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一)——主要机械构造及其作用1.2 送纱装置 对于现代的圆机来说,没有送纱装置是不能想象的,特别对于无提花的平针组织来说尤其如此即使机械的所有零部件全部精良,如果没有优秀的送纱装置也是得不到好的针织布的,因为: (1) 送纱装 1.2 送纱装置 对于现代的圆机来说,没有送纱装置是不能想象的,特别对于无提花的平针组织来说尤其如此即使机械的所有零部件全部精良,如果没有优秀的送纱装置也是得不到好的针织布的,因为: (1) 送纱装置保证了进纱量和张力的均匀,可使编织布的线圈在大小和形状上保持一致,从而得到平整美观的编织布 (2) 送纱装置保持着较低的纱线张力,从而使漏针减少,织疵减少 (3) 送纱装置在机器高速运转时仍保持均匀的送纱张力,使织疵和针耗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1.3 送纱装置一般来说为三种类:积极式、半积极式、消极式 积极式送纱装置:分为IRO(爱尔罗)式、MPF(储纱式)、IPF(孔带式)、MFD4(四檔式)四种虽然各种送纱方法不同,但是都为保证一致的送纱速度而设计的图四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IRO(爱尔罗)条带式送纱装置。
IRO(爱尔罗)条带式送纱装置安装在条带与送纱导轮的中间,由传动轴带动它与条带以同一速度转动,从而保持各给纱口相同的送纱量所以各给纱口吃纱量极端变动的编织物或自动换纱装置使用时,是不能使用它来送纱的此装置的构造比较简单,大的区分有2个部分 传动中心轴与织机同步转动,并通过条带带动各储纱器,从而使导纱轮稳定的向导纱器定长送纱送纱铝盘的滑块由12块组成,它的上盖部有螺旋槽,下盖部的盘为放射式槽,当欲调动铝盘的直径(改变送纱量)时,可松开盘上部的锁母,然后转动上盖盘,盘内的滑块即可沿各自的径向移动,从而变化它的直径,达到改变送纱量的目的如果想大范围的改变送纱量时,可调换齿轮箱内的齿轮来达到要求 一般说来,条带分为2层,(2段)特殊组织编织时,3~4层条可以使用‧当然如果改为4段式时,送纱铝盘也要四个本装置为储藏式送纱,所以又称为储纱器纱线以一定圈数绕在送纱轮上,齿形带带动送纱轮传动,致使送纱轮的转量与给纱量相同方法送纱它的传动方法与IRO方式相同,由送纱铝盘传动条带,条带上的牙与导纱轮的齿相咬合而使送纱轮转动,而且每一个导纱轮上装二个档,多的有3~4档,可以简单的变化成3~4种类的送纱速度。
此装置的特长及动作与IRO大约相同,比IRO更优越性为更标准的送纱由于此装置本身是有上下自停功能,所以省掉了顶部的自停器,由于导纱轮上缠绕有圈纱线(通常应绕15~20圈),所以即使上部断纱了,所储纱的圈数也足能保证自停器制停织机所需的时间差,不致使织物织疵,IRO方式由于没有储纱,断纱后经常导致织物脱落,所以MPF、IPF的生产效率与减少织疵方面都优于IRO方式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织机的转速提高,此种送纱装置吸引了很多厂家的采用,但由于纱线储在轮上,很容易产生沾上飞花,所以使用此装置时最好与主风扇一齐使用为理想 纱线张力的调整:全部给纱口纱长保持一致,误差在±1%以上时,请使用张力表开动织机调节各给纱口的给纱量可以自由选择纱的张力从条带送出的纱长和吃纱量的差值,张力大都可从弯纱三角进行正确的调节,可根据需要从1g到15g间自由选择,各给纱口的张力差都应控制在1g以内 改变机速亦能保持一样的张力,但是需要有缓冲三角,以保证针踵通过时有适当的间隙虽然各纱线的张力有些变化,但在一定程度内由于自力作用可将这些变化消化掉,对于织物品质的影响不大,即使张力在相当范围内变化,其与没有送纱装置的织机相比,对织物品质的影响也是很少的,所以即使所用的筒纱缠绕状态不良也能正常使用来织布。
