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形象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为建立井然有序、和谐舒适的办公环境,严格办公纪律和规范员工行为,维护企业统一形象,并从内部每个细节开始打造 ** 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适用范围: ** 企业全体人员第二章 仪容仪表第三条 办公着装要求(一)冬季( 10 月 1 日- 次年 4 月 30 日)着装要求:1、男性员工着装要求:(1)在上班期间统一着臧青色、黑色西服套装和白色衬衣(有领) 2)领带颜色及佩带不作限制,若佩带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会务礼仪式样进行3)皮带:必须是与黑色西裤配套的标准皮带,颜色以黑色、棕黑色、深灰色为准4)皮鞋:为黑色、深灰色5)袜子:黑色、深蓝色或深灰色6)寒冷季节可着大衣或风衣,但里面的服装穿戴同上7)不得佩带耳环和鲜艳、庞大的首饰8)颈部可着围巾9)着西服时,里面之衬衣必须放入西裤内1、女性员工着装要求:(1)在上班期间统一着臧青色、黑色西服套装或套裙(长度在膝盖含至脚跟) ,白色衬衣2)皮鞋:为黑色、深灰色的高跟、中跟、平跟皮鞋3)袜子:应着肉色丝袜,袜头不得露出裙脚、裤脚,袜子裸露在外的部分不得有破洞4)可着大衣或风衣,但里面的服装同上。
5)不得佩带耳环和鲜艳、庞大的首饰6)头发盖过肩的应把头发扎起来,不允许披发7)颈部可着方巾和围巾8)腰间皮带不得过于宽大和鲜艳,不得佩带修饰含义较浓的类布、绳、皮带二)夏季( 5 月 1 日 -9 月 30 日)着装要求:1、男性员工着装要求:(1)在上班期间统一着臧青色、黑色西裤和白色衬衣(有领) ,衬衣下角必须放入西裤内2)领带:颜色及佩带不作限制,若佩带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会务礼仪式样佩带3)皮带:必须是与黑色西裤配套的标准皮带,颜色以黑色、棕黑色、深灰色为准4)皮鞋:黑色、深灰色正装及休闲皮鞋5)袜子:黑色、深蓝色或深灰色的袜子6)不允许佩带耳环和过于鲜艳、庞大的首饰2、女性员工着装要求:(1)在上班期间统一着臧青色、黑色西服套装或套裙(长度在膝盖含至脚跟) ,白色衬衣套黑色、臧青色、黑色齐膝(长度在膝盖含至脚跟)短裙不得着露脐装、不得着未超过膝盖之短裤或短裙2)皮鞋:黑色、深灰色的高跟、中跟、平跟皮鞋、凉鞋(露出的脚趾甲不得涂抹与肉色不同的色系色料)3)袜子:着肉色丝袜,袜头不得露出裙脚、裤脚,袜子裸露在外的部分不得有破洞4)首饰:不得佩带过于鲜艳、庞大的5)头发:头发盖过肩的应把头发扎起来,不允许披发。
6)颈部可着方巾和围巾7)腰间皮带不得过于宽大和鲜艳,不提倡佩带装饰含义较浓的修饰类布、绳、皮带三)其他规定:1、任何人不得着中山装、夹克之类服装,也不得上装西服,下装为其它色系和面料的裤子或裙子,不得着牛仔裤2、男员工不得着短裤(包括西装短裤)、背心或者赤膊进入工作、办公区域女员工不得着超短裙(即裙摆未盖过膝盖)或短裤或吊带裙3、男、女员工严禁穿拖鞋、胶鞋、布鞋、木鞋或木屐以及无后带的鞋子或其它规定以外的鞋类上岗(特殊时间如脚伤治疗期间经机构总经理批准即可) 4、服装应做到干净、整齐、笔挺,上装与下装衣服的颜色、质地应相同5、衬衣纽扣除第一颗领扣外可以不扣外,以下全部扣齐不得卷起袖子和裤脚(指超过所穿的袜子上缘)6、服装配饰除公司铭牌外不得显露个人物品,如纪念章、胸针、胸花等公司规定外的饰物工装衣袋内不得多装物品,以免显得鼓起7、衣物应经常换洗,不得有污迹,衣领、袖口等处不得有发黄、发灰、发黑等迹象8、所有员工(包括门店、分店员工)在上班时间内均须按以上要求着装9、有特殊着装规定的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如设计师着装) 10、特殊情况不按规定着装者,需经机构总经理批准总部各中心员工须经总部行政中心总监审核批准。
