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从福州方言说起一、从福州方言说起一、从福州方言说起•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前,会 讲普通话的福州人不多 • 外地来的“两个声”则多数 不会讲福州话我的母亲在 福州工作生活了55年,至今只 会讲一句福州话:“今旦暝晡囝 儿食什么?” • 还有的外地人很奇怪福州 人在乘坐公共汽车下车时 ,必须学两声狗叫,售票 员才让你下车 • 因为每次到站,售票员总 要用福州话问:“偶毛侬落 掐?”——“有没有人下车 ?”下车者总要用福州话回 答:“偶偶!”——“有有!”这在外地人听起来好像是学狗叫于 是每到下车时,跟着喊:“偶偶!”一、从福州方言说起• 可见两种人的语言是隔膜 的、不通的 • 30年后的今天相反,会讲 福州话的福州人不多了, 多的是讲一口不标准普通 话的福州人 • 散斗;赘闷;鸡气;去斋 ;上堂;落堂;细腻;细 细弟;西话婆;先生囝; 小边手一、从福州方言说起• 会讲福州话的“两个声”却 多了 • 不少退休老人学讲福州话 :“没瘤找鸡嗉挂 没事找事做) • 这样,福州人与“两个声” 的语言隔膜是打通了 • 可是会讲福州话的人越来 越少了,这种现象在福州 青少年和儿童中间尤其突 出 • 这是什么: 纸鹞;红蚁 ;蚂蝴、青该;老鸹;借 节;阿义。
• 邯郸学步典出《庄子·秋水》•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 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2005年10月26日,经中国 文联批准,授予邯郸市“中 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 该市产生成语典故达1500 条之多 • 如“胡服骑射”( 战国后期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之后成为中国军队中最 早的正规军装)、“邯郸学 步”、“完璧归赵”、“负荆 请罪”、“黄粱美梦”、“毛 遂自荐”、“歃血为盟”等胡服骑射你懂得福州话吗? • 古早——古早辰候 • 会八(白)——知道 • 会赴——来得及 • 八症(白井)——懂规矩 、识时务 • 癫脬——疯子 • 讲脬——吹牛 • 打单——踉跄 • 打单眩——头晕站不稳 打单横——横过来 • 搭幔——勾搭女性 • 搭落侬——丢人、丧失体 面福州话专家方炳桂先生将要消亡的福州话• 鼎筅 ——炊帚 • 鲎木希——鲎壳做的舀汤 、舀菜的勺 • 以上两种炊具已经消亡, 这两个方言名词跟着消亡 • 病泻——腹泻、拉肚子 • 病疳、病屎——生长发育 不良依哥野本事,依弟 野病屎 • 病吐泻——原指霍乱,后 常用于诅咒人不得好死。
将要消亡的福州话• 脚(骨交)囝——狗腿子 • 脚带——小脚女人裹脚布 • 脚桶——洗脚用的木盆、 洗衣服的大盆 • 白胶——松香 • 白面、白面哥、白面猴— —妓女 • 白面厝——妓院 • 白老鼠——原意指白老鼠 ,后形容一个人身无分文 上海福州路会乐里妓院一条弄你懂得福州话吗?• 惊死侬——吓死人 • 金龟——金飞 • 行时(泥)——时髦 • 老婿——老子,带有 侮辱对方的自称 • 垃渣——肮脏 • 巴郎鼓捶——蝌蚪惊死侬——吓死人你懂得福州话吗?• 股川、股川卑页—屁股 • 股川空——肛门 • 汉码——个子伊汉码野 悬高等于悬福州话多 用“悬”替代“高” • 坎爿仔(坎名累)——碎 瓦片 • “坎爿仔也中垫桌脚 • 楞蛏——调皮 • 儿囝(列央)——小孩清乾嘉年间里人何求著201回、 120万字《闽都别记》(福建人民 出版社1987年版),可见“股川” 之称网络上外地人音译的福州方言 •1、呀摸没(野无味)---很没面子 •2、颠趴(脬)---疯子 •3、拱趴(讲脬)--吹牛 •4、依姆--老太婆 •5、阿白——知道 6、卡溜—玩 •7、娘哦——小孩 •8、魔带野——没事 •9、慢(暝)——晚饭 •10、倒(昼)——午饭 •11、加(早)——早饭 •12、劲趴(真脬)———很会 吹牛 网络上外地人音译的福州方言• 13、卡拉掐(骨交踏车) ——自行车 • 14、女商压仲(汝生野俊 )—你长得很漂亮 • 15、些慢(食暝)——吃 晚饭 • 