日评估价差的抵消例如,非同一控制下A购入B100%股权,合并日,B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00,坏账准备100, 公允价900B个别报表中当年实现净利1000.合并报表中:借:资本公积100贷:应收账款100借:应收账款 100贷:资产减值损失100合并一下就是:借:资本公积 1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这笔分录的意思是:合并报表中以应收账款公允价计量,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应收账款的账 面价应为900,而个别报表中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00,这个差额是评估损失,在合并报表 中应计入资本公积,而在个别报表中却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因此应从资产减值损失转到资本 公积,也就是在合并报表中这个减值损失永久地实现了,因此净利要调回来:1000+100=1100第二年无论应收账款是否收回都有:借:资本公积 100贷:未分配利润100原理和内部交易类似二) 内部交易抵消由于内部交易,A应付B1000, B计提坏账准备100借:应付账款1000贷:应收账款 1000借:应收账款 1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减值损失100是不调整子公司净利的,也就是说当年净利仍为1000。
为什么呢?子公司计提减值是认为这100可能收不回来;而母公司却认为100付得起,即母公司评估 子公司这个应收账款的公允价仍为1000,不存在减值,因此,合并利润表中子公司确认了的减 值100应冲回来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100并非未实现损益,即并非由评估减值或内部交易 的“虚减”导致的,对子公司来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里要补充一点,调整后的净利=子公司个别报表土未实现损益的调整,譬如一项存货的内 部交易抵消:借:营业收入100贷:存货100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1000-100=900这里虚增收入的是母公司,按理说应该调的是母公司的利润,但现在利润的调整却转嫁到了子 公司净利上,这是由于这里的会计主体是集团,因此利润转到了子公司其实还是在集团中,当 然这个净利最终是以通过投资收益“搭桥”的方式转会到母公司中的,冲减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不是收入!)回到应收账款的减值损失上,也就是说这个减值损失不是未实现损益不用调子公司净利 继续讨论子公司调整后净利,我认为集团真正实现的利润=母公司个别报表净利+子公司调整后 净利+由于内部交易调整的所得税费用,而不是合并利润表的净利假设母公司借了子公司巨款,经审计,这笔巨款可能收不回,子公司必须确认巨额减值, 这个减值在合并利润表中是抵消了的,如果单看合并利润表就看不出这个集团实质上缺钱的状 态了。
母公司[曰:■权益1子公司商誉资产贷:长投资产负债负债权益权益归属母公司的未分借:长投配利润期末:调成权益法:借:长投贷:收益抵消长投:借:权益(和子公司原来的权益抵消了)+调整后收益转留有商誉贷:长投抵消收益借:收益贷:调整后收益转留有也就是说经过抵消、调整分录,集团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只含母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 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归属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和子公司的商誉而合并利润表含的就是母、 子公司个别报表利润和内部交易、股利、投资收益的抵消分录也就是说,坏账准备的抵消分录“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影响合并资产负债表,“贷: 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合并利润表,因为调整后利润作为投资收益最后抵消了,因此,无论这个 抵消影不影响投资收益,最后是不会因为投资收益影响报表结果的这是中华会计网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于合并报表中调整净利润可按照下面的总结掌握:在调整净利润的时候,内部交易之外的事项(将个别报表由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时产 生的影响)对损益的影响,都应该考虑,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如果是内部交易的调整,则 只需要考虑内部交易形成实物资产产生的对损益的影响,对债权债务的影响不需要考虑,还要 注意内部交易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影响也不需要考虑。
关于内部交易产生的所得税费用不调整净利润,可以参考如下解释理解:递延所得税本身 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没有直接联系,它是把合并报表当成一张普通报表,因为编制了抵销调 整分录后,使这个报表上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了变动,而计税基础不变,因而产生了暂时性 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它本身不是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所以调净利润时不需要考虑只有内部形成真正资产时,内部交易形成实物资产,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在由成本法转 权益法时,要对净利润加以调整内部债权债务不是真正的实物资产,所以对内部债权计提的 减值损失也不需要调整净利润我的观点:】网校的关键是因为不是实物资产,这个抵消就不是未实现损益,但从(一)合并日评估 价差的抵消”的总结中可以看出,不是实物资产也是未实现损益网校的说法不通,由为实现 收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也应该是未实现收益应试指南是因为题目有要求不考虑所得税对净利 润的影响才不考虑的网校回复】这是有区别的,内部债权债务的交易不形成实务资产所以不调整净利润但是应收账款的见识 是因为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减值实现的,而不是内部交易债券债务的抵消,所以这里要调整净利 润解释到这里,自然就产生一个问题了,既然投资收益最后都是抵消掉的,当初还为什么这么 麻烦去“调成权益法一一抵消长投一一抵消收益”呢?因为要抵消子公司的权益,即, 抵消长投:借:权益(和子公司原来的权益抵消了)+调整后收益转留存商誉贷:长投这里就要关注“调整后收益转留存”了,为什么还要调整呢?直接用子公司个别报表的留 存不是很方便吗?我认为这是出于和“处置部分股权以致丧失控股权”口径一致的问题。
因为 一旦减少投资以致丧失控股权,其会计处理是视同全部出售,再以剩余部分的公允价购回,投 资收益就是视同全部出售的收益,而这个出售成本就是以权益法计量的成本就是说以“调整 后收益转留存”调整出来的长投就直接是“以权益法计量”的长投,当出售时就不必再调整了,涂色文字理解有误! 201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