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图解医养结合--医学ppt课件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8.36MB
约44页
文档ID:608291762
图解医养结合--医学ppt课件_第1页
1/4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医养结合介绍,2017,版,政策知识,2024/11/9,医养结合介绍2017版政策知识2023/9/20,壹,贰,叁,肆,目,录,Contents,医养结合基本概念,推行医养结合的必要性,我国医养结合模式及案例,医养结合建议,壹贰叁肆目录Contents医养结合基本概念推行医养结合的必,壹,医养结合概念,壹 医养结合概念,医养结合政策要求,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卫生管理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推动医养融合发展,4,医养结合政策要求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政策要求,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5,医养结合政策要求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包括传统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传统养老,包括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医养结合的概念,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6,包括传统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传统养老包括,医养结合与传统养老的区别,比较,传统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仅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保障,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基本养老服务,借助现代医疗技术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疾病、康复所需要的专业化医疗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相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机构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公办或民办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的责任归属主体是多元的:如设有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医疗机构分设、下属的养老服务单位,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7,医养结合与传统养老的区别比较传统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仅为老年,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湖北、湖南、河南、福建、海南、浙江、云南、江苏、宁夏等省市开展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的探索。

我国各地对“医养结合”的实践探索,早在2010年前后,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京、沪等地已经开始了积极尝试,8,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湖北、湖南、河南、,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管理机制,服务主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涵盖五个方面的元素,9,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管理机制服务主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服务主体,即“医养结合”服务的提供方,具体包括老年公寓、护理院、临终关怀院、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10,服务主体即“医养结合”服务的提供方具体包括老年公寓、护理院、,服务对象,即“医养结合”服务的对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面向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四类老年人,重点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主要包括残障老年人、慢性病老年人、易复发病老年人、大病恢复期老年人及绝症晚期老年人等,11,服务对象即“医养结合”服务的对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面向健康,服务内容,即“医养结合”的服务项目,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更为重要的是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护理服务,12,服务内容即“医养结合”的服务项目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服务方式,即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联合,主要包括三种,13,服务方式即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管理机制,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管理及相关政策制度,具体包括“医养结合”服务的管辖部门、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等,14,管理机制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管理及相关政策制度14,贰,推行医养结合的必要性,贰 推行医养结合的必要性,01,02,03,04,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03,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护需求,大型医院难以提供细致的养老服务,中小型医疗机构资源闲置,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的必要性,16,01020304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03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大幅,01,2.02,亿,02,10%,03,4000,万,04,100,万,中国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的老人,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完全失能老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截至2013年,17,012.02亿0210%034000万04100万中国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护问题的增多,需求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高,对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需求迫切,迫切需要我们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老龄长期照护体系的建构刻不容缓,18,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护问题的增多需,居家养老是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但亟须医疗、家政、照护、心理等多种服务的无缝衔接,上海等地推出的“9073”模式,除了居家养老外,加大了社区养老比例,居家养老,90%家庭养老,90,6070岁基本属于“90”居家部分,7%,社区养老,7,7080,岁可能属于“,7”,社区部分,3%,机构养老,3,8090,岁可能属于机构部分,19,居家养老是公认的理想养老模式,但亟须医疗、家政、照护、心理等,4.41人,1982年,在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的背景下,,如何承接家庭溢出的养老功能,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养老难题,3.10,人,2010,年,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受计划生育、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自1982年以来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持续小型化,,从1982年平均每个家庭户4.41人减 