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黄丹镇罗岩煤矿沐川县黄丹镇罗岩煤矿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自评评报报告告矿井设计能力:矿井设计能力:9 万吨万吨/年年业业主:主:矿矿长:长: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二二○○一一年四月十日一一年四月十日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一、概况罗岩煤矿调整后的范围位于沐川县城 328°方向, 平距约 35Km,行政区划属沐川县黄丹镇管辖,矿山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东经 103°44′11″,北纬 29°11′00″面积约 3.4034Km2矿山属私营企业,行政区划属沐川县黄丹镇所辖矿井北部为四和煤厂和胡湾煤矿,南部为宇业煤矿,矿井间均留设有 100m 以上矿井安全煤柱因此,本矿无矿权纠纷矿井依法取得了:采矿许可证(证号:5100000420999) 、有效期 2004 年 11 月至2009 年 11 月;生产规模 3 万吨/年 (新证在申请办理中)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205111124021) 、有效期 2009 年 11 月、核定生产能力 3 万吨/年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川 MK 安许可证字[2006]5111291098B) 、 (安全生产许可证于 2009 年 3 月 21 日到期、现正在申请延续中) 。
矿长资格证: 矿长:袁建辉: (证号:煤 08151000100483(2008年 4 月至 2011 年 4 月) 矿长安全资格证: (证号:煤 08151000100483(2008 年 4 月至2011 年 4 月) 营业执照(证号:511100000017272) ,证照齐全矿现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 14 名,科室 5 个,队级 4 个,班组 10个,有瓦斯监控室 1 个,调度室 1 个在籍职工 238 人, 其中: 管理人员 8 人, 工程技术人员 12 人 (初级 10 人,中级 2 人)特殊工种人员配备(计 47 人):安全员 5 名,瓦检员 10 名,绞车工 7 名,监测监控员 4 名,测风、测尘工 1 名,电钳工 6 名,井下爆破工 6 人,主扇风机操作工 3 人,信号把钩工 5人矿井设矿长 1 人,技术负责人 1 人,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各1 人,副总工程师 3 人,专职安监员 6 人,设置有综合办公室,总工办,安监科,通风科,调度室,采煤队,掘进队,运输队,机电队,巷修队成立了党支部,工会组织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煤矿安全管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成立了以业主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制定有较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各工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各项措施齐全;建立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安全奖惩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事故汇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等用以规范、指导矿井安全生产目前有回采工作面 1 台,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工作面采用YBC-30 截煤机掏槽,ZMS12 型湿式煤电钻打眼,放压炮落煤,采用1 台 SGB420/22 型刮板输送机输送至 3202 运输巷经 1 台 SGZ-420/22型转载机转载至 SPJ-650X 型带式输送机输送至煤仓,由人工装入矿车矿井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通风机型号选取 FBCZ-4-№16×2×75KW 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一备一用,负压 410Pa,总进风1965m³/min,总回风 2107m³/min二、矿井区域地质情况区内出露地层单一,全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及少量第四系地层,简述如下:1)、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为一套内陆山前盆地沉积的河流——湖泊——沼泽相沉积地层,由 3—4 个沉积旋回组成依照《四川省晚三叠世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地层对比划分六个段,但罗岩煤矿范围内仅出露第二段~第五段。
1)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厚度 130~155m岩性:顶部为深灰色薄层状砂质粘土岩夹浅灰色粉砂岩和细砂岩,含较多煤线,区域上含 K8、K7、K6煤层,但矿山均以煤线产出不可采中上部为灰~浅灰色细粉砂岩夹浅灰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和深灰色薄层状砂质粘土岩,含炭屑及植物化石碎片中下部为深灰色薄层状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夹灰——浅灰色细粉砂岩,含煤线及岩屑区域上含 K5、K4煤层,但矿山均以煤线产出不可采底部为深灰色薄层状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夹浅灰色粉砂岩,含区内较稳定可采的 K3煤层,K3煤层纯煤厚 0.33~0.38m,平均厚度0.35m,煤层总厚度为 0.33~0.52m(煤层顶板一般具有一层厚 0.03~0.05m 炭质粘土岩伪,底板也有一层厚 0.03~0.06m 的炭质粘土岩) ,矿井一带区现实际揭露的煤层情况为:纯煤厚度 0.38m 左右,煤层总厚度平均 0.48m(伪顶和伪顶总厚平均 0.1m 左右,不可剔除)左右2)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厚 85~95m岩性单一,以浅灰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夹浅灰色粉砂岩和深灰色砂质粘土岩3)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4)厚 80~85m上部以深灰色薄层状砂质粘土岩为主,夹浅灰色粉砂岩,含炭屑及植物化石碎片。
中部以浅灰色细粉砂岩为主,夹浅灰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和深灰色砂质粘土岩下部为深灰色砂质粘土岩夹浅灰色细粉砂岩,含炭屑,局部含细煤线4)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出露不全,厚度大于 60m上部以深灰色砂质粘土岩为主,含煤线及炭屑中上部以浅灰色细粉砂岩,夹浅灰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下部以深灰色砂质粘土岩为主,夹浅灰色粉砂岩,含煤线及炭屑底部为浅灰色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2)、第四系(Q4)主要分布于黄丹镇及马边河沿线,以冲洪积堆积为主,次为残坡积堆积,前者以冲洪积扇,阶地地貌分布,厚 5~10m,岩性为碎石砂土和砂砾石层后者以残积为主,厚 0~3m,岩性为含碎石砂土层和腐植土层三、地质储量根据乐山市佰瑞德地质矿产应用研究有限公司编制的《四川省沐川县黄丹井田罗岩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定,截止 2008 年 7 月底,矿井 K3煤层保有资源储量为[(122b)+(333)]为 978kt,其中(122b)630kt,(333)348kt经过初步设计计算, 矿井可采储量为 738.53kt 矿井服务年限为 6.2a四、开采现状矿井采用斜井开拓,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有 3 个,全矿划为二个水平,+350m、+320m 水平,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开采,井巷内破碎地段用混凝土预制件砌拱碹支护,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