第四条 着装违规处理:一、对于未按要求着装者,按基层 10 分/ 次、中层 20 分/ 次、中高层 30 分/ 次、高层 40 分/次的标准予以处罚二、如下属未按要求着装,直接上级负连带管理责任,具体为:主管级(含)以下员工未按要求着装,按5 分 / 次 / 人的标准处罚其直接上级经理级员工未按要求着装,按10 分/ 次/ 人的标准处罚其直接上级高级经理(含)以上级员工未按要求着装,按20/ 次/ 人的标准处罚其直接上级第五条 工作牌佩带要求:一、所有员工在上班时间内必须无条件的佩带工作牌二、工作牌必须佩带在左胸心脏上方,不得佩带在其他任何地方穿风衣或大衣的员工应同样将工牌佩带在西服左胸心脏上方第六条 工作牌佩带违规处理一、未佩带工作牌或佩带不规范,则按基层 10 分/ 次、中层 15 分/ 次、中高层 20 分/ 次、高层 30 分/ 次的标准予以处罚二、如下属未按要求佩带工作牌,直接上级负连带管理责任,具体为:主管级(含)以下员工未按要求佩带工作牌,按 5 分 / 次 / 人的标准处罚其直接上级经理级员工未按要求佩带工作牌,按 10 分/ 次/ 人的标准处罚其直接上级高级经理(含)以上级员工未按要求佩带工作牌,按 15 分 / 次 / 人的标准处罚其直接上级。
第三章 办公礼仪第七条 个人形象一、头发:头发要保持干净整齐、无异味、无头屑和油腻男员工不得光头、烫发、染发,女员工长发不得散乱,不得留怪异的发型蓄留长发的男员工,请注意卫生和整齐二、指甲:指甲应经常修剪,保持清洁女性员工手、脚指甲油要求颜色与皮肤颜色相同或相近三、胡须:蓄留胡须的男员工,请注意卫生和时常整理四、口腔:保持口气清洁,工作期间尽量不吃有异味的食物五、化妆:女士化妆淡雅洁净,切忌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或同时使用 2 种以上的香水六、配饰物:饰物指手链、项链、耳环、胸针、领带夹、发饰等配戴饰物不能太抢眼、夸张七、特别说明:设计师的形象可职业化,按以上条款要求进行,但绝对不能影响公司形象第八条 站姿一、男士:基本站姿应双脚平行,大致与肩同宽,最好间距不超过一脚之宽身体正直,双肩稍向后展,头部抬起,双臂自然下垂,双手贴放于大腿两侧或双手交叉放于背后站立过久时,可以稍息,但双腿不可叉开过大或变换过于频繁二、女士:基本站姿应挺胸收颌,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叠放或相握于腹前或双手交叉放于背后,双腿基本并拢不宜叉开禁忌:随意扶、拉、倚、靠、趴、蹬、跨等姿势,双腿叉开过大或双脚随意乱动。
第九条 坐姿一、应保持上身挺直,把双腿平行放好,不得傲慢地把腿向前伸或后伸二、正式场合或有位尊者在座时,不应坐满座位,大体占据其三分之二的位子即可三、交谈时,不可身靠座位背部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离开坐席时应把椅子放回原来的位置,并摆放整齐第十条 通道行为一、上下楼梯时,应遵循右侧通行的原则,不得跑步上下楼梯,人多时不得拥挤二、在通道、走廊行走时,要放轻脚步应遵循右侧通行的原则,主动给客户和女性、孕妇、老人、残疾人让路三、公司内与同事相遇应相互问候礼或点头行礼表示致意,与公司领导相遇应停止行进行问候或点头行礼第十一条 