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Wo****W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50KB
约9页
文档ID:281948366
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1/9

中小学老师【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安排,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韦瑞灵为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美兰为副组长的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2022年4月13-17日开展了全市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化到田东、平果、靖西、田林等县的局部县城高中、初中、小学和乡镇初中、小学(包括中心校、村小和教学点),进展实地查看,与学校领导和老师详细理解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情况在**市、田东、平果、靖西、田林县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市、县人民政府和教育、编制、人力资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征求市、县城各高中、初中、小学校长及老师代表和局部乡镇初中、小学校长、老师代表的意见建议,对全市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情况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的情况和成效(一)加强领导,把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详细表如今:一是把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当作加强老师队伍建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二是把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当作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开展的战略打破口来抓;三是把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当作推动全市城乡教育平衡开展、全面进步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来抓。

全市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总体良好,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平衡开展二)落实编制总量,确保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稳步推进加强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合理配置教育资,优化教职工队伍,对进步教育质量,促进根底教育事业持续安康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搞好组织协调,认真做好了本市中小学老师编制核定工作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校2142所,其中,高中22所、初中166所、小学1814所(含教学点536个),特殊教育11所、中职学校20所、公办幼儿园109所全市共有中小学生645089人,其中,高中58638人、初中141197人、小学342374人(含教学点12178人);特殊学校学生921人,中职学校学生58236人,公办幼儿园学生43723人全市共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共33319名根本编制30451个,其中,高中3614个,初中8340个,小学16154个,特殊教育224个,中职1047个,幼儿园1072个;附加编制2860个,其中高中152个,初中421个,小学2238个,特殊教育8个,中职32个,幼儿园9个;后勤人员控制数配置数8个,均核定在中职学校三)做好编制使用,确保中小学教学正常运行编制使用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施行方法(修订)》(桂编发〔2022〕5号)规定的标准来执行。

市级和各县(区)均能按照核定的编制限额,为各中小学校设置岗位,使用编制,装备老师全市实有在编教职工30702人其中:高中3378个,初中8473个,小学16924个,中职834个,特殊教育185个,幼儿园906个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编制使用,保证了全市中小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转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中小学老师编制空编现象比拟严重全市共有2600多个空编,其中:小学空编1468个,情况尤为突出,而小学又是义务教育的根底,是最重要的环节从县区来看,右江区、德保县、靖西县、凌云县、乐业县、隆林县、西林县空编数量都在200个以上,空编最多靖西县、隆林县、西林县,空编达400个以上一方面,有2600个空编没有用,另一方面,全市中小学缺少老师共3874人调研中普遍反映,各县(区)老师编制在同系统内不能互相调剂使用,老师在同系统内不能互相流动,是造成空编的主要原因二)自然减员和调动后老师补充不及时一是老师退休或调动后,没有及时进展招聘补充,造成老师补充“断档”二是中小学老师编制没有进展动态管理,对短缺的、急需的老师没能做到“退一补一”,及时补充由于老师队伍补充不及时,出现了“一个老师跨任多职、兼上多班”现象,每天从早忙到晚,超负荷工作,影响到老师的安康。

同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师老龄化加重,年龄层出现“断层”全市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中40岁以上11178人,占农村老师65.8%;50岁以上4555人,占农村老师26.8%三是有局部老、弱、病老师及借调人员占编不在岗,致使补充不了老师三)学科构造性缺编较多一是小学阶段的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含通用技术)等学科专业老师严重短缺二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老师缺乏有的学校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科老师,规定的课程未能正常上课;有的学校由于学科老师紧缺,只能跨年级教学,或由其它学科老师兼任,影响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德、智、美、体、劳的全面开展四)中小学老师岗位有编制但招录不到老师一是招聘方式不够灵敏,门槛太高,特别是目前中小学老师招聘形式为定点、定岗、定校,偏远的乡镇中学和村级小学难以招聘到老师,造成中小学编制出现空编二是农村老师工作生活环境较差,待遇低,每年的方案招考岗位都有局部岗位无人报考或报考比例缺乏1:3,招考方案无法完成三是老师岗位设置不尽合理,晋升难,遥远学校老师积极性严重受挫五)后勤效劳人员没有装备或装备缺乏,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和学校的经济负担农村学校营养餐施行以后,后勤人员编制和装备跟不上,工作由老师去做,由于农村学校地处遥远,采购困难,增加了老师许多的工作量;有的学校反映,应装备的校医没有配,学生生病需要老师送去医院,但医院离学校又远,来回不便;有的学校反映,后勤人员装备缺乏,学校被迫从公务经费或学校的小卖部收入出钱来请保安、食堂后勤效劳人员等,否那么,很多学校后勤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六)大班额问题比拟突出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城区中小学的生逐年扩大,形成了“大班额”很严重的现象,不少小学一个班学生超过了80人二是现行中小学老师编制标准过低,老师装备不够,许多学校不得不合并教学班,造成“大班额”教学普遍存在,而大班额的存在,使学生患上近视等疾病,给校园平安带来诸多弊端,不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效果,而且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安康三、意见建议(一)进步认识,开拓创新,把老师空编用好、用活中小学老师编制工作事关我市根底教育事业的开展,事关广阔老师的切身利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社会关注程度高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要进步思想认识,把我市中小学老师编制使用当作老师队伍建立的重要内容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位置,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催促指导有空编的县区人民政府拿出解决2600个空编(含中职、特教、公办幼儿园)的方案或方法,逐步消化空编,使现有编制用好、用活,发挥编制应有的作用二)重核编制,动态管理,努力平衡老师资一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形势的开展和变化,编制、教育、人社等部门应综合考虑师生比例、遥远乡村学校班级的实际、乡镇中心校承当对村完小(教学点)的管理等实际情况,来重新核定各县区中小学老师编制,不搞一刀切。

