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三)

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50KB
约6页
文档ID:187609501
如何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三)_第1页
1/6

如何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丰收,不仅关系到种植户的种植效益,也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要想获得小麦丰产,涉及到很多方面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那就是要使麦田里长成麦穗植株的数量科学合理如果植株数量过多,不仅容易倒伏减产,还容易田间郁闭导致病害;如果植株数量过少的话,则不利于丰产要想实现小麦丰产,除了田间基本苗数量要科学合理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促使小麦主茎多分蘖,多成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提高分蘖数量和成穗率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级字幕:小麦分蘖成穗规律 分蘖,俗称分杈,是从小麦叶腋中由芽长成的分枝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中,有两次分蘖盛期第一次分蘖盛期在冬前,分蘖数量能占总分蘖数量70%-80%左右第二次分蘖盛期在第二年小麦返青至起身这段时间内,分蘖数量能占总分蘖数量的20%-30%左右小麦分蘖是由下至上依次逐个长出来的小麦主茎长出第四片叶时,主茎第一叶片的叶腋部位就会长出第一个分蘖;当小麦主茎长出第五叶片时,第二叶片叶腋部位开始长出第二个分蘖;当主茎长出第六片叶时,第三叶片叶腋部位开始长出第三个分蘖,同时第一分蘖开始长出第一个二级孽,以此类推。

当然,这种样的分蘖情况只是理论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到气候、栽培技术等条件的影响,并不一定每个叶腋部位都能够长出分蘖小麦的分蘖,有的能够长出麦穗,从而为产量做出贡献,这样的分蘖叫做有效孽;有的分蘖会逐渐枯萎,并不能长出麦穗,这样的分蘖叫做无效蘖能够长成麦穗的有效孽与分蘖总数量的比值就叫做成穗率一般情况下,小麦在越冬前的分蘖成穗率比较高;而第二年春季的分蘖成穗率往往比较低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小麦分蘖的成穗率能够达到50%—60%以上但很多情况下,由于栽培不科学,成穗率却只在30%-40%左右,甚至只有20%左右所以呀,如何采取措施,促使小麦形成冬前壮苗,进行分蘖,并形成壮蘖,十分重要在黄淮海冬小麦主要种植区,一般在冬前每株小麦能够长出6-7片叶,并能够长出2-3个分蘖,就基本达到冬前壮苗的标准了,这样的苗情是利于小麦丰产的如何才能够提高冬小麦的分蘖数量和成穗率,从而获得小麦的丰产呢 一级字幕 分蘖成穗率低原因 一级字幕:选择分蘖力强的品种 首先要选择分蘖力比较强的品种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分蘖力强弱也不尽相同有对比试验表明,冬性小麦品种一般分蘖力比较强,而春性品种分蘖能力往往比较弱。

农民朋友,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科学的选择品种以河北中南部麦区为例,可以选择邯617 2、邯麦13等品种 一级字幕:科学造墒施底肥提高分蘖在小麦越冬前,如果土壤中水分不足,或者是土壤中氮肥和磷肥的用量不科学,都会对小麦冬前分蘖造成影响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这个范围内的条件下,最适宜小麦分蘖建议农民朋友在播种前,要浇水造墒,并在适宜的墒情条件下进行播种对于一般地块,在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80%的条件下进行播种,就能够满足小麦冬前分蘖的需要了如何判断土壤相对含水量是否达到80%了呢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简便的测定方法,可以用手抓把土,如果稍微用力能够攥成团,站立松手后,土团落地能够散开就可以了充足的氮、磷营养元素供应和合理的氮磷比例搭配,也能够促进小麦的分蘖有试验结果表明,每生产100公斤小麦大约需吸收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0.5公斤,建议农民朋友施用小麦底肥的氮磷比例为1: 1.1~1.5不同地块,地力条件也不尽相同建议农民朋友可以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测土配方所谓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通过一些专业的测定方法,来确定的氮、磷及其他元素等的施用数量的方法。

