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第一卷〔选择题 共27分〕一、语文根底知识〔18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搓捻niǎn 威慑shè 蜷juán曲 瘦骨嶙峋línB.劫掠luè 殷红yān 偌大ruò 踉踉跄跄niànɡ C.讪笑shàn 嫉妒jì 蓬蒿hāo 叱咤风云chà D.祈祷qí 毋宁nìnɡ 嗔视chēn 粗制滥造làn 【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迁徒 涟漪 恪尽职守 红装素裹 B.酷肖 狡黠 无可置疑 人迹罕至C.污秽 撺掇 繁花嫩叶 迥乎不同D.家醅 告罄 眼花缭乱 鸦雀无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根底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特别是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A项“迁徒〞应写作“迁徙〞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标准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它沉溺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B.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四小时内即已度过三十万人C.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办案人员毫不懈怠,努力寻找蛛丝马迹 D.第一次上讲台,他张皇失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节课都在为难中度过答案】C【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传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B.食品平安规划提出,获得许可证的餐饮效劳单位全面推行“明厨亮灶〞;严格互联网食品经营、网络订餐等新业态,落实网络平台食品经营资质审核责任C.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乱停乱放、直接骑回家甚至恶意破坏等诸多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D.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开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句子比拟长时,要分析句子的结构,从而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B项句子缺少宾语,应在“新业态〞后加上“监管〞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④很多人从外表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⑤②①③⑥④B.②①⑥③⑤④C.⑥②①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开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仔细阅读六个句子,可以找到表达的中心“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故⑥是首句;然后指出人生的客观事实“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即②;接着从“固然〞“更是〞词语的关系可以看出后面两句依次是①③;接着用美学大师蒋勤的名言论证,即⑤,最后第④句紧承后文的内容“只不过……〞据此分析排序作答即可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以下与推荐阅读名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法布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千言万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充分展现对母爱与童真的回味,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叹服,对人生的感悟和赞美B.“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出自傅雷家书,这本书是傅雷翻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某些章节汇编成册的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一部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阔读者,原因就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梦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同时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人文主义精神D.名人传中,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7.〔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①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月明风清,携稚子邻叟,轻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门閟②,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早岁偕计③,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注释】①散拙:〔为人〕散淡粗疏 ②閟:通“秘〞,幽深 ③偕计:随同计吏〔1〕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 〔器重〕B.家贫,蓄古琴 〔留存〕 C.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 〔邀请〕D.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 〔冒犯〕〔2〕以下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 例句: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A.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3〕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方干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他每天带小儿子陪邻里老人,内心无比失落。
B.有很高诗名的徐凝非常欣赏方干,教他作格律诗,方干赠诗徐凝,却被人疑心误解,认为方干是讥讽徐凝C.方干有几次得到功名的时机,但还是与功名无缘,于是他就断了追求功名的念想D.方干一生德行为人景仰,著作颇丰,逝世后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被汇编成十卷〔4〕翻译以下句子〔8分〕①轻舟往返,甚惬素心〔2分〕〔见上文〕 ②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3分〕〔见上文〕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答案】〔1〕D〔2〕B〔3〕A〔4〕①〔他〕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和松岛之间,使自己淡泊的心非常惬意〔关键词 “惬〞1分,大意1分,共2分〕②〔王廉〕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关键词“礼〞、“嘉〞各1分,大意1分,共3分〕③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想明白。
〔关键词“征〞 、“喻〞各1分,大意1分,共3分〕【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A项对方干的心情分析错误,应该是“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译文:方干,字雄飞,桐庐县人幼年即有卓越的才能,〔为人〕散淡粗疏没有做什么事大中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湖的北面有间茅草屋,湖的西面有个松岛每当风清月明之时,〔他就〕带着小儿子和邻里老人,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他住的地方水泉树木幽深隐蔽,一草一花,都让人流连忘返他家境贫苦,存有一把古琴,〔常〕漫步吟诗、醉酒而卧来自娱自乐徐凝当初有〔很高的〕诗名,一见方干就很看重他,于是与他互相成为师友,徐凝便教方干做格律诗。
方干有赠徐凝的诗,说“把得新诗草里论〞当时的人认为方干反说〔徐凝〕为村里老人,疑心方干讥诮徐凝,〔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委托吴融草拟奏表过了一段时日,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方干早年随同计吏往来于两京之间,一些热心的达官公卿争相邀请他,〔但〕功名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方干〕于是回去,不再有追求功名的念想浙中只要有园林名胜,他就拜访主人,题留的诗几乎遍布那些园林当初李频向方干学习做诗,李频考中进士,诗僧清越向方干祝贺道:“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年〔方干〕去世他的门人一起讨论他的德行和事迹,确定谥号为玄英乐安人孙郃等人聚集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合编成十卷8.〔6分〕诗词鉴赏摊破浣溪沙①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1〕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____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和______。
〔3分,每空1分〕〔2〕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