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知识点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1KB
约3页
文档ID:556911883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知识点_第1页
1/3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知识点儿童发展与儿童观知识点第一节 儿童发展一、儿童发展概述(一)儿童发展的涵义与特征学前儿童发展是指 0-6 岁、7 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 身 体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 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1.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2.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 3.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4.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5.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二)制约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与环境:遗传侧重先天生物遗传因素,环境侧重后天教育等 环境因素,二者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 2.学前教育:能提供最最简捷、最有效的环境3.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 映能力总之,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 四个主要因素这四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合力,共同制 约着儿童的身心发展二、儿童发展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1. 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 (1)认为心理发展阶段分为:第一,口唇期( 0-1.5 岁);第二, 肛门期( 1.5-3岁);第三,前生殖器期( 3-6岁);第四,潜伏 期(6-11、12 岁);第五,生殖期(青春期)。

(2)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2.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化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 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人的心理发展分为 8 个阶段:第一, 婴儿期(0-1.5 岁),信任对怀疑;第二,儿童期( 1.5-3岁), 自主对羞怯;第三,学前期或游戏期( 3-6、7 岁),主动感对内疚 感;第四,学龄期( 6、7岁-12 岁),勤奋感对自卑感;第五,青 年期(12-18 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成年早期( 18-30岁),友爱亲密对孤独;第七,成年中期( 30-60 岁),繁殖 对停滞;第八,老年期(成年晚期, 60 岁以后),完美无憾对悲观 (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已述,略)(三)社会文化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观:人有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 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 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 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 程;“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 水平之间的差距,故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 发展的前面。

3.社会文化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儿童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在适当水平 内的教学,和有一定指导的社会环境四)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行为主义 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心理意识被归结 为行为华生的发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 的作用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习惯取决于该行为导致 的结果如果一种行为能够导致好的结果则该行为以后发生的概率就 会增加,反之亦然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 果而进行学习.(五)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个体的生物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因素组合 成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态理论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直接环境和间接 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层次的环境系统由里到外可以分为微观系 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 ①发展决定教育 ②从另一个 方面来说,教育可以创造发展 ③教育对发展的创造并不是任意 的,教育所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发展的自 然进程第二节 儿童观一、儿童观的涵义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

它主要涉及两 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 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二、儿童观的演变(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儿童是自由的、天真、纯洁无暇的四)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1.儿童是“白板”:17 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儿 童看作是生来就没有原罪、纯洁无暇的 “白板”2.自然主义的儿童观(法国,卢梭,《爱弥儿》): (1)儿童作为人,具有人的根本特性:儿童首先作为 “人”而具有人 的根本特性正是这种人的本性,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前提 (2)把儿童看作儿童:儿童首先是人,应当把儿童当人来看待,但 儿童又与成人不同,因而还应当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五)现代的儿童观1.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以对儿童的重视与尊重为基础她认为教育 第一关心的问题就是发现和解放儿童,以及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儿童作为活动的中心2.杜威的进步主义儿童观:( 1)儿童是未成熟的、发展中的人; (2)儿童期的生活有自身的价值;( 3)儿童是起点、中心、目 的3. 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父母的财产。

三、儿童观的科学内涵(一)儿童观的结构: ①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②儿童是社会的存 在;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二)儿童观的科学内涵:首先,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发展中的 人;第三,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四、儿童的权利1.1959 年,第 14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第一次公开 肯定了儿童和成人一样享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保障,应当得到人 的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2.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为儿童的保护和权利 订立了一套全面的国际法律准则 1992 年,正式在中国生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儿童权利获得认可的根本保障, 1991 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