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范县至梁山高速公路濮阳段建设指挥部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6.64KB
约19页
文档ID:553411737
范县至梁山高速公路濮阳段建设指挥部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1/19

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环境影响报告简本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范县至梁山高速公路濮阳段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二○一三年九月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31.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31.2 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 31.3 项目概况 41.4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 51.5 交通量预测结果 51.6 投资及工期安排 6第二章 环境现状评价 72.1 自然环境 72.3 生态环境 92.4 声环境 92.5 地表水环境 102.6 环境空气 10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3.1 社会环境影响 113.2 生态环境影响 113.3 声环境影响 123.4 水环境影响 133.5 环境空气影响 143.5 固体废物影响 14第四章 公众参与 14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15联系方式 1618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环境影响报告简本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2)建设单位:范县至梁山高速公路濮阳段建设指挥部(3)建设地点: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台前县(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规模:高速公路1.2 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本工程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及台前县,路线全长约35.377km,其中接线27.329km,台前黄河特大桥8.048km。

台前连接线4.262km路线起于河南省台前县马楼乡葛集东南的豫鲁省界,设黄河特大桥西北行,位于京九铁路桥上游5.2km处,过马楼乡葛集北、胡庄南,于前赵、后赵之间穿过,在米那里东北跨越黄河大堤,后西行于后方乡大寺郭东跨汤台铁路,经东王坊南跨在建的山西中南部铁路,于纸王、大王之间穿过,跨王集干渠、Y020,在王熬北设台前互通,通过连接线连接 S101,之后西南行,过侯庙镇后付楼北、刘庄南,于赵庄南跨 X002,经清水河乡孙庄北、姜庄北,沿汤台铁路北侧蜿蜒西行,在侯庙镇黄堌堆北、朱沙沃南设台前服务区,后西行跨 S101,于冯庄东北进入范县境内,在高码头乡阳谷段、三教堂之间穿过,后跨史楼沟、Y002,经中范庄南,于前范庄、高孟庄之间穿过,在高孟庄西、分化台东设高码头互通连接 S101,过乔徐庄南、兑王庄北,后跨 S302、张大庙沟,沿龙王庄乡窦庄北,于郭麻口东南再次跨越汤台铁路,经后祝庄南跨越张康楼干渠,过刘畔庄南、北曹楼南,西南行止于濮范高速终点,并与德商高速相交叉,完善在建枢纽互通,亦即项目终点本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参见下图本项目1.3 项目概况本工程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速100 km/h,路基宽度26m。

全线共设特大桥8048m/1座,中桥610m/ 8座,涵洞11道;互通式立交3座,分离式立交16座,天桥2座,通道36道;服务区1处,匝道收费站2处,监控分中心1处占地总面积3193亩,临时占地4985亩本项目本工程拟于2013年开工,2016年建成通车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2.62亿元全线主要工程量见表1-1表1-1 主要建设规模表序号工程量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路基工程1路基土石方1.填方km33261.12.挖方km3271.72占地1.永久占地亩31932.临时占地亩4985二路面工程1主线沥青砼路面千m21277.6三桥梁、涵洞2黄河特大桥桥长m/座8048/13中桥桥长m/座610/84涵洞道11四交叉工程1互通式立交处32分离式立交桥长m/座2620/163通道道364天桥座2五其他1服务区处12匝道收费站处23管理分中心处11.4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本工程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速100 km/h,路基宽度26m,沥青混凝土路面黄河特大桥桥面宽度为26m,单幅净宽为11.75m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里程35.377推荐2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3设计速度km/h1004路基宽度m26.05平曲线最小半径m15006最大纵坡%2.37最大坡长m10008最小坡长m4059竖曲线最小半径m17000/6000(一般值)凸/凹10黄河特大桥面净宽m2×11.7511行车道宽m2×(2×3.75)12桥涵设计车辆荷载中桥公路-Ⅰ级黄河特大桥公路-Ⅰ级×1.313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100(黄河特大桥为1/300)1.5 交通量预测结果根据《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3,预测车型所占百分比见表1-4。

表1-3 交通量预测表 单位:pcu/d路段2016年2022年2030年起点~台前互通138392341734373台前互通~高码头互通142012403035272高码头互通~袁庄互通148832518336965加权平均142582412635414注:昼夜比:0.8:0.2表1-4 预测车型比(%)车型201620222030小型车0.510.500.52中型车0.230.200.16大型车0.260.300.321.6 投资及工期安排本工程拟于2013年开工,2016年建成通车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2.62亿元第二章 环境现状评价2.1 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拟建项目位于濮阳市内,接线主要位于台前县、范县境内项目区域内地形主要为平原区濮阳市地貌系中国第三级阶梯的中后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地面自然坡降南北为1/4000~1/6000,东西为l/6000~l/9000地面海拔一般在48~58m之间濮阳县西南滩区局部高达61.8m,台前县东北部最低仅39.3m由于历史上黄河沉积、淤塞、决口、改道等作用,造就了濮阳平地、岗洼、沙丘、沟河相间的地貌特征。