出入房间出入房间时候,无论房门是否关闭,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入房间,无人时不得进入进入后,需要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进入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讲话,要稍等静侯,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也要把握机会而且要说:“对不起,打扰一下”第十二条 员工处理公务完毕或因故中断正在处理的事宜,应立即整理完毕与该项公务有关的文件 、档案、资料、草稿纸后,再开始第二项工作第十三条 未经允许,不得乱拿、乱翻他人物品借用的公用工具、用品书籍、报纸等,用后立即归还或放回原处。
第十四条 办公区域内行走要轻,不得跑动、嬉笑、打闹第十五条 礼仪一、接听来电1、来电必须在第二声铃响之后迅速接起,先主动报出公司或部门的名称,问候对方并自报单位、姓名并确认对方如“您好! ** 公司”、“请问有什么事?”、“请问您找谁?”若一时抽不出空来,铃响了四声以上,拿起应先向对方道歉“对不起,让您久等了”2、拿起首先问候,随即报出公司名称,例:“您好! ** 公司”3、未能听清对方讲话,应致歉,并请对方重复4、接听时,使用的人员应备好纸、笔、记录本等,以便记录5、通话完毕,等对方挂断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礼貌6、对方要通话的人不在时,应主动询问对方是否需要留言,如有需要,请详细记录并转送当事人如果对方要找的人就在旁边,“请稍等,我请他(她)接”如果对方要找的人在其他办公室“对不起,他(她)不在这个办公室,请稍等,我帮您找一下”若办公室距离较远,“麻烦您打另一个 XXX或“不好意思,他(她)现在在开会,请问我可以帮您吗?”,或“对不起, XX先生(女士 / 小姐)现在不在,如有什么事能否替您转告或留言?”,如果需要留言应清晰地记好姓名、单位、回电号码和留言内容7、对方打错,要礼貌的解释:“对不起,您打错了”。
或向对方提出可供选择的建议8、对不知名的,自己不能处理时,可坦白告诉对方,并马上将交给能够处理的人在转交前,应先把对方所谈内容简明扼要告诉接收人二、拨打:1、打前要清楚自己的目的,事情较多应有提纲,通话时应询问对方是否有时间或是否方便2、拨通后问候对方、并告知自己的单位(部门)、姓名如“您好!我是 ** 公司 XX部、麻烦你帮我找一下××先生(女士 / 小姐),好吗?”如果你要找的人不在,你应该把联系号码告诉给对方接的人,方便的时候请要找的人回电,或者自己在适当的时间再打3、拨错号码时:“对不起,我拨错了号码”三、处理投诉:1、态度始终要平和,注意倾听对方陈诉,并做好记录,尽量不要打断对方2、适时得体地向对方表示必要的歉意、同情、关注和理解3、澄清事实,抓住重点,询问对方要求,作好解释、引导工作,增强对方信任感4、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对未经核实的问题,不要贸然作出答复,要为问题的解决留有余地四、接、打要求:1、接听、拨打,声音应清晰、悦耳,请尽量使用普通话2、通话时姿态要端正,态度和善、语言文明、语速适中、语气亲切、要有微笑的心态3、通话时注意倾听,不能随意打断他人,不能吃东西、喝饮料。
通话应简洁明了4、通话中应经常使用对方称呼(姓氏、职位等) ,并及时回应对方(例如简洁的重复对方的话,表示积极的倾听等)5、要保持心态的良好,不冲动、不任性、不急燥、不情绪化,面对刁难和异议要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