1.3 编织部分 织编部分是圆机的心脏所在,主要是由喂纱嘴、织针、沉降片、三角、针筒组成理论上经过编织部零件的一些组合和调整即可达到改换机种、编织不同织物组织的目的1)喂纱嘴 喂纱嘴,顾名思义就是进行纱线供给的装置,它有导纱器、系道、钢棱等不同的叫法,其实喂纱嘴在向织针供纱的同时,还起着以下重要的作用: 当织针上升运动时,线圈将针舌打开,在织针再一次吃纱的过程中,针舌是松弛状态的,此时如果针舌关闭,就无法吃到新纱所以喂纱嘴的另一主要作用是使打开的针舌不会闭合,而能将半打开的针舌全部打开1.2 送纱装置 对于现代的圆机来说,没有送纱装置是不能想象的,特别对于无提花的平针组织来说尤其如此即使机械的所有零部件全部精良,如果没有优秀的送纱装置也是得不到好的针织布的,因为: (1) 送纱装置保证了进纱量和张力的均匀,可使编织布的线圈在大小和形状上保持一致,从而得到平整美观的编织布 (2) 送纱装置保持着较低的纱线张力,从而使漏针减少,织疵减少 (3) 送纱装置在机器高速运转时仍保持均匀的送纱张力,使织疵和针耗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1.3 送纱装置一般来说为三种类:积极式、半积极式、消极式。
积极式送纱装置:分为IRO(爱尔罗)式、MPF(储纱式)、IPF(孔带式)、MFD4(四檔式)四种虽然各种送纱方法不同,但是都为保证一致的送纱速度而设计的图四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IRO(爱尔罗)条带式送纱装置 IRO(爱尔罗)条带式送纱装置安装在条带与送纱导轮的中间,由传动轴带动它与条带以同一速度转动,从而保持各给纱口相同的送纱量所以各给纱口吃纱量极端变动的编织物或自动换纱装置使用时,是不能使用它来送纱的此装置的构造比较简单,大的区分有2个部分 传动中心轴与织机同步转动,并通过条带带动各储纱器,从而使导纱轮稳定的向导纱器定长送纱送纱铝盘的滑块由12块组成,它的上盖部有螺旋槽,下盖部的盘为放射式槽,当欲调动铝盘的直径(改变送纱量)时,可松开盘上部的锁母,然后转动上盖盘,盘内的滑块即可沿各自的径向移动,从而变化它的直径,达到改变送纱量的目的如果想大范围的改变送纱量时,可调换齿轮箱内的齿轮来达到要求 一般说来,条带分为2层,(2段)特殊组织编织时,3~4层条可以使用‧当然如果改为4段式时,送纱铝盘也要四个本装置为储藏式送纱,所以又称为储纱器纱线以一定圈数绕在送纱轮上,齿形带带动送纱轮传动,致使送纱轮的转量与给纱量相同方法送纱。
它的传动方法与IRO方式相同,由送纱铝盘传动条带,条带上的牙与导纱轮的齿相咬合而使送纱轮转动,而且每一个导纱轮上装二个档,多的有3~4档,可以简单的变化成3~4种类的送纱速度 此装置的特长及动作与IRO大约相同,比IRO更优越性为更标准的送纱由于此装置本身是有上下自停功能,所以省掉了顶部的自停器,由于导纱轮上缠绕有圈纱线(通常应绕15~20圈),所以即使上部断纱了,所储纱的圈数也足能保证自停器制停织机所需的时间差,不致使织物织疵,IRO方式由于没有储纱,断纱后经常导致织物脱落,所以MPF、IPF的生产效率与减少织疵方面都优于IRO方式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织机的转速提高,此种送纱装置吸引了很多厂家的采用,但由于纱线储在轮上,很容易产生沾上飞花,所以使用此装置时最好与主风扇一齐使用为理想 纱线张力的调整:全部给纱口纱长保持一致,误差在±1%以上时,请使用张力表开动织机调节各给纱口的给纱量可以自由选择纱的张力从条带送出的纱长和吃纱量的差值,张力大都可从弯纱三角进行正确的调节,可根据需要从1g到15g间自由选择,各给纱口的张力差都应控制在1g以内 改变机速亦能保持一样的张力,但是需要有缓冲三角,以保证针踵通过时有适当的间隙。