一级字幕:合理确定播期促进分蘖 合理的确定播种时期,对提高小麦分蘖,并形成冬前壮蘖,从而提高成穗率也十分关键播种过早,常常会导致麦苗旺长,过度的消耗养分,不仅不利于分蘖,也不利于安全越冬播种过晚,常常会由于积温不够,麦苗叶数少,导致分蘖减少小麦出苗后直至越冬前,每长出一片叶需要70-80摄氏度的累计温度,如果按照麦苗主茎能够长出7片叶,0摄氏度以上的累计温度要达到490-565摄氏度另外呀,最适宜小麦分蘖的气温为13-18摄氏度当气温在2-4摄氏度时,分蘖就会非常缓慢;低于2摄氏度时就会停止分蘖当气温高于18摄氏度时,分蘖同样也会受到抑制所以,要根据小麦分蘖需要的累计温度和气温条件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播种时期,从而保证小麦长成冬前壮苗,并促进小麦分蘖以河北中南部为例,一般掌握在每年的10月5日前后播种就可以了 一级字幕合理确定播种深度促进分蘖科学合理的播种深度,对提高小麦分蘖也十分重要如果播种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对小麦分蘖造成影响如果播种深度过浅,当分蘖节入土小于2厘米时,小麦不仅在冬前很难进行分蘖,而且还容易导致在越冬期间分蘖节干枯,影响第二年春季分蘖。

如果播种深度过深,就会造成小麦根茎过度延长,消耗大量养分,这样的麦苗往往长势比较弱,也不利于小麦分蘖,及时分蘖也不利于长成壮蘖,进而影响成穗有试验结果表明,当播种深度达到5厘米时,分蘖就会受到影响;当播种深度超过7厘米时,就很难分蘖或者分蘖很少一般来讲,冬小麦的播种深度要掌握在4-5厘米,这样的播种深度,不仅利于麦苗生长、分蘖,而且还容易长成壮蘖,进而提高成穗率 一级字幕: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促进分蘖 播种密度也是影响小麦分蘖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播种密度过小,基本苗过少,不利于丰产如果播种密度过大,就会造成植株拥挤,争光旺长,不利于提高分蘖利于小麦高产的亩穗数一般是每亩45万岁哦左右这就要求每亩基本苗数量要达到20万株左右,这样的密度既能够利于分蘖,又利于成穗丰产一般情况下,每亩用种量达到12公斤左右就可以了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大小略有差异,建议种植户根据所选择的品种,咨询相关技术人员另外,在播种时要及时检查播种机,防治出现堵塞,造成播种不均匀,出现麦苗丛生的现象,进而影响分蘖 一级字幕调节两级分化促进成穗小麦的分蘖,具有两级分化的特性两级分化主要在起身到拔节和拔节到抽穗前后这两个时期出现。

在这两个时期内,一般主茎和健壮的分蘖就会长出麦穗,而一些比较小的分蘖或者是中等分蘖往往表现出了两级分化的特性所谓两级分户,也就是说,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这些小的或中等的分蘖成穗的比例就会提高;但是如果水肥条件比较差,往往这些分蘖就会大量死亡,成穗的比例就会降低所以呀,在生产上一定要注重培育冬前壮苗,从而利于形成壮蘖对于冬前长出的一些中等,或者是比较弱小的分蘖,可以利用分蘖两极分化的特性,进行调控,从而提高成穗率一般情况下,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要及时进行浇水,对于地力条件中等或比较差的,还要进行追肥在拔节期浇水的同时,对于中等偏上费力的地块,可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对于中等偏下肥力的地块,可以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从而促进小孽或中等蘖的生长,提高成穗率另外呀,由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播种比较晚,或者是越冬期间遇到严重的冻害,导致部分分蘖死亡的情况下,就要通过浇水、追肥等措施,促进小麦在春季分蘖,并利用两级分化的特性,促进成穗了对于这样的麦田,可以在起身期、拔节期浇水的同时,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从而促进小麦春季分蘖,并促使分蘖快速生长,提高成穗率 分蘖是小麦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和保证期正常繁殖后代的一种分枝性能。

在种植小麦过程中,我们只有掌握了小麦分蘖的规律,通过科学的选种,科学的栽培,就能够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的比例,从而为小麦丰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 6 页 共 6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