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学案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含解析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8MB
约14页
文档ID:261896486
高中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学案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含解析_第1页
1/14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归纳辨析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寻求解决途径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地理实践力)2.说明产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构想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3.能够结合某区域具体的环境问题实例,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区域认知)1.什么是环境问题?2.按成因,环境问题是如何分类的?3.什么是环境污染?其主要表现有哪些?4.举例说明人类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和治理所采取的措施5.什么是生态破坏?其主要表现有哪些?6.生态保护有何特点?一、环境问题概述1.概念: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2.分类分类成因表现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等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人类在工农业生产或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生态破坏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森林毁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现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失调导致的。

随着人口增加、产业扩张和科技进步,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一些环境问题已经波及全球,产生的危害日趋严重,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轻巧记忆] 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特别提醒]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二、环境污染(一)原因: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倘若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二)类型1.水污染(1)原因:当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并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降低水的利用价值,造成水污染2)类型①按照人类活动方式,水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②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中,由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矿山废水,往往通过固定排污口排放,具有污染物多、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是需要重点治理的点污染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污染,属于典型的面污染源。

2.大气污染(1)成因: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大量粉尘和废气进入大气层,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若超过一定标准并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对人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大气污染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2)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硫氧化物①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烟尘②汽车尾气、石油化工排放的废弃物,包括烯烃、二氧化氮、链烷等,这些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3.固体废物污染(1)成因:在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大量固体废物因难以利用而被抛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丢弃的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2)分类: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3)措施:人类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和治理例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导向,节约使用各类自然资源;工业企业布局适度集中,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借助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把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将以下水污染成因与水污染源类型进行连线三、生态破坏(一)成因: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比如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破坏湿地、开矿修路等,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严重失调,产生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

二)分类1.土地退化(1)概念: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衰减,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2)后果: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长远来看,在流域源头和上游,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可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的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2.生物多样性减少(1)生物多样性作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就某个生态系统而言,生物多样性的降低,会减弱其抗干扰的能力,并威胁到系统的稳定性2)减少的原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都会破坏野生物种生存繁衍的环境,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3)现状据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 个许多能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宝贵物种,已经无可挽回地灭绝了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是环境保护的两大领域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从污染防治开始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也符合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与污染防治相比,生态保护的范围要更宽泛,影响更广,任务更为艰巨,需要的时间更长,花费的资金也更多。

[特别提醒] 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微思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提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环境问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了解人类环境的状况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了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进入80年代以后,又发生了规模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危害更为严重的博帕尔泄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等材料二 人类正面临世界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土壤侵蚀严重、物种资源减少、水资源匮乏、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一反映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原因:工业“三废”及生活废弃物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的严重污染,属于环境污染问题问题2 (综合思维)结合教材,说说上述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属于哪一类?提示:材料一属于环境污染, 材料二属于生态破坏1.环境污染污染类型主要成因危害措施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大气污染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废气;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合理布局工业生产等固体废物污染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生产垃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2.生态破坏问题原因危害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舍饲养畜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3.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原因解决措施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温室效应增强,森林遭到破坏,使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全球气候出现变暖的趋势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臭氧层空洞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酸雨污染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1.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

我国空气质量的形势报告监测指标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据此完成(1)~(2)题1)AQ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QI数值增大的是(  )A.晴朗无风天气B.大风阴雨天气C.空气强烈对流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2)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增多的原因主要是(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B.沙尘暴时有发生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1)A (2)B [第(1)题,由题干可知,AQI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大小晴朗无风的天气,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使AQI数值增大第(2)题,我国北方春季因干旱多风,易发生沙尘暴,使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增多]2.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读江西省地图,完成(1)~(2)题1)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水旱灾害加剧 B.湖泊淤积 C.土壤盐碱化加重 D.河床抬升(1)D (2)C [第(1)题,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明显,水流速度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②错误;江西省主要是黏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容易流失,④正确。

第(2)题,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江西省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淤积、河床抬升,还会导致水旱灾害加剧]人地协调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环境是相互协调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