虽然各纱线的张力有些变化,但在一定程度内由于自力作用可将这些变化消化掉,对于织物品质的影响不大,即使张力在相当范围内变化,其与没有送纱装置的织机相比,对织物品质的影响也是很少的,所以即使所用的筒纱缠绕状态不良也能正常使用来织布 1.3 编织部分 织编部分是圆机的心脏所在,主要是由喂纱嘴、织针、沉降片、三角、针筒组成理论上经过编织部零件的一些组合和调整即可达到改换机种、编织不同织物组织的目的1)喂纱嘴 喂纱嘴,顾名思义就是进行纱线供给的装置,它有导纱器、系道、钢棱等不同的叫法,其实喂纱嘴在向织针供纱的同时,还起着以下重要的作用: 当织针上升运动时,线圈将针舌打开,在织针再一次吃纱的过程中,针舌是松弛状态的,此时如果针舌关闭,就无法吃到新纱所以喂纱嘴的另一主要作用是使打开的针舌不会闭合,而能将半打开的针舌全部打开1.4 卷取部分 这个部分是为了将编织布无皱纹地平整卷起而设计的由卷取装置和出幅装置组成 (1)卷取装置 它的作用是将编织布卷装起来,为了得到高品质的织物,该装置还必须有适当的卷取张力和保持恒定的张力,结合给纱口数(实际织布模数)、织物密度及每转产量的不同,此装置还应具备便捷的调速机构。
2)出幅装置 出幅器装在卷取轴的上方,可将筒状织物无皱纹地变成平面传给卷取装置在卷取过程中,织物中间与两侧的张力是不同的,出幅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织物送到卷取轴时无折皱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二)——大圆机的技术标准1.技术标准:以下项目使用百分表或千分尺来检验1)上针盘自平度:标准≦0.05mm(2)上针盘自圆度:标准≦0.05mm(3)下针筒自平度:标准≦0.05mm(4)下针筒自圆度:标准≦0.05mm(5)上针盘、下针筒同圆度:标准≦0.05mm(6)上针盘、下针筒同平度:标准≦0.05mm(7)上盘三角与针筒的间隙 0.15mm-0.20mm(8)下圈三角与针筒的间隙 0.15mm-0.20mm2.初级调整 为了更加安全高效地使用机器,新机器在使用前应先做以下检查和初级调整:(1)电机驱动检查 接上电源后,请务必立即检查电机的驱动方向,若电机驱动方向与电机壳表面上标签所示方向不同时,则必须立即断开电源,更改电机的接线方式(在电机接线盒中将三相中的两相对调即可)2)电机传动皮带的检查与调整 开机工作前,请检查电机传动皮带的张力。
检查方法:在皮带中段施加1-1.8kg的压力,此时皮带的直线变形不应大于3.5mm太松或太紧都应立即调整直至达到要求为止调整方法:松开电机座固定螺钉,向外或向内移动电机,调到张力达到要求后锁紧螺钉即可 注意:最初运转三天后,应对传动皮带复查一次,以后应每隔三个月做一次检查 (3)吹尘系统的调整 吹尘系统的风扇应做好具体的调整,使风扇处于最佳位置,以便可以吹到进纱部位的每个角落4)送纱传动系统的调整A、送纱铝盘的微调 调整送纱铝盘的直径,可以起到微调传动速比,改变进纱量的作用,调整方法如下: 首先用扳手工具松开送纱铝盘顶部的圆螺母将上部面盖往“+”方向旋转时,铝盘内部的12个滑块将向外扩张,使轮体的直径增加,从而加大了进纱量;反之,往“—”方向旋转,滑块向内收缩,轮径缩小,进纱量也就减少了注意,面盖旋转过程中,应用力按紧保持其平行,否则,滑块可能会从槽内掉出送纱铝盘可调直径范围是:70mm-200mm铝盘调整后,重新锁紧圆螺母送纱铝盘做好微调整后,应对送纱传动皮带做好张力调整B、送纱传动皮带的张力调整 若是传动皮带太松,储纱器会打滑停转,影响进纱,所以开机前应对送纱传动皮带做如下调整:松开滚轮固定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