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笔记”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 时以亮【摘 要】自然笔记是观察、认知、记录世界万物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回归自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多种形式地记录、探究自然现象,积累科学现象,发现科学规律,提升科学素养基于自然笔记的应用价值,在实施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笔者探索多样的策略对其进行应用,使学生在其辅助下提高科学素养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具体阐述利用自然笔记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Key】小学科学;自然笔记;科学素养;利用策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中心,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科学素养也是学生发展的结果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进行探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发现自然笔记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所谓的自然笔记是指画笔和文字的方式,将所观察到的自然万物和感受、思考记录下来,并就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由此可以看出,在科学教学中应用自然笔记,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自然,锻炼观察能力,还可以使他们自主地分析、探究自然现象,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自然笔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这是本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布置课前任务,驱动学生观察观察自然现象是学生们自主利用自然笔记,深入探究科学内容的基础自然笔记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是需要学生们切身地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科学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提质减负教学要求的驱动着教师优化作业形式,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所以,在利用自然笔记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以课前活动为切入点,设计了观察任务,驱动学生走进自然生活中,认真观察,做好记录,为有效地进行课堂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观察云》为例,本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云的活动,了解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早已与云进行了互动,对云的活动与天气阴晴变化建构了初步的认知立足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设计了观察云的任务在观察云的过程中,学生们还需要利用画图法,将自己一种观察的云的活动情况直观地记录下来,利用简单的语言文字做好批注,解释每一天的天气阴晴情况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完成这项活动,学生们不但经历了生活,认识了科学现象,还锻炼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为提升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合作探究,驱动学生探究科学是具有探究性的学科探究是学生们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早已明文地要求教师多样策略地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科学,使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锻炼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所以,在利用自然笔记组织科学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尊重学生的课前观察和记录结果,并将其作为引导学生探究的依据,借助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仍以《观察云》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初,笔者先引导学生们各自展示各自做的自然笔记,并采用赏识法进行肯定,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之后,笔者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们的自然笔记展开教学具体地,笔者引导学生们观察一周的笔记,对这些云进行观察,分出不同的类别自主分类的过程,正是学生探究云的特点的过程在学生们自主分类之后,笔者鼓励他们自主展示分类结果,并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和讲解比如,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积云、层云、卷云图片,就此具体介绍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还鼓励学生们记录作图,补充自己的自然笔记教学实践证明,如此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多种资源的辅助下加深对所学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锻炼探究能力,提高科学学习效果三、开展课外活动,驱动学生应用学用结合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科学素养的主要方式。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科学的目的是灵活地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体验现实生活,通过生活应用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发展科学应用能力通过体验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知识,在课后自然需要教师创设实践活动,驱动学生应用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笔者还开展了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自然笔记应用所学比如,在组织了《观察云》这节课之后,笔者直接将学生们带到教室外,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云进行观察,利用所学的绘画云的方法做好自然笔记,并判断这种云的类型以及其对天气情况的影响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体验课外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浓厚,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教師可以灵活地应用自然笔记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主动探究,灵活应用,自然而然地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发展科学学习能力,提高科学素养Reference:[1]李莹.浅谈如何用自然笔记架起儿童与自然的桥梁[J].考试周刊,2019(70):15.[2]李莹.用自然笔记扣响生命科学学习之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8):141-142.(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小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