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四单元 课题 3 水的组成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 电源负极与电源正极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2:1 D. 电源负极与电源正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2.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3. 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 A. 水的净化 B. 水的汽化 C. 水的电解 D. 水的蒸馏 4. 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5. 电解水实验中表现出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 玻璃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 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氢气,其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6. 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D. 若 a 试管内气体为 5 mL,则 b 试管内气体为 10 mL 7.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和氢气燃烧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C.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D. 在硬水里用肥皂洗衣服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 8.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 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 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 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9.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水是氧化物 C. 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 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12. 从理论上讲,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但小兰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 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13.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解水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试管 a、b 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C. b中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与 a 管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 14. 关于氢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 B. 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需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一会儿试管口 C. 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 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D. 氢气只要和空气或氧气混合,经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化合物 D.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6. 20世纪 70 年代末,由于高压技术的发展,一些实验室让氢气在-268.8℃、1.013×107万帕下,变成能导电的固态“金属氢”,关于氢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氢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B. 同一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 氢是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D. 能导电的固态氢的升华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17.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 A. 水蒸发 B. 石蜡熔化 C. 干冰升华 D. 水通电分解 18.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净化后的自来水、高锰酸钾 B. 煤、氧气 C. 汽水、糖水 D. 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 19.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水是一种( ) ①纯净物②氧化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混合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⑤ 20. 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1. 检验氢气纯度时,手拿充满气体的试管,在移近火焰时,应( ) A. 管口向上 B. 管口对着人 C. 管口向下 D. 试管保持水平,管口向前 22. 2019 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 / 7 A. 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氢能来源 B. 利用海水的潮汐变化可以获得电能 C. 电解水时,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太阳为其提供能量 23. 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A.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 未听到声音 C. 听到很小的声音 D. 试管炸裂 24. 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 ℃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黏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 分子不再运动 C. 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1 D. 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25.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B. 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 2∶1 C.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 两电极均冒气泡,a管内气体与 b 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26. 在①空气、②氦气、③铁丝、④过氧化氢溶液、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碳、⑦水蒸气 7种物质中,(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27. 用“单质”、“化合物”填空: 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而不可能是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或,但反应物一定是。
28.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在过滤、蒸馏两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能使硬水软化的是________; (2)通过________实验并验证其生成物,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H2O和 H2O2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_不同 29. 如图所示是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的气体进行检验的操作 (1)操作过程中,盛氧气的管口向上,盛氢气的管口向下,其主要原因 是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出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则表示氢气较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 30.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 (1)自来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2)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浑浊污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过滤后发现水虽然变清,但是依然有臭味,能够除去臭味的方法是 (3)该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其实验原理:,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试管 1中的气体是,此实验能够证明水的组成的原因是 31. 有一种无色无味液体 A,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产生两种气体 B 和 C,已知铁丝可以在 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D,C 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A (1)写出 A、B、C、D四种物质的名称:A.;B.;C.;D. (2)依次写出上文所涉及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它的基本反应类型 ( ); ( ); ( ) 32. 某商场开业庆典时使用了大量的氢气球,由于人员拥挤,有些气球被挤破,遇到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火焰烧伤了许多客人 (1)氢气球爆炸说明氢气具有性,同时警告我们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 (2)现在人们正在用氦气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你认为是否可行?,理由是 33. 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 (5)开始电解后,A 管收集到气,B 管收集到气 5 / 7 (6)在 D 处,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 34.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1 中所收集的气体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下图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某同学检验所得自来水是否为硬水,他的实验方法为 (3)小刚发现一些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试回答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水的作用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排水法收集气体 A集气瓶中的水 ; B量筒中的水 ; C 集气瓶中的水 。
