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命题人:王凤婷 曹勇审题人:高三历史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跨族作器”是指周代贵族为本家族之外成员铸造青铜器西周时期“跨族作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同姓之亲,并渗透着“厚亲亲”的思想观念;东周时期,异姓贵族间跨族作器的行为骤然增多,跨族作器也成为了利用礼物馈赠和资源流通来构建友好关系的手段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礼乐等级弱化 B.统一进程加快C.宗法观念巩固 D.经济交往频繁2.河南焦作某东汉墓中出土了一个拥有四层复杂结构的陶望楼,该陶望楼三层及以上楼层外侧都有一周向外突出的回廊式平台,可供哨兵瞭望楼内外还按真实比例放置人物、动物陶俑,由陶俑的活动情景可见,陶望楼也供其主人游戏消遣该陶望楼可反映东汉()A.经济重心的东移 B.庄园的生活场景C.手工业的专业化 D.经济形势的下行3.《资治通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贞观六年年底,唐太宗检阅死刑犯文件,“闵之,纵使归家”,让他们与亲人团聚过年,“期以秋来就死”,“朝野震骇”。
贞观七年,“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感其诚信,皆赦之”,改为流放这主要反映出()A.唐朝“王在法下”立法逻辑 B.唐朝司法实践中的理性色彩C.唐朝法律比较强调基层教化 D.唐朝法律与儒家伦理相结合4.河北、河东、陕西沿边州军的解额【指各地解(乡)试合格解送礼部参加省(会)试的举人数额】比其他路要多,东南州军是“百人取一人”,而西北州军是“十人取一人”这三路举人还享有比其他各路举人可以早三年被赐出身、文学、助教等优待,从而有可能至少早三年入仕做官宋朝科举这种特殊的规定主要是为了()A.应对边患的军事压力 B.扩大统治基础C.践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D.照顾落后地区5.以下为明朝“户帖制”执行流程示意图,据此判断()①皇帝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②基层组织负责申报事宜③内阁大学士已失去了票拟权④衙门汇总体现上计制度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6.1890年,清末著名思想家薛福成在其日记中描述英国政党政治:“英国上下议院,有公保两党,迭为进退,互相维制。
公党者,主因时变通,裨益公务保党者,主保守旧章,勿使损坏······一出一入,循环无穷,而国政适以剂于平云该言论反映出()A.甲午战败助推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深入 B.仁人志士主张仿效西方建立政党政治C.民族资产阶级憧憬未来的政治理想模式 D.部分人士对西方政治的认识尚为肤浅7.《新青年·社会调查》栏目是《新青年》唯一以实地调查探究中国社会的栏目,共计10篇文章表2是专栏各文章涉及农民、民俗、劳工的情况据此推知()表2发表时间标题是否提到农民是否提到民俗是否提到劳工1918年3、5月社会调查、震泽之农民、参内乡✓✓1919年12月长沙社会面面观✓✓1920年1、4月山东底一部分农民状况大略记、山西底正面一部分的社会状况✓✓1920年4月绍兴底结婚风俗✓1920年9月湖北河南间底风俗✓✓1920年9月汉口苦力状况✓1921年1月海属社会面面观✓✓✓A.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C.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成熟 D.劳工神圣思想得到认同8.1943年中共提出:“首先扩大延安的煤炭供应量,试办公营供销栈对私营煤矿而言,设立煤炭统购公司,与私营窑主协商价格,现金交易。
针对因交通不便而影响私营煤井主销煤的问题,政府计划修建大车道,并建立煤栈作为煤的集散地这些举措()A.有利于解决苏区燃料问题 B.探索出公私合营的道路C.强化了对民族资本的管控 D.带有新民主主义的特征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不加入“经互会”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又旁敲侧击,对此毛泽东果断表示“我们不参加”,”;如果稀里糊涂挂上钩,将来的麻烦会不堪设想”;即使面对赫鲁晓夫的正式邀请,他也毫不犹豫地予以回绝这反映出()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得到调整 B.新中国拒绝走苏联模式道路C.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出现裂痕 D.新中国坚持走独立发展道路10.下图为1980-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依存度变化情况这表明我国()A.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B.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的经贸联系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D.深层次参与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1.如图1、2所示,古埃及与古希腊受北非南欧气候影响,在服装式样上均表现出宽松、垂挂、多裸露的特征但古埃及服装成为身份的象征符号,在材质、装饰上有明显差异;古希腊服装在材质、性别上均无明显区分。
影响两者服饰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经济水平 C.政治文明 D.审美偏向12.在11世纪前的欧洲,关于情爱方面的文学作品几乎看不到而11世纪时产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抒情诗却大力表现人,们的真实情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评价这种诗歌:““玫瑰花式的浪漫'······实际上,是对教会学说的一种反抗,同时也是异教徒的一种主张”该现象折射出()A.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冲击旧的价值取向 B.基督教会神权统治已经成为众矢之的C.社会环境的变动影响社会意识的变革 D.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冲击教会神学13.法国学者福柯指出:“只有在肉体既具有生产能力又被驯服时,它才能变成一种有用的力量机器的流水线生产作业,要求工人身体必须各就其位,按照机器节奏同步运动,工人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动作,资本家就在工人身体上确立了一种持久的、无限制的支配关系该学者意在指出工厂制度()A.适应了现代生产方式的需要 B.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效率C.加剧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D.强健了工人的身体机能14.19世纪80年代,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展开热烈讨论,要求“建设海军,直到用完美国国库最后一块美元”。
