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45KB
约5页
文档ID:405084243
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_第1页
1/5

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王文錦大臣們北面朝君,一定是以東為上,就是說按官位高低從東往西站定, 這樣一來,當然總是官位較高的在右,較低的在左,在右也就是在上了,所 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上說,藺相如當了上卿,“位在廉頗之右”為 此,廉頗很不服氣這種形式,人們都比較熟悉,所以看到古書裏寫的“北面稱臣”一類的 文字,也容易理解可是看到《史記•項羽本紀》寫的鴻門宴的座次:“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劉邦)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就不太好懂了怎麼回 事呢?范增面南背北地坐著,難道他的座位最尊嗎?劉邦朝北而坐,好象還 不如張良呢總之,這跟人們從戲裏和從故宮金鑾殿上得來的印象,對不上 號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在他的名著《日知錄》裏通過不少史料,歸納出這 麼一個結論:“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根據顧炎武的說法,我們大致明 白了鴻門宴座次的意思項王東向而坐,以尊者自居,讓劉邦北向坐,不把 他看成與自己地位匹敵的賓客司馬遷之所以不惜筆墨,一一寫出每個人的 座次,就是通過項羽對座次的安排,突出表現項羽藐視劉邦,以長自居的驕 傲心理不過,只理解到這個程度,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戲臺上和故宮金鑾 殿上表示的是面南背北為尊,怎麼又說“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呢?到底是 南面為尊,還是東面為尊呢? 我覺得要想把座次尊卑搞清楚,完全解決上面提出的問題,首先應該對古代 的堂室制度有個粗略的瞭解。

我們閱讀《儀禮》,可以知道:古代貴族(天子、諸侯、公卿、大夫、士) 不論住的寢也好,還是祭祀用的廟也好,一般都是堂室結構,也就是說,這 種建築有堂有室堂和室同建在一個堂基上,堂基根據主人地位的尊卑,有 高低的不同,從而臺階多少也有差異堂和室上面同為一個房頂所覆蓋堂 在前,室在後,堂大於室堂室之間,隔著一堵牆,牆外屬堂上,牆裏屬室 內這堵牆,靠西邊有窗(牖),靠東邊有戶(室門),所謂升堂入室,就是 從這戶進去堂東、北、西三面有牆,東牆叫東序,西牆叫西序,南邊臨廷 (院落)大開,形式仿佛今天的戲臺堂的中間,一般有兩個大明柱(楹) 荊軻行刺秦王,秦王繞柱逃避,就是這種堂間大柱堂上不住人,是貴族們 議事、行禮、交際的所在室,長方形,東西長而南北窄,面積也不小寢 室住人,廟室祭祖一般平民百姓不但沒有廟,連住室也不是堂室結構,因 而他們接待賓客在寢室,祭祀也在寢室,所謂庶人祭於寢,就指的這種情況 說的在堂室中舉行禮節活動,大致有兩種範圍一種是在室內,一種是在堂 上先談第一種在室內禮節性的座次,最尊的座位是:在西牆前鋪席,坐 在席上面向東,即所謂東向坐其次是在北牆前鋪張席,面向南而坐再其 次是南牆前席上面向北而坐。

最卑的位置是東邊面朝西的席位清代學者淩 廷堪在他的禮學名著《禮經釋例》就更為確切地提出“室中以東向為尊”的 說法由此可以看出,鴻門宴座次的形式,就屬於這種室內禮節活動的形式 項羽、項伯朝東而坐,最尊(項伯是項羽的叔父,項羽不能讓叔父坐在低於 自己的位置上);范增朝南而坐,傴次於項氏叔侄的位置;劉邦朝北而坐,又 卑于範增;張良面朝西的位置,是在場人中最卑的了這種“室中以東向為尊”的方式,在貴族的祭祀活動中,表現尤為明顯拿天子的廟堂來說,我們根據東漢學者鄭玄的《褅袷志》上記載簡述如 下:天子祭祖活動是在太祖廟的太室中舉行的神主的位次是太祖,東向, 最尊;第二代神主位於太祖東北即左前方,南向;第三代神主位於太祖東南, 即右前方,北向,與第二代神主相對;第四代神主位於第二代之東,南向; 第五代神主位於第三代之東,北向,與第四代神主相對;第六代神位在第四 代神主之東,北向;第七代神主在第五代之東,南向,與第六代神主相對 主人在東邊面向西跪拜諸侯五廟,祭祖時神主的排法同上)太祖居中, 太祖左邊這列叫昭,右邊這列叫穆,這就是所謂昭穆之制 顯然,知道了這種昭穆制度,有助於我們理解鴻門宴上座次的尊卑此外,我們從《儀禮》中的《少牢饋食禮》和《特牲饋食禮》這兩篇記 載裏,還可以看到一種有趣的現象。