二是严格按照桂编发〔2022〕5号文件要求,在总编不打破的情况下,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在校学生数的变化和义务教育开展的需要,对所辖各中小学校的老师编制进展动态管理,统筹和灵敏调剂老师编制,使老师编制能从充裕地区向紧缺地区调剂、从空编学校向缺编学校调剂、从城区学校向乡镇学校调剂;使老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在县域内合理流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资平衡开展三是积极探究和推行老师轮教制度,建立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之间的联盟交流,使充裕老师合理公平地流动到师资紧缺学校三)拓展乡村老师补充渠道,建立有效的老师补充机制一是教育部门要准确把握每年自然减员的数量、构造,做好每年的招考招聘方案,同时结合编办、人社、财政等有关部门做好招聘工作,并形成制度,防止出现老师编制空编现象,保证老师队伍的新老交替二是探究通过适当降低门槛和屡次招考的方法招聘老师三是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老师特设岗位方案,招聘新的特岗老师到农村任教,改变目前农村学校老师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局部学科老师配套缺乏等状况四是做好顶岗老师的审批和管理,确保老师因脱产学习、产假、病假离岗期间顶岗工作。

五是加大农村小学全科老师的定向培养力度,尽量将更多的师范类院校全科老师毕业生吸纳到老师队伍中来六是建立学科充裕老师转岗制度,通过转岗培训,补充短缺学科师资七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老师因病退休效劳工作机制,使因病因伤无法正常工作的中小学老师的出口更为顺畅,以腾出编制招聘相应岗位老师,确保不再出现老师“断档”和年龄“断层”的现象四)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环境,进步乡村老师待遇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老师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老师周转房建立力度,满足到乡下轮岗交流老师的周转住宿,为促进师资平衡提供保障;在县城建立老师保障性住房,努力解决老师的住房需求二是进一步落实上级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老师每人每月200元生活费补贴,并力争扩大范围,进步标准;同时,按不同情况再安排一些差异化补助三是在晋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将职务(职称)评聘向农村老师倾斜,将老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老师职务(职称)和特级老师的必备条件等,建立乡村老师荣誉制度,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气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老师队伍五)做好学校后勤效劳人员控制数核定,实在减轻学校和老师的负担在重新核定学校老师编制时,同时核定学校后勤人员控制数,根据核定的实际情况,尽量采取政府向社会购置效劳的方式解决聘请学校后勤人员,实在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和任课老师的工作负担。

六)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努力缓解“大班额”的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大班额”问题要根据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努力新建、扩建、改建一些学校,努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的问题,使学校班额符合国家标准对教育资较好学校的“大班额”问题,要通过施行学区管理、建立学校联盟、探究集团化办学等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覆盖面,合理分流学生七)加强请示汇报,如实向上级提出增编方案《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第八章第一节明确提出了优先开展教育事业的指示,给**教育事业开展带来了有利的机遇针对调研中群众普遍反映的中小学老师编制标准缺乏、按师生比例在遥远农村小学难操作、以及调研中发现老师超负荷工作、老龄化严重、大班额现象等等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施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契机,从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平衡开展、科学开展出发,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校区域广、生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如实向上级提出增编方案,努力争取上级给予增编,以此推进全市中小学教育事业平衡协调繁荣开展第 9 页 共 9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