少 到2010年的3.10人,20,4.41人1982年在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的背景下,3.1,理论上讲养老床位应该是供不应求,但养老机构的床位闲置率却在,50%,60%,之间,1,医疗服务较少,大多数养老机构主要以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服务为主,医疗服务较少,如北京市约,40%,的养老机构既无内设医务室,2,结构性缺陷,养老机构的风险规避和难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导致养老机构的覆盖人群出现结构性缺陷,3,人均养老床位少,人均养老床位拥有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护需求,21,理论上讲养老床位应该是供不应求,但养老机构的床位闲置率却在5,大型医院主要关注急性病症的救治,对那些大病恢复期、后期康复治疗、慢性病、残障和绝症晚期的老年人无法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但本应出院的老年人趋于风险最小化的行为选择,坚持留在医院,频繁“压床”,大型医院难以提供细致的养老服务,22,大型医院主要关注急性病症的救治,对那些大病恢复期、后期,三级医院,104.2%,92.2,%,63.9%,58.6,%,中小型医疗机构资源闲置,大型医院病床紧张的同时,一些二级以下的中小型医疗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偏低,大部分医疗资源闲置,10,%,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社区机构,民办医院,床位使用率,23,三级医院104.2%92.2%63.9%58.6%中小型医疗,叁,我国医养结合模式及案例,叁 我国医养结合模式及案例,1,2,3,4,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未来的“医养结合”可能形式,我国未来“医养结合”的目标:面向社区在全国建成一个覆盖城乡、规模适宜的医疗服务网络,明显提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25,1234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比如,上海建工医院新开一家护理院,北京的八里庄服务中心最近申请了一个护理院的资质,“医养结合”形式,现有的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只要有条件就可以开办养老服务,结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原来的医疗机构可以转变成康复医院或护理医院,为周围社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养老医疗服务,26,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比如,上海建工医院新开一家护,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还鼓励开设老年病医院、专科医院、护理医院、康复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形式,2016,年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养老机构医务室、护理站的基本标准,对设置在养老机构内的医务室、护理站,从人员、房屋、设备、制度等方面作出规定。

只要有一个医生、一名护士就可以申请医务室,门槛大大降低,27,原有的养老机构可增设医疗服务资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还鼓励开设老,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现在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有很多地方甚至排了几百人,这种模式也是国家特别鼓励的,“医养结合”形式,很多社区,养老院就建在社区服务中心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定期上门巡诊,遇到紧急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也能及时处理,及时转诊,28,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现在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医养结合”形式,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推行家庭医生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29,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医养结合”形式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国内部分地区“医养结合”模式探索,天津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青岛市,对老年参保患者试行,医疗专护管理,合肥市,医院内设养老机构,郑州,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合,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整合,30,国内部分地区“医养结合”模式探索天津市青岛市合肥市郑州市长沙,天津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天津康泰老年公寓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拥有床位550张,目前入住率已超过85%,康泰老年公寓与长江医院携手,设立了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门诊部,开设了“国医堂”、内科、外科、检验科、B超科、心电图室、治疗室、康复理疗室和药房,在满足老年人的日常身体检查、常规化验、购买药品和康复治疗等多方需求的同时,也能对突发急症老年人进行抢救,天津市,31,天津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天津康泰老年公寓总建筑面积98,合肥市:医院内设养老机构,合肥滨湖医院依托现有医疗平台,开设无陪护老年科,首次将老年无陪护病房发展成集健康教育、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病房模式,老年人在疾病加重期或治疗期进入住院状态,在康复期和病情稳定期可转为休养状态,截至2011年6月,老年无陪护病区已发展成4层病区,共180张床位,合肥市,32,合肥市:医院内设养老机构合肥滨湖医院依托现有医疗平台,开设,郑州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手,2012,年底,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联合河南省,36,家养老机构成立了“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郑州九院依托老年医学专业的技术与服务优势,为全省各地区的养老机构提供人才培养、心理、义诊巡诊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帮扶,各成员单位可通过绿色转诊通道随时将患病老年人转入医院住院治疗,经医院治疗好转或痊愈的老年人再送回养老院,形成了完善的双向转诊机制,郑州市,33,郑州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手2012年底,郑州市第九人民,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整合,长沙天心区坡子街街道依托天心区人民医院的专业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和医护人员队伍的资源优势,建立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馨园老年人关爱中心,馨园老年人关爱中心设立日常管理办公室、医疗组和生活护理组,通过打造“居家式”的温馨环境,开展专业化的医护服务,为,55,95,岁的自理、半自理以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