2)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寒、夏热,大陆性气候较明显,常年受东南季风环流的控制和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年平均风速为2.7m/s,常年主导风向是南风、北风夏季多南风,冬季多北风,春秋两季风向风速多变濮阳市全年平均气温为13.4℃,一年中温度变化明显,元月份最低为-2.2℃,冬不过冷,且春季回升较快,七月份最高,平均为27℃,有利于秋作物的生长发育,温度的年际变化较大,有冷、暖年之分3)地表水濮阳市属河南省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不多地表径流靠天然降水补给,平均径流量为1.85亿m3,径流深为432mm境内浅层地下水总量为6.73亿m3,其中可供开采的6.24亿m3濮阳境内有河流97条,多为中小河流,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过境河主要有黄河、金堤河和卫河另外,较大的河流还有天然文岩渠、马颊河、潴龙河、徒骇河等本工程桥位位于黄河下游高村~陶城铺河段,该河段河床逐渐变窄变深,主流摆动减弱,属于由游荡型向弯曲型转变的过渡性河道濮阳市境内的黄河河道是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河段目前,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4~6m,最大达7.25m。

特别是近20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较大洪水,泥沙集中淤积在主河槽内,槽高滩低,形成“二级悬河”,有些河段滩唇高于临河堤脚3~4.5m,河槽过洪能力明显降低,中小洪水漫滩几率增大如02年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期间,高村站2980m3/s流量的水位比“96.8”洪水同流量水位高出0.55m,濮阳市河段在流量不足2000m3/s时发生了漫滩,并形成汊河,冲向大堤,部分堤根水深3~5m整体来讲,黄河流域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是流域西部的高原,一般海拔2500~4500m第二阶梯是青藏高原以东至太行山,海拔1000~2000m,由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太行山山脉等组成第三阶梯自太行山系以东至滨海,是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和鲁中南低山丘陵4)地下水项目区及其周围范围内潜水以大气降水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局部为河流、渠系渗漏补给及灌溉回渗补给等潜水与外界联系比较密切,潜水以开采排泄为主,蒸发排泄次之根据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的水化学分析统计结果,项目区内的倾斜平原、波状平原和丘陵岗地地区,潜水一般为HCO3-Ca型及HCO3-Ca·Mg型水,矿化度大多小于1克/升。

项目区除部分地区地下潜水受工业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料及生活垃圾等的污染外,区内地下潜水大部分未受到污染或污染甚微,一般符合饮用水标准项目区内地下潜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为衬砌的地下建筑稳定无破坏性本区承压水位于深度60~200m范围内,埋藏由三层承压含水层组,含水层由早更新世-中更新世的中细砂、砂砾石和粉细砂组成深层水的补给来源比较复杂,主要为项目区西部的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动在深层200m以下,还存在有多层承压水层,含水层以黄色细砂及细砂夹卵砾石为主,局部夹中粗砂5)地质濮阳的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其辖区位于东濮凹陷之上东濮凹陷夹在鲁西隆起区、太行山隆起带、秦岭隆起带大构造体系之间东有兰聊断裂,南接兰考凸起,北界马陵断层,西连内黄隆起东濮凹陷是一个以结晶变质岩系及其上地台构造层为基底,在新生代地壳水平拉张应力作用下逐渐裂解断陷而成的双断式凹陷,走向北窄南宽,呈琵琶状该凹陷形成过程中,在古生界基岩上,沉积了一套巨厚以下第三系为主的中、新生界陆相沙泥岩地层,是油气生成与储存的极有利地区该地区地质特征比较明显:(1)下第三系沉积沉降速度快,生油层厚度大,成熟度高。

2)盐湖沉积多旋回、多物源、多含油层系3)油气藏类型多4)东濮凹陷位于生油两次凹陷之间,油源条件好,长期发育的中央隆起带北部,整带连片含油,油气聚集方便6)地震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0.2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2.3 生态环境(1)工程沿线土壤以潮土为主,分布面积最大,由于受黄河影响,局部分布土壤为砂土、风沙土2)工程沿线人口稠密、人为活动频繁、农业开发活动较早,因而导致天然动植物种类少,动物种群优势度较低,种类组成简单的现状,在现有的种类中,以人工养殖为主,而野生动物主要有鼠类、草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