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灵兰秘典论,,【题解】,,灵台兰室相传是黄帝藏书之所,作者认为本篇所讲内容至关重要,意欲强调其为值得秘藏的典籍,故篇名为灵兰秘典论《内经》论藏象的形式基本有三种:,,,一、用封建官职制度分工合作式,,(《灵兰秘典论》),,,二、以天地阴阳藏泻论 (《五脏别论》),,,三、本篇从五行五脏天人相通论,,(《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2101,【原文讲解】,,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神明——此指精神意识,聪明智慧,,出焉——犹言“于此生出”,亦“主”之义心为君主之官,,1. 心主神明,神又能支配和协调全身脏腑组织。
2. 心主血脉,,(1)血是人体中最宝贵的物质2)血又是神的物质基础,,——说明心藏神和心主血脉的关系极为密切,二者相互为用所以心能主宰人的精神和形体两方面,故为君主之官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相,宰相;傅,辅佐相傅,古代官名,指辅佐君主的宰相、相国等,,治节——治理、调节之意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1)心肺同居膈上,肺主气,心主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依,相互为用,共同协调,使人体阴阳,保持平衡相傅),,2)肺主宰全身之气的输布,而气的输布又倚赖肺的宣发肃降,宣降之间,既有协调,又有节制既保证气机通畅,又维持水气之间的平衡,从而使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治节),,——所以,脏腑四肢百骸的气血无不和肺主气有关,能助心调畅全身气血和气机升降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1. 将军性刚直善谋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属风木,性动而急,犹如将军的风格2. 谋虑是神的活动之一,《灵·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也协同心参与神的活动恽铁樵曰:“肝主怒,拟其似者,故曰将军怒则不复有谋虑,是肝之病也,从病之失职,以测不病时之本能,故谋虑归诸肝——说明肝有深谋远虑,策划策略,防御外侮的功能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之官——中正无私,不偏不倚,,决断是神的表现之一,胆虽为六腑,但它又是奇恒之府,与肝相表里协同心参与精神活动。
《素·奇病论》“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此人数谋虑而不决,故胆气上逆而为之口苦说明肝胆相济,肝主谋虑,胆为中正从整个脏腑来说,胆主决断,不仅对于肝,而且对整个脏腑、机体的气血、阴阳的升降,皆有决断作用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1、指气海;,,2、指心包络臣使——指靠近君主的内臣,专为君主传达命令臣使之官,,1、解剖位置:心包络与心最近,是心的外围,能保护心脏,代心行令2、病例反证:《灵·邪客》“故诸邪在之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说明心包还代君受邪,这是臣使的职责,故称~喜乐出于膻中,,心在志为喜,而膻中代君行令,故心之喜乐由膻中传出——心包行君相之令,命为臣使心包为心之外围,心之志为喜,故心气畅达,令人喜乐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礼记·月令》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储藏粮食的仓库脾胃为仓廪之官,,根据脏腑功能,胃受纳水谷,犹如粮仓脾与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共同完成水谷消化,输布等功能五味出焉,,,五谷入口归于脾胃,水谷经过脾胃的消化腐熟,化生精微,输布于五脏六腑,营养四肢百骸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传道——传导,,大肠接受小肠分别清浊的糟粕,吸收其水分使糟粕变化成形,排出体外,大肠具有传化糟粕的功能。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盛,以器受物接受容纳之意,,化物——小肠将食物分别清浊,进一步消化小肠接受来自脾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消化,分清化浊,故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 指作用强大伎——同技,多能也巧——精巧也作强之官,,——肾藏精,精生髓,髓养于骨,骨得所养则筋骨劲强,形体壮实,反之肾亏精少,骨失所养,则身体羸瘦,骨软无力故曰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肾精充盈,脑髓充足,则精神健旺,灵敏多智,反之则脑转耳鸣,健忘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通也渎——水道,,——指三焦具有主管水液代谢,通调水道的作用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的气化功能具有通利水道的作用三焦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为元气和水谷运行的道路饮入于胃,中焦脾胃受纳运化,上归至上焦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使水气下行,至下焦再由肾阳的蒸化升清降浊,清者上行,浊者流入膀胱,而排出体外,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都离不开三焦的气化作用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水中陆地,,都——水泽所聚,,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指水液汇聚的地方,说明膀胱主要藏津液。
气化则能出矣,,——水饮从口入胃,经过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肃降,水下降于膀胱,通过膀胱的气化(实为肾阳的蒸化),清者上升,浊者排出体外小结】,,本篇以封建王朝官职制度类比脏腑生理活动中的相互关系,提示各脏腑均有其职其用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1. 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都说明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心通过主神和主血脉来主宰全身,本篇运用宗庙社稷的安危作了生动的比喻2. 五脏之间相互配合紧密联系,,“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强调了十二脏腑之间,必须相互为用,密切联系,分工合作,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过程,而这种整体联系,也必须在“心”的主导下才能实现习 题,,1. 名词解释:,,相傅 、治节 、膻中 、仓廪 、传道 、作强、,,伎巧 、决渎 、州都 、使道,,2. 简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3. 据本篇简述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