美国海军战略学家马汉声称:“至少有1/3的机械和农产品超过我们的需要,我们必须输出这些产品,或者驱逐生产这些产品的人这些言论()A.意在抢占海外市场 B.要求建立美洲殖民体系C.加剧国内供需矛盾 D.体现门罗主义外交策略15.1977年9月,美国和巴拿马政府签署的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条约规定,美国将在1999年底以前把运河和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和管辖权逐步交还给巴拿马美国同意归还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因素是()A.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B.两极格局濒临瓦解C.美国对外战略进行调整 D.东亚经济迅速崛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民族政权与国家治理】(14分)材料一金太祖即位后“虽有君臣之称,而无尊卑之别,乐则同享,财则同用”金太宗私用国库财务过度,被诸勃极烈数以“违誓约之罪”,“群臣扶下殿,庭杖二十”金熙宗即位后,下诏废除勃极烈会议,仿照唐宋中央官制,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宰相机构,宗室共治色彩明显减弱海陵王完颜亮在位时期,进一步改革官制,撤销中书、门下二省,仅保留尚书省,在皇帝领导下负责全国行政事务,经过整顿,金朝各级机构“职有定位,员有常数,纪纲明,庶务举,终金之世不敢变焉”。
摘编自张帆等《辽夏金元史》材料二关于建国前女真的社会生活,宋人有这样的描述:“其地则至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金初,宋使前往会宁府时,沿途所见景象是:“州地平壤,居民所在成聚落,新稼殆遍,地宜穄黍摘编自《三朝北盟汇编》材料三从金太宗末年起,开始将女真猛安谋克大批迁往长城以南汉地金熙宗从南宋手中重新夺回河南、陕西后,又将大批猛安谋克迁入中原屯田,“凡屯田之所,自燕之南、淮陇之北俱有之”海陵王正隆年间,为了加强对女真贵族的控制,“不问疏近,并徙之南”,除了少数安置在长城以北的北京路外,其他均迁入中原汉地摘编自刘浦江《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金朝建立前后的显著变化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动变革”和“被动适应”的角度,分析女真政治经济变化的动因8分)17.【民族话语与社会变革】(14分)材料一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很快抛弃了“排满”的种族革命方略,而全力贯注于实现民族平等与融合的事业具有现代“民族国家”形式的中华民国之建立,特别是“五族共和”政治原则的公布和实行,使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平等的“国民”,实现了法律上平等的联合。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摆脱了受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地位,心态趋于平衡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材料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从强调阶级斗争的内部竞争话语和民族自决的狭隘民族主义话语,转向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华民族话语,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先进儿女”和“中华民族进步的力量”,构建起“一体之下多元平等”的话语体系一体”构成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多元平等”则不仅有效地回应了少数民族争取政治权利的诉求,也消解了国民党“一体论”话语的合法性摘编自青觉、赵超《一体之下的多元平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话语构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调整民族话语的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与革命党民族话语的共同特点及其意义8分)18.【主权学说与国际政治】(15分)材料一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法国人博丹(1530-1596年)是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和论述国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他认为国家主权在时间和任期上是不受限制的,因为国家主权依靠自己的权利而存在其次,主权是不受任何限制并超越于法律之上的,如果主权受到同时代的、此前时代的法律以及政治团体的限制,那么主权也就不能成为主权。
再者,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但是,他又明确区分主权与主权者,强调主权永远属于国家,君主不过是代国家行使主权;公民在国家中享有财产自由,主权者要服从神法和自然法,不得侵犯公民的财产权利材料二荷兰思想家格劳秀斯(1583-1645年)对主权的分析表明,他主要是从国际法角度考虑主权问题的也就是说,他不仅从主权对内最高方面来考察主权的性质,而且还考察了主权对外独立方面所以格劳秀斯明确指出,主权就是不受另一个权力支配的权力,国际活动的主体是主权国家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西方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博丹思想中关于国家主权的特征,分析博丹主权学说反映的政治和经济诉求9分)(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格劳秀斯对国家主权学说的发展,并简析其原因6分)19.【历史关口与主观抉择】(12分)材料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常出现十字路口,不同的抉择往往会深刻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抉择史实新“势力”1861年春夏,英国决策者正面临清帝国可能瓦解的局面时,在地球另一端,美国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