16、捞马——老婆 • 17、缓养绿(番囝薯)— —马铃薯(鸭、茄、婆) • 18、搭诺——茶叶 • 19、老货——老头 • 20、女现类虎究嫩啊—— 你是福州人吗 网络上外地人音译的福州方言•21、赛女供——还要你讲 •22、难闷——笨蛋 • 23、立套——太阳 •24、些大——喝茶 • 25、将馁——就是 • 26、磨罗塞(无乇使)——没 用处 •27、一叠——小弟 • 28、就类种碗——就是这样 •29、歪妹灾度糗仇捞哇——我 眼泪都笑出来了 •30、吗(提手旁加马)——抓 •吗药、吗茶囝、吗屎尿 •31、送爬——打架 •32、亚力蔼---好厉害二、古代汉语的“活化石”•福州方言属于闽东方言区。
福 州方言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 ,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 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在外地人听来,简直 不知所云所以凡到过福州的 外地人总是形容难懂的福州方 言像“鸟语”“鴃舌” •比如,福州人把父亲说成“郎罢” ,把母亲说成“郎奶”,把何人说 成“底侬”,把怎样说成“溪势”. ..... •外地人听起来自然像“鸭子听雷 公——半句不懂” 二、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由于历史上,福州人大多是我国北方移民的后裔 ,又由于福州建城2200年来长期处于偏僻的 东南一隅,远离国家政治文化的中心,语言交流 相对封闭、滞后,所以福州方言虽然融合了当地 的语言发音,也至今保留有许多中国北方古代汉 语的“活化石” • 福州人至今把锅叫“鼎”,把筷叫“箸”,把她叫“伊” ,把你叫“汝”,“把屋叫“厝”,把站叫“企”,把蛋叫 “卵”,把喝叫“啜”,吃早饭叫“食早”,吃午饭叫“食 昼”,吃晚饭叫“食暝”,把抽烟叫“食烟”,把喝酒 叫“食酒”, 把新娘叫“新妇”,把下车叫“落车”,把 下雨叫“掉雨”,把回家叫“转厝”,把洗脸叫“洗面” ,把洗脸毛巾叫“面布”,把厕所叫“粪间”谢谢:起动• 最典型的例子是福州人向 人道谢很少说“谢谢”,而 说“起动”,就是“有劳大驾” 的意思。
• 这是相当文雅而古老的敬 词 • 比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 的《红楼梦》《水浒传》 《西游记》《金瓶梅》《 儒林外史》《全元曲全集 》等都有关于“起动”的记 载《红楼梦》第62回《憨湘云醉眠芍 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 “(一群丫环)刚进来 时,探春,湘云,宝琴, 岫烟, 惜春也都来了 宝玉忙迎出来,笑说 :‘不敢起动,快预备好 茶’” • 这是贾宝玉生日那天 众女子来拜寿时,贾 宝玉说的话,使用了“ 起动”一词 《水浒传》第23回《王婆贪贿说风 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 “那妇人(潘金莲)道:‘ 归寿衣正要黄道日好,何 用别选日’王婆道:‘既是 娘子肯作成老身时,大胆 只是明日,起动娘子到寒 家则个’” • 这是王婆借口以做寿衣为 名,给西门庆与潘金莲偷 情牵线时向潘金莲说的一 段话,使用了“起动”一词 • 图为舒淇主演的潘金莲舒淇,原名林立慧童年时代 家境贫寒,1996年从台湾到 香港主演三级片走红 《西游记》第31回《猪八戒义激猴 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 “行者见玉帝如此发话 ,心中欢喜,朝上唱 个大喏,又向众神道 :‘列位,起动了’” • 这是孙悟空求助玉皇 大帝派众神缉拿住私 自下凡捣蛋的28星宿 中奎星,即奎木狼— —黄袍怪后,向列位 神仙表示感谢时说的 话,使用了“起动”一词 。
