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一),翻开她,生命成长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我和伙伴的友谊真的能地久天长吗?我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生命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生命在不停地追问,我在不断地成长,主要内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 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 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任务 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一、教材编写依据,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在“少年有梦”中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中从敬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平凡中闪耀的伟大;在“网上交友新时空”中隐含着对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在探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我和其他生命关系时,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的教育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二、教材编写理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二、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第14页,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最后,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二、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第103-104页,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律有机融合。
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二、教材编写理念,在探讨“爱护身体”时,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引用学生常见的各种观点进行碰撞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教材第100页,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与分享中达成共识二、教材编写理念,七年级上学期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和家人的交往,核心词是成长,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三、教材内容分析,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单元立意,立意解读,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2016年 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元立意,立意解读,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
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单元立意,立意解读,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一个温暖的词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世纪初以来,指向自然生命为基础的讨论生死现象,普及生命知识,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安全与健康,求问生命意义与人生幸福等等,含有明确的生命元素的生命教育开始兴起并渐成潮流它体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不断觉醒,是社会进步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单元立意,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生命本身是多侧度的,每个侧度都有存在的价值,都需要关怀与开启单元立意,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单元立意,立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