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硕士论文:教师工作绩效影响因素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摘要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其工作投入及组织公民行为,不仅会对自身的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较高工作投入和良好组织公民行为的教师毋庸置疑可以提高工作的绩效、促进学校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 本研究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252 名初中教师进行了资料收集,研究了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与绩效之间的的关系,从而为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通过利用 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论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参与研究的初中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和绩效三方面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量表的中值 2. 不同性别、年龄的初中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整体及各维度上差异不显着 3.不同教龄的初中教师在工作投入整体及各维度、工作绩效整体及各维度上差异均显着,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的人际协调维度、保护组织资源维度上差异不显着,其他维度差异显着具体来看,在差异显着的变量方面,教龄 1-5 年、6-10 年、26 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教龄段的教师。
4.不同学历的初中教师在工作投入整体及各维度、组织公民行为的个人主动性维度、工作绩效的任务绩效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则差异显着整体来看,学历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大专及以下学历和本科学历两者之间,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教师 5.不同职称的初中教师在工作投入的奉献维度和专注维度上差异不显着,而在活力维度、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和工作绩效各维度上差异显着具体来看,在所有差异显着的变量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得分要高于一级职称的教师 6. 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整体和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正向显着相关关系 7. 工作投入的三个维度均对组织公民行为有预测作用;工作投入的活力、奉献两个维度对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但是专注维度的预测作用不显着;组织公民行为的人际协调维度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不显着,其他维度则显着 8. 初中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在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初中教师工作投入水平、改善组织公民行为进而提升工作绩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初中教师 工作投入 组织公民行为 绩效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一切,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个人的潜能,由此获得更好的良性发展。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势下,初中教育比以往更具有生机与活力,但初中教师的工作也因此更具有挑战性新课程改革下,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教师的发展,无论是对教师角色的界定还是对教师工作的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高教师积极的主观体验、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工作投入是一种情绪和认知状态,是教师将时间和精力等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时形成的,有着积极进取和高满意度的特点,并且持久性和弥散性特征显着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的因素日益突出,研究教师的工作投入对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和积极的心理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的本质内涵是按照社会需要通过教师来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一目标不仅要求教师完成学校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也让教师会经常自主的展现出一些超越学校正式的规章制度所要求的行为这种由教师自发自愿进行的,并且有助于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行为即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角色外行为,能够提高学校教学活动的整体绩效,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表现出越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就越能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好的提升学校凝聚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工作绩效是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行为以及结果。
目前教师的绩效评估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片面的只以学生成绩进行衡量研究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积极性对于充分发挥学校师资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师对自身不断发展的关注,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化关怀,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1.2 研究意义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其积极性和能动性能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至关重要当前,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和终身学习观,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因此,引导教师对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展现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提高工作绩效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仍然存在,这也使教师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工作倦怠和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关注教师对本职工作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无私奉献的行为可以更有效的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提高工作绩效和生活满意度,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的同步成长 ······· 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4.1 问卷调查基本数据分析 初中教师工作投入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工作绩效量表整体得分和各维度得分情况: 由表 4-1 的基本描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从工作投入整体来看,还是从活力、奉献、专注三个维度来看,初中教师的平均分都大于中值 3,其中专注维度平均分最高、其次是活力维度和奉献维度;初中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整体及各维度平均分都高于中值 5,其中人际协调和保护组织资源两个维度的得分最高;工作绩效的整体平均分和两个维度的平均分也都大于中值 3,其中任务绩效的得分要高于关系绩效。
这说明初中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三个方面的得分均较好 4.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比较 基于被试的基本情况不同,他们在工作投入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工作绩效量表中的得分可能会存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下面将利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和方差分析来观察人口学各变量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 4.2.1 不同性别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对不同性别的初中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各维度上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发现(见表 4-2),初中教师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整体及各个维度在性别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性别在初中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及各维度上同样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在个人主动性维度上 p值接近于 0.05,因此可以认为性别在个人主动性维度上的差异接近显着 4.2.2 不同年龄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进行方差分析从表 4-3 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初中教师工作投入整体及各个维度在年龄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相较于活力维度和专注维度来说,初中教师的年龄对奉献维度影响较大;年龄对初中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整体及各维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相较于其他维度来说,保护组织资源这一维度的影响较大;年龄对初中教师工作绩效及各维度的影响差异不显着。
4.2.3 不同教龄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对不同教龄的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进行方差分析,从表 4-4 得出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初中教师工作投入、工作绩效整体及各个维度在教龄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的人际协调维度、保护组织资源维度上差异不显着,其他维度也都差异显着通过事后比较来看,在差异显着的变量方面,教龄 1-5年、6-10 年、26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教龄段的教师 4.2.4 不同学历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对不同学历的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表 4-5),初中教师工作投入整体及各个维度在学历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整体、认同组织维度、利他行为维度、人际协调维度、保护组织资源维度上的影响差异显着;工作绩效量表整体、关系绩效维度差异显着,而在任务绩效维度上差异接近显着另外,通过事后比较整体来看,学历的影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大专及以下学历和本科学历两者之间,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初中教师得分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教师。
4.2.5 不同职称教师在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对职称不同的初中教师的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发现(见表 4-6),初中教师工作投入整体及活力维度在职称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奉献维度和专注维度上差异不显着;职称对初中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整体及各维度的影响差异非常显着通过事后比较具体来看,在所有差异显着的变量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得分要高于一级职称的教师 4.3 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相关关系分析 在进行相关分析时,一般相关系数可按三级划分:|r| 从表 4-8 中可以看出,初中教师工作投入整体和活力维度均与工作绩效整体、任务绩效维度和关系绩效维度呈现正向高相关;奉献维度只与工作绩效整体呈现正向高相关;而其他维度之间则呈现正向显着性相关,专注维度和任务绩效维度的相关程度最低 在表 4-9 中,初中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整体、认同组织维度、利他行为维度、个人主动性维度和保护组织资源维度与工作绩效整体、任务绩效维度、关系绩效维度之间均呈现正向高相关;人际协调维度则与工作绩效整体、任务绩效维度、关系绩效维度之间呈现正向显着性相关。
在本小节中,可以看到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之间不管是整体还是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整体比较,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更高一些 4.4 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分析 通过上文中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三者整体之间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但是相关分析只是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如果想要具体明确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或者说是预测作用,就需要进行回归分析 把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作为自变量分别对工作绩效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