孙悟空,福州话怎么说?孙悟空• “搞龙王”,猴中王 • 猴使,旧指妓女的保 护神 • “主拔嘎”,猪八戒 • “东仍”,唐僧 • “沙仍”,沙僧 • “拔古将”,白骨精 • “干每势总款读?”《金瓶梅》第45回《应伯爵劝当铜 锣 李瓶儿解衣银姐》 •(吴银儿向李瓶儿的丫环迎春 )笑嘻嘻道:‘又起动姐往楼上 走一遭,明日我没甚么孝顺, 只是唱曲儿与姐姐听罢了’” •这是李瓶儿送衣服给吴银儿, 让丫环迎春去取时,吴银儿向 迎春说的客气话,也使用了“起 动”一词 •吴银儿是个能弹会唱、能说会 道的女人,年岁比一般妓女大 一些李瓶儿的老公花子虚生 前从来不在家里和李瓶儿睡, 一直都在妓院里和吴银儿睡 •而李瓶儿与吴银儿又都是西门 庆的玩物《金瓶梅》从西门庆的三个妾潘金莲、李 瓶儿、庞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1回《说楔 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 全书56回第1回里,知县 时仁十分欣赏画家王冕画 的“没骨花”,遂派人慕名 求见: • “差翟买办持个侍生帖子去 约王冕翟买办飞奔下乡 ,到秦老家,邀王冕过来 ,一五一十向他说了王 冕笑道:“却是起动头翁, 上覆县主老爷,说王冕乃 一介农夫,不敢求见;这 尊帖也不敢领。
• 王冕作为一介农夫,也使 用了文雅的“起动”一词王冕是诸暨人,元末明初著名文人画家:“吾 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 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杂剧《晋陶母剪发待宾》第三折 《范学士荐贤举善》 • 秀才陶侃请学士范逵赴家 宴范逵客气道: • “陶秀才,量某有何德能, 动劳生受陶侃忙说)不 敢!起动大人先生,贵脚 来踏贱地,请坐待小生 请家母与老先生相见母 亲,范老先生来了也 • 就连元杂剧中同样使用了“ 起动”一词 • 作者秦简夫(元大都,今 北京人,生卒年不详) 《红楼梦》第98回《苦绛珠魂归离 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 “(贾母)便与王夫人凤姐 商议道:‘起动是不怕的 用两乘小轿,叫人扶著,从 园里过去,应了回九的吉期 ,以后请姨妈过来安慰宝钗 ,咱们一心一意的调治宝玉 ,可不两全’王夫人答应 了,即刻预备 • 这是说贾宝玉和薛宝钗结 婚后贾宝玉因思念林黛玉 一病不起,无法“回九”— —在新娘结婚第九天必须 由新郎陪着回新娘娘家时 ,贾母说的话这里的“起 动”虽不是感谢之意,但也 出现了“起动”一词 使用“起动”一词频繁• 我们的祖先说话时使用“起动”一词是很频繁 的。
也可见福州方言里保留了许多古汉语 的“活化石” • 不仅福州方言如此,福建的闽南方言、莆 仙方言、闽中方言、闽西方言和闽北方言 等也大致如此 • 除了彼此方言发音天差地别,各地方言的 意思则都大同小异毕竟,闽人多是北方 移民的后裔 三、熟悉《福州熟语》• 福州评话保存很多福州俗 语、谚语、歇后语我至 今记得一段关于颂扬林则 徐禁烟、与洋鬼子作斗争 的评话,非常生动: • “(林则徐)今旦暝晡使胡 鳅煮粉干,大家食饱饱的 明旦早天蒙蒙光就起身 龙机架山城,对番仔准 准弄三下,看伊响不响马尾马限山公园旧炮台著名的福州评话艺人• 著名的福州评话、尺唱艺人很多,最早能知道姓 名的评话艺人是清代道光年间的阮红枣,他的儿 子阮庆庆开辟了福州评话的一个时代,阮庆庆自 小与父亲学讲评话,并且继承了父亲说讲武侠话 本粗犷、明快的风格 • 到了20世纪20-30年代,数陈春生、黄天天、黄 仲梅最为有名,一起并称为福州评话三杰 • 三杰传人为吴乐天、叶神童、苏宝福,他们各秉 师传,又都有所发展创造,叶神童说、唱、牌钹 并皆佳妙,而且以滑稽见长;苏宝福则以武书文 说,刻画细腻,幽默见长;吴乐天一贯自编自演 ,致力表现现代生活,说书风格别自一格。
著名的福州评话艺人• 三杰传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到80年代, 统领福州曲坛风骚其间还有陈润春和筱 细弟颇为著名,筱细弟当时是讲才子佳人 的筱细弟写了《林则徐公案》,由徒弟 黄天天传了这本评话 •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福州评话又有林 木林、陈如燕、毛钦铭、刘民辉、王秋怡 、陈贻潮、石启勇、方民忠、刘春燕等名 登青年演员龙虎榜,他们各自拥有一批书 迷,成为后起之秀 三、熟悉《福州熟语》• 方炳桂先生在1999年 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