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典重温(二)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0.79KB
约7页
文档ID:272217555
经典重温(二)_第1页
1/7

          经典重温(二)                    张吉霞[原文]8、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注释]“空谈误国”一词,来自于“清谈误国”该说法源于明末顾炎武先生的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司马政治的黑暗,许多文人士大夫以清谈、服药、饮酒等行为,消极反对司马家族[来自WwW.lw5U.com]的统治,当时的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遂有顾炎武“清谈误国”一说[原文]9、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注释]该语出自宋代政治家、诗人欧阳修,原文为:“大衍之数,《易》之缊乎?学者莫不尽心焉曰:“大衍,《易》之末也,何必尽心焉也《易》者,文王之作也,其书则六经也,其文则圣人之言也,其事则天地万物、君臣父子夫妇人伦之大端也大衍,筮占之一法耳,非文王之事也然则不足学乎?”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学《易》矣这是学生问欧阳修有关学习《易》之事,所谓的“大衍”是《易》的数术方面问题,用数术五十,取一以象天等,属于知识阶层所不耻之小术,所以说是《易》之末也但是,它也是文王所作,欧阳修的意思是说,占术是一种方法,并不是文王的事(文王是用它来正天地万物及人伦的),这是大端,所以,学《易》要学文王易的大,但是可以兼其小(占术),没有学其小(占术)而能达到大端的,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然后就知道怎么学《易》了。

对于《易经》,儒家的态度是“经国”,而非“占术”,因此,易学有大小之分[原文]10、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注释]这句话出自清朝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原文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意思是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就得从全局出发[原文]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释]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通常的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感悟,就可以当老师了说明复习的重要性[原文]12、春江水暖鸭先知[注释]这句诗来自宋朝政治家、散文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原文为: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来自wW]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原文]1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这首诗是清郑板桥所作,时在山东维县做七品小官[原文]14、家贫子读书[注释]这句话还有上句即“地瘦栽松柏”,宋代始流传的名句,传为宋人王大宝所为,但有争议不过,“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成为激励贫子上进读书的座右铭[原文]15、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注释]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原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是终极的,它自己取法于自己。

天人合一,是道家提出的,意思是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这个思想后来被各家所接受,成为主导中国人哲学思维的一种方式[原文]16、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注释]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原文]  1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注释]此句源于明末清初教育家、思想家朱柏庐,江苏人,其著《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全文如下: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乃句句真理,以此教子,必有余德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