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研究生入学-经济学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附答案解析)1. 问答题: 请结合“免费乘车者问题”说明:(1)为什么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会低于其最优数量2)“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有何联系与区别?答案: 本题解析:(1)“免费乘车”又称“搭便车”,是指个人不愿出资负担公共物品生产的成本,而依靠别人生产公共物品以便自己不花费任何代价地消费由于“免费乘车者问题”的存在,依靠市场机制解决公共物品的生产往往导致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数量远远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公共物品是指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为零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消费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费用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即“免费乘车”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生产者提供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2)“囚徒困境”描述的是无法相互协调的个人之间出于自身理性的考虑所进行的选择往往不符合双方(或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一两难处境。
①“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的联系 “免费乘车者问题”是“囚徒困境”在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的运用囚徒困境”运用到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表明尽管提供公共物品会给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理性的个人还是会选择不提供公共物品,从而造成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数量低于其最优数量 ②“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公共物品的提供并非都是“囚犯困境”的问题,利他主义和动态博弈的存在意味着公共物品合作提供的可能性;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同样可以在自发情况下解决一部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2. 问答题: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凸出?答案: 本题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最优产出组合中,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另一种产出的减少: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是因为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3. 问答题:金融危机、货币宽松与经济增长(请阅读下面关于美国量化宽松的描述并简要回答问题,要求简明指出要点不相关的回答不得分,冗余的回答倒扣分,字迹潦草不得分本题共35分,每小题7分)。
2007年中,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金融市场波动增加,风险增大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力图阻止经济产生更大波动,稳定增长和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先是把联邦基金利率从2007年7月的5. 25%,下降到2008年12月的几乎为零,一年半的时间内下调了超过5个百分点然后先后在2008年11月、2010年11月、2012年9月推出三轮量化宽松的政策,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机构债、资产抵押债券,向市场注入资金 根据你的货币政策知识,简要描述降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区别2011年9月,美联储推出了扭曲操作,出售4 000亿美元中短期国债,购人相同数量的中长期国债美联储进行这样的操作的预期效果是什么?根据《联邦储备法案》,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适中的长期利率”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快速上升而且居高不下,从2007年5月的4. 4%上升到2009年10月的10%,后来缓慢下降,但是迄今一直保持在7.2%以上,远远高于6.5%以下的政策目标,而且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一直不高因此,美联储一直没有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答案: 本题解析:自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着缓慢态势,整体就业市场持续疲软, 失业率居高不下,随着能源和部分商品价格从高位回落,通货膨胀有所抑制,长期通胀预期也保 持稳定。
因此,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复苏,美国多次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样做的预期效 果是: 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增加货币供给,提高通货膨胀率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失业率 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美国采取了“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适当提高通货膨胀率,以降低失 业率 ②出售4 000亿美元中短期国债,购人相同数量的中长期国债,实际上相当于延长了其持有的 4 000亿美元国债的期限,旨在压低长期利率,降低长期利率预期,从而刺激经济增长4. 问答题:帕累托改善答案: 本题解析: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善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善,可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5. 问答题:费雪效应答案: 本题解析:是指根据费雪方程i=r+π,通货膨胀率上升会导致名义利率上升同样数量6. 问答题:两家没有关联的上市公司A和B都从事锂矿的开采和销售,并进行古诺竞争一天,A公司发现了一个新的锂矿,若投产将大幅度降低其开采成本,当天A公司的股价大幅飙升。
请回答如下问题:(1)请按照古诺博弈的逻辑,试论述A公司发现新锂矿对B公司市场价值的长期影响2)当天B公司股价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你能否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给出解释答案: 本题解析:(1)根据古诺模型的逻辑竞争的结果是一个均衡解,有一个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在古诺模型中,两公司的产量是一样的,那么A公司成本下降导致A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故从长期来看,B公司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市场价值会下跌2)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当A公司的股价飙升时会向市场发射出锂矿行业前景非常好的信号,缺乏足够信息的市场参与者在接收到这种信号后会去选择购买B公司的股票,使得B公司股价上涨但随着市场信息越来越多,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以至于信息完全市场参与者充分消化市场上的信息,发现A公司股票上涨是由于其开发出成本优势,而不是整个行业普遍被看好之后,会抛售掉B公司的股票,从而使得B公司的股票价格回落7. 问答题:简要说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答案: 本题解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依据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不同看法分为两派,即所谓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以卢卡斯为代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普雷斯科特为代表货币经济周期学派由于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些缺陷,在实践上又缺乏经验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这一理论便逐渐失去了支持者事实上,自80年代以来,以梭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学者们就已经把注意力转到实际因素方面来他们试图用实际因素解释宏观经济波动这些理论统称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为经济波动之源是技术冲击,分析了波动传导以及货币与产出的关系 (1)技术变革是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中多产生的实际收入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技术变动能够引起产出、消费、投资及就业等实际变量的波动各种实际因素对经济的冲击可分为暂时冲击和持久冲击又由于技术冲击对经济产生的效用最持久,因此技术变动是经济周期性变动的基础 (2)波动的传导经济的周期性变动是经济中所有部门共同变动的综合体现整个经济应该存在一个传导机制,他通常发生在某一个特定部门内,被称为部门性波动源,然后这个部门的技术变化能够传导到整个经济中去。
(3)货币与实际变量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即使在短期内货币也是中性的名义货币量的变化不能引起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的变化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宏观经济受到的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中,最常见和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冲击8. 问答题:我国一些城市生活和生产的用电激增,导致用电紧张,电力供给不足请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缓解或消除这一现象,并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什么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会产生什么影响? (3)这种措施对消费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政府又可以做些什么?答案: 本题解析:(1)政府可以提高电价来缓解用电紧张这一措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 (2)这一措施使得人们节约用电,将有限的电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提高用电效率,促进电的合理配置长期中还会促使更多的生产资源转移到电力行业,增加电力供给,同时还可以扶植和鼓励新式发电 (3)这一措施会降低居民实际收入水平政府可以对居民进行补偿或转移性支付各种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是扩大生产规模产生的分工与专业化、管理费用的节省和专业化设备的使用引起的生产效率提高。
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工厂规模达到最佳状态,规模报酬处于不变阶段之后,生产规模过大引起的低效率开始发生作用,出现规模报酬递减9. 问答题: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答案: 本题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10. 问答题:请说明决定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因素答案: 本题解析:决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因素: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厂商在长期产量不断增加且规模不断扩大的调整过程中,将首先经历规模经济阶段,然后实现适度规模,最后进入规模不经济阶段.在规模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减少,即LAC曲线下降;在实现适度规模时,长期平均成本降到最低,即LAC曲线达到最低点;在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即LAC曲线上升所以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规律,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形状呈现U形特征,即先下降后上升 决定长期平均成本位置的因素: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条件得到改善,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则称为外在经济;相反,如果企业所依赖的外部条件恶化,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上升,则称为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变化,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位置当外在经济发生时,LAC曲线的位置下移:当外在不经济发生时,LAC曲线的位置上移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变化只影响LAC曲线的位置高低,不会影响LAC曲线的形状因为LAC曲线的形状取决于企业生产的内在技术特征,而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生产的外部因素变化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