矿井投产时布置一个带区,为+320m 水平的一带区,开采 K3煤层,带区走向长度平均 975m,倾向宽约 200~550m采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沿煤层倾向布置在煤层中,均采用梯形断面,采用钢棚和锚网支护,采面运输巷与水平运输大巷通过斜巷联络,采面回风巷直接和回风大巷连通,从而形成回采工作面主斜井和行人斜井为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回采工作面采用“W”型通风, 各掘进工作面选用 FBD-2-№5/2×5.5 型局部通风机, 全风压2900~340、风量 90~240m3/min,选用φ=5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满足掘进通风要求地面消防用水贮存于工业场地 300m3生产高位水池(池底标高+455m),利用重力自流供水井下采用湿式打眼、喷雾洒水、水炮泥、通风排尘、冲洗煤帮、巷道冲洗和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矿井按规定配置了通风安全检测检验仪器等,制定了瓦斯防治措施在井上、下设置了消防材料库,按要求配备了消防器材井下机电硐室采用阻燃性材料支护, 硐室内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沙箱、沙袋等灭火器材;井下设有完善的消防洒水系统矿井系斜井开拓,在主斜井、回风斜井和行人斜井设置了截水沟和排水沟井下采用二级排水。
按当地公安部门要求,矿井在地面设置爆破材料库(不设置井下爆破材料库) 矿井瓦斯等级1、根据乐市经[2008]388 号《关于沐川县 2008 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0.5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 8.12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 0.33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 5.15m3/t,属低瓦斯矿井矿井未进行瓦斯压力等参数测定,根据矿井瓦斯预测,矿井瓦斯风化带深度 30.0m,瓦斯涌出量梯度 6.0m/m3·t但随矿井开采深度增加,瓦斯涌出量也会相应增大2、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本矿井与周边开采相同煤层的矿井均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也无其他有毒、有害气体3、煤的自燃倾向性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出具的检测报告,矿井所采 K3煤层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4、煤尘爆炸性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出具的检测报告,矿井所采 K3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五、矿井开拓根据矿井的开拓方式,矿井共有三个井筒,现简述如下:矿井通往地面的井筒为 3 个安全出口:+424.661m 标高为主斜井、+424.938m 标高为副斜井、+443.7m 标高为回风斜井。
1)、+424.661m 主斜井:主斜井布置在煤层顶板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和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粉砂岩和细砂岩中,坡度 25°、斜长209m、净断面 6.1m2,采用锚喷支护,铺设 22Kg/m 钢轨,轨距 600mm,担负全矿井运煤、矸、材料设备和进风、安全出口等任务2)、+424.938m 副斜井:副斜井布置在煤层顶板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和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粉砂岩和细砂岩中,坡度 25°、斜长208m、净断面 6.1m2,采用锚喷支护,装设架空乘人器,有水沟、管线等,担负运送人员和进风、排水等任务3)、+443.7m 回风斜井:回风斜井布置在煤层顶板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和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粉砂岩和细砂岩中,坡度 25°、斜长 210m、净断面 6.1m2,采用锚喷支护,井口安设主要通风机,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和兼作安全出口六、采区布置、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罗岩煤矿现有 1 个采区 1 台对拉采煤工作面和 4 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2112 对拉采煤工作面;+320 水平运输巷掘进工作面、2114机巷掘进工作面; +350 水平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和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后退式开采,回采工艺:截煤机掏槽,爆破落煤,人工攉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顶板,局部充填法管理采空区煤层平均厚度0.48m,采高 0.7m,工作面长度 2X80m;循环方式: “三、八”作业,“自采自准”,循环进度 1m,日循环进度 3m掘进工作面采用钻爆法施工,人工出砂,人工推车运矸,局扇压入式通风七、矿井通风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已在回风井地面新建主通风机房,在回风井口安装两台同等能力的 FBCZ-4- №16X2 型主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配套电机功率 75kw 主通风机房各类安全设施齐全, 并按规定进行了检测根据 3 月 12 日测风报表显示:矿井总进风量 1967m3/min,总回风量 2107m3/min通风阻力为410Pa矿井通风等积孔为 2.06m2,通风难易程度为:中等矿井有效风量率为 94%,总风程 5800m八、矿井供电本矿井采用两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电源接自前进 110kV 变电站,从该站以 10kV 的 LGJ-70 型架空线,接入本矿井变电所 10kVⅠ段母线上, 架空线路长 4km; 另一回路电源接自黄丹 35/10kV 变电站,从该站以 10kV 的 LGJ-70 型架空线,接入本矿井变电所 10kVⅡ段母线上,架空线路长 2km。
前进 110kV 变电站和黄丹 35/10kV 变电站已并入电网,两供电电源供电可靠主通风机、压风机,由地面变电所分别馈出两回线路,实现上述设备双回路电源供电中央变电所内的 10kV 高压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10kV 开关选用 BGP-10 型矿用隔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