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模式——单因素实验设 计2009级硕士研究生 刘歌单因素实验设计一、单因素实验设计的内容Ø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Ø确定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Ø控制无关因素;Ø选择被试和进行分组;Ø拟定实验程序;Ø安排实验条件;Ø草拟记录表格;Ø确定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兴趣游戏与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兴趣游戏与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兴趣游戏能够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1 研究假设2 自变量,因变量自变量:9个兴趣游戏 因变量:儿童智力反应,用智商表示3 无关变量智力、教师、课程、实验程序、家庭因素4 被试及分组实验组、控制组各30人且同质5 实验程序实验班:每周搞两次兴趣游戏,每次进行30分 钟,然后进行5分钟小结,每次都要对8个儿童 进行个案记录,1个学期每个儿童至少记8次对比班:在这一学期按正常教学进行6 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器材,班级环境的管 理,保证实验顺利正确一致地进行7 记录表格8 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实验前对比奈量表得分的Z检验,半年后再用比奈量表测查实验班和对比班,然后再进行Z 检验 二、单因素实验程序设计单因素实验程序设计是将一种自变量(自变量可有两个以上层次)用一组或多组实验形式,进行最有效的实验过程安排。
常用的实验程序设计有以下四种:1 单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这是研究者对一个实验组的被试进行前测,再施加一个层次的一种自变量,然后进行后测,再对实验前和实验后被试的反应做比较,进行显著性检验,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单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程序组别前测实验变量后测 实验组√√√例如,研究小学生自编应用题,对于提高小学生 发散思维的影响单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优点:简单,不用考虑实验班与控制班同质 性缺点:只有实验后与实验前做比较,不能完全肯定实验结果是实验变量造成的, 或许是年龄因素所致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实验程序设计研究者选取实验组与控制组,先同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进行前测,然后再对实验组施加1个层次的1种变量,控制组不施加实验变量,然后同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后测,将实验组后测和控制组后测进行显著性检验,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2 等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等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程序组别前测实验变量后测 实验组√1√√1 控制组√2√2例如,兴趣游戏与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等组单因素一个层次实验程序优点:平衡了年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缺点:不能保证实验班和控制班完全同质。
所以,实验前一定要做同质性检验3 单组单因素二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这是研究者对1个实验组的被试,先进行前测,再施加1个层次的1种自变量,然后进行第一次后测,再施加第二个层次的同一种自变量,再进行第二次后测,将第一次后测和第二次后测进行显著性检验,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单组单因素二个层次实验程序组别前测实验变量后测实验组√√甲√1√乙√2优点:操作较简单缺点:第一次实验变量也许会导致练习误差例如,研究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哪种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更有作用4 等组单因素二个层次实验程序设计这是研究者对两个实验组分别施加同一种自变量的两个层次的实验变量,实验前对两个实验组作前测显著性检验,实验后再对两组进行后测显著性检验,以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等组单因素二个层次实验程序组别前测实验变量后测 实验组1√1√甲√1 实验组2√2√乙√2优点:结果可信缺点:无关变量影响因变量,产生误差例如,研究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哪种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更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