参考答案 1. 【答案】D【解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 A、B 错误;电解水时,电源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故 C 错误,D正确 2. 【答案】A【解析】图①为水分子电解前示意图;图②为电解刚刚开始的示意图;图③为电解一段时间后氧原子与氧原子聚集和氢原子与氢原子聚集的示意图;图④为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生成了氧分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生成了氢分子的示意图,故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 3. 【答案】C【解析】水的净化、水的蒸馏是除去水中杂质的过程,无法判断水的组成,AD错误;水汽化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无法判断水的组成,B错误;水的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正确 4. 【答案】D【解析】电解水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D 5. 【答案】D【解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等都是物理性质,A、B、C错误; D 项描述的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6. 【答案】A【解析】A正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错误;水分解需要的反应条件是通电,C错误;根据正氧负氢,若 a中气体体积为 5 mL,则 b中气体体积为2.5 mL,D 错误。
7. 【答案】A【解析】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而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8. 【答案】D【解析】A中氧气是单质,不是氧化物;B中高锰酸钾中含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C中空气是混合物;D 中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9. 【答案】C【解析】元素只讲种类,没有个数之分应该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 【答案】A【解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A正确水是纯净物,不可能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错误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常含有一些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不含其他杂质,是纯净物,C错误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虽然一样,但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D错误 11. 【答案】D【解析】自然界的物质有的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有的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A错误;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 错误;冰块和水都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错误;单质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D正确 12. 【答案】B【解析】做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或者,应查找原因,故选 B 13. 【答案】C【解析】电解水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试管 a、b 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B错误;b 管中气体是氧气,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正确;a 管生成的是氢气,应连接电源负极,D 错误。
14.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氢气的有关知识A 氢气燃烧热量高,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正确;B 堵住试管口,是为了熄灭火焰,正确; C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爆炸有一定的范围,正确;D错误 15. 【答案】D【解析】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A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活性炭和金刚石组成的是混合物,B错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错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 正确 16. 【答案】A【解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故选 A 17. 【答案】D【解析】水蒸发、石蜡熔化、干冰升华这些都是物理变化,在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分裂水通电后水分子分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然后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所以水通电分解可以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18. 【答案】A【解析】A项中自来水是混合物,高锰酸钾是化合物,正确;B项中煤是混合物,氧气是单质,错误;C项中汽水、糖水都是混合物,错误;D项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只含有水这一种化合物,二氧化碳也是化合物,错误。
19. 【答案】C【解析】水是纯净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氧元素,所以为氧化物,故 C 正确 20. 【答案】A【解析】A图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每个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B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且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C中四个分子中构成不都相同,则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D 中四个分子构成也不都相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则图示物质为混合物 2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氢气的密度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防止氢气逸出,故管口应向下 22. 【答案】C【解析】A中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能用太阳能使水分解得到氢能,是最理想的方法,正确;B中潮汐能是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之一,正确;C中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错误;D中液态水变为气态进行净化,气态水再变为液态或固态降落,实现自然循环,正确 2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氢气的验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前要验纯,检验时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若听到的声音很小,则氢气较纯净 24. 【答案】C【解析】分析题给信息可知,水在超低温时仍然呈液态,水在超低温、真空等条件下成为一种黏稠状液体,这一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化学性质与普通水相同,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变小,但任何状态的水分子均是不断运动的,故 A、B、D 错误。
这种水与普通水组成、化学性质相同,因此化学式与普通水化学式一样,均为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7 / 7 25. 【答案】D【解析】水通电分解,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l:2,所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A、B、C项说法均正确,但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D可直接观察 28.(1) 【答案】蒸馏 (2) 【答案】水的电解(或电解水、水电解、通电分解水) (3) 【答案】分子构成(或分子、分子种类、分子结构) 【解析】(1)蒸馏能让低沸点的水蒸发从而使水软化; (2)通过能让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即电解,可证明水的组成元素; (3)结构决定性质,二者组成结构不同29.(1) 【答案】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 【答案】尖锐的爆鸣 很小 纯度 【解析】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试管口向下,以免氢气逸出30.(1) 【答案】混合物肥皂水加热煮沸 (2) 【答案】漏斗用活性炭吸附 (3) 【答案】水氢气+氧气氢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解析】(1)自来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并且正极是氧气,负极是氢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的组成31.(1) 【答案】水氧气氢气四氧化三铁 (2) 【答案】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 【解析】(1)C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为氢气,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A,则 A 为水,无色液体 A 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产生 B、C两种气体,故B为氧气,铁丝在 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为四氧化三铁 (2)A 通电分解生成B和 C 两种气体,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符合“一变多”的反应特征,为分解反应铁丝在 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符合“多变一”的反应特征,为化合反应32.(1) 【答案】可燃检验纯度 (2) 【答案】可行因为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氢气燃烧时发生爆炸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2)作为升空气球的氦气首先应该是密度比空气小,与氢气相比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3.(1) 【答案】甲的装置简单 (2) 【答案】检验产物方便 (3) 【答案】增强水的导电性 (4) 【答案】实验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 (5) 【答案】氧氢 (6)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 【解析】将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可知甲装置连接简单,但检验两极上的气体需取出试管检验,乙装置连接复杂,但检验气体方便。
根据试管中已经有一部分气体,判断实验已进行一段时间了D处产生的气体多,为氢气,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34.(1) 【答案】H2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水氢气+氧气 (2) 【答案】吸附色素和异味等 取该水样少量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若产生较多浮渣,则原水样为硬水,反之,则不是硬水 (3) 【答案】防止产生的高温物质溅落,炸裂集气瓶 测定集气瓶中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氧气体积 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同时在收集气体过程中观察所收集的气体量 【解析】(1)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故试管1 中是氢气,试管 2 中是氧气;另根据正氧负氢也可判断试管 1 中是氢气2)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进行鉴别,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浮渣少泡沫丰富的是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