這兩篇禮文分別記錄了古代大夫和士在 家廟中祭祀祖禰的具體禮節祭祀也在室中舉行大夫和士不能象天子諸侯 那樣供奉神主,等級森嚴,不許他們有神主,他們行祭的對象是“屍”這 個屍不是屍體的意思,而含有“主”的意思什麼是屍主呢?孝子祭祀時, 不見亡親的形象,哀慕的心情無所寄託,於是就以兄弟一人為屍主,也就是 用他來代表死者的形象,作為行祭施敬的目標後世用畫像代替了“屍” 這兩篇禮文裏,屍的位置都是在室內西牆前,東向由此可見,“室內以東 向為尊”,無論是對活人,對死者(神主),還是對暫充死者的活人(屍), 都是同樣有效的以東向為尊,在史書中有充分的反映比如《史記•淮陰侯列傳》上說, 井陘口之戰,韓信俘獲廣武君李左車,請他東向坐,韓信對面施禮求教《史 記•周勃世家》上說,周勃不好文學,每召諸生說士,自居東向的座位,很不 客氣的跟儒生們談話《史記•武安侯列傳》上說,田蚡“嘗召客飲,坐其兄蓋 侯南向,自坐東向”,田蚡認為自己是丞相,不可因為哥哥在場而申私敬, 免得屈辱了丞相之尊《漢書•王陵傳》上說,項羽取王陵母置軍中,王陵的使 者來,項羽讓王陵的母親東向而坐,打算用對王母的這種禮遇來招降王陵這樣的例子很多。

我們認為,即使有的東向坐的場所,不是在堂室結構的室 中,而在別的什麼房子裏,或者軍帳中,只要不是在堂上,其實這一般都是 屬於“室中以東向為尊”的類型看來,這種形式不但來源很古,而且普及 於社會各個階層可以設想,上古的一般平民百姓,當然沒有經濟力量興建那種堂室結構 的住宅,他們只能蓋面積較小的房屋儘管如此,他們的婚喪、祭祀、交際 等等方面也一定有一些比較簡單的傳統儀式〃由於居住條件的制約,這種 “以東向為尊”的形式,在民間更易於廣泛而持久的流傳因而,即使象周 勃那樣出身於以編織蠶薄為生的貧苦勞動者,一旦當上了大官,也自然而然 地知道“東向為尊”,這想必是他自小習見,長期受風俗薰染的緣故就這種禮俗形式的廣泛性來講,可以肯定顧炎武歸結為“古人之坐以東 向為尊”,的確是一項很有意思的概括,它幫助人們理解了一些歷史上的禮 俗現象不過,我們認為淩廷堪的“室中以東向為尊,堂上以南向為尊”的 提法,是比較更為概括、更為全面的底下就略談一下堂上的禮節活動,來說明一下我們的看法關於堂上進行禮節活動的形式,在《儀禮》一書中有較為詳細的記載我們從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在堂上舉行的各種禮節,就其座次來說,就不是 “以東向為尊”了。

堂上東向坐的席位,當然是個受尊敬的位置,但是值得 注意的是,南向位、西向位往往比東向位更尊比如《鄉飲酒禮》中的堂上 的席位,主人在東序前西向而坐,賓席在戶牖間,賓南向而坐,介(介者副 也賓是正賓,介是副賓,好比今天我們請客人,還請來陪客的,以顯示對 客人的尊重席則在西序前,介東向坐實際上主人和賓的座次都比介的 座次為尊再如《大射禮》中堂上的席位,西向坐的公,南向坐的賓,以至 東南方北向坐的諸公,都比東向坐的大夫尊公的座位是主位,其尊是不待 言的了堂上東向位是客位,可是這位置在客位當中也不是最尊的,最尊的 是戶牖間的南向而設的賓席所以淩廷堪的“堂上南向為尊”的說法,還是 比較準確的還有,在《少牢饋食禮》中說,作為主人的大夫,在廟堂的室 內行祭之後,接著就在堂上對剛當過“屍”的人行三獻之禮,屍的座席在戶 牖之間的牆下,屍南向而坐而侑則在西序前東向而坐侑是什麼人呢?侑 是主人從異姓來賓中選定的陪屍受禮的人陪“屍”受禮,東向而坐,雖也 受禮敬,到底是個陪襯,他的座次,既不能說尊于屍的南向座,更不能說尊 于主人的西向座由此可知,堂上的禮節活動的座次,就不能說“古人之坐以東向為尊” 似乎說“堂上以南向為尊”也還不是十分準確的。

應該說“堂上賓位的座次 以南向為尊”更周到些只有一國之主或一家之主面南背北地坐在堂上,才 能說他的座位比在場的其他位置都尊,這就是我們開頭所說的那種戲臺上常 見的情景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