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图野外读图与填图实习报告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48.66KB
约8页
文档ID:47848383
地图野外读图与填图实习报告_第1页
1/8

地图野外读图与填图实习报告2012年 7月 15 日一引言地形图是野外实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他所提供的资料, 可以辅助我们回 答各种类型的地理问题掌握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对地理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 2012年 7 月 8 日—10 日在鞍山市千山风景区进行了地图野外读图与填图实习,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 通过读图、 用图和填图的实践, 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加深学 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地图野外应用的技能二实习区域简介1:千山景观简介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 公里处,总面积 44 平方公里,素有“东北 明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他南邻渤海,北接长白,群峰拔地,万笏 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 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山上即有寺庙建筑,辽金时有所增建,繁荣时 期曾有 7 寺、9 宫、12 观和 10 庵等建筑千山范围很大,它是长白山的一条支 脉,主峰高708.3 米,总面积72 平方公里山峰总数为999 座,其数近千, 故名 “ 千山 ” ,又名 “ 积翠山 ” 、“ 千华山 ” 、“ 千顶山 ” 、“ 千朵莲花山 ” ,千山 “ 无 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庙不古,无处不幽” 。

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众多游人的人间胜境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按自然地形划分为 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四个景区包括20 个小景区和200 余处风景点, 分布在几条沟谷内,景色秀丽,四季各异,是集寺庙、园林于一山的风景 旅游胜地千山宗教文化历史厚重,源远流长,佛道两教共居一山“释道同源”形成 了“古刹隐山林,道观筑谷间”的奇妙场景九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 等四十余座庙宇, 如同璀璨的珍珠, 镶嵌在千山的奇峰翠岭之间,构成了一幅幅 隽秀的山水画卷有庙山安详, 有道水神奇”从盛唐始创的千山寺庙音乐伴随 着青青大山、悠悠绿水从历史的深处走来,1300 多年来一直回响在关东大地 上,深深的影响着千山宗教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一支奇葩千山自古以来就有 “关东第一名山, 天成弥勒道场, 东北道教圣地” 之美誉 厚重的历史宗教文化和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游人的人间圣 地2:千山地理位置千山区位于辽东半岛北端, 辽宁省的中南部, 辽河平原的中下游 千山区土地面积 421 平方公里,人口30 万,区辖八个镇、二个街道办事处、74 个行政村南、西南与海城市毗邻, 东、北、西与辽阳县接壤, 环抱鞍山市铁东、 铁西、立山区、鞍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鞍钢厂区、是亦城亦乡、城乡交错,具有典型城郊特征的鞍山市四个城区之一。

3:千山地形地貌千山区群山环绕,景色优美,与“ 东北明珠 ” 千山山脉一脉相连由于千山区地处辽东丘陵和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其地貌特征是东南高, 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带, 最低高度 12 米全区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东部为低山丘陵区,占全区总面积的54.6% ,高度一般在 100~500 米;中部为漫岗丘陵区,占总面积的16.9% ,高度一般在 30~100 米;西部为平原区,占总面积的 28.5% ,高度在 15~30 米4:千山水文条件千山区位于辽河平原中下游 主要河流有 3 条,分别是南沙河、 运粮河、 杨柳河南沙河源于千山山脉的韩家峪和上石桥村一带,属太子河的支流 自南流西 向北,经鞍山市的陈家台、立山和城昂堡村,穿过沈大高速公路入辽阳县境经 刘二堡镇,至柳壕镇青鱼湾村南下口子入太子河河长65.4 公里,流域面积 458 平方公里,境内河长25 公里,河道比降1.32‰,多年平均径流量7328 万 立方米, 1960 年最大洪峰流量 1090 立方米每秒运粮河为太子河支流,古名运粮沟源于鞍山市郊,经红旗堡村,越沈大高 速公路,流入辽阳县境内,经刘二堡镇、穆家镇、唐马寨镇,流向西南,在穆家 镇大台子村入太子河。

河长36.23 公里,流域面积 168.8 平方公里境内河长 17.23 公里,河道比降 1.7‰,多年平均径流量 2363 万立方米运粮河水流小, 河道上陡下缓,河床高,堤距窄,一旦暴雨,极易漫堤成灾杨柳河下游为辽阳、海城界河,源于鞍山市境摩云山和海城县的英不落村, 是太子河支流, 自南流向西北, 越中长铁路, 流入市境穆家镇胜利村 经接官堡、 新台子村到小河口入太子河河长42.8 公里,流域面积 300.1 平方公里,境 内河长 15.6 公里,河道比降3.05‰,多年平均径流量4201 万立方米杨柳 河集水面大,河床上窄下宽,堤防高低不均,多弯曲,每遇洪水,太子河回水顶 托,时间长,河水易漫堤成灾5:千山气候条件千山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长达154 天,年均降水量 729 毫米, 雨量充足夏半年位于付热带高压的西北部;冬半年位于半永久性蒙古大陆高压 的东南方因此,冬季多偏北风,其它月份多偏南风7-8 月是梅雨期,因有茂 密森林覆盖,很少有山洪6:千山自然资源千山东南部是低山丘陵, 中部、西北部是冲积平原 山脉蕴藏十多种有色金 属和非金属矿藏,铁矿石储量占全国1/4,为全国之最。

矽砂、石灰石、花岗石、 石英石储量也极为丰富在这560 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它的东南部 1.2 万公顷丘陵山地, 林木繁茂, 植物种类 106 科 872 种,其中药用 植物 200 余种;各类动物 60 余种;特产水果 10 余种,以香水梨,南果梨堪称 一绝7:千山土壤植被土类亚类土壤种类植被棕壤生草棕壤发育在花岗岩上薄腐殖质弱灰化棕壤油松—阔叶林发育在花岗岩上薄腐殖质棕壤油松—杜鹃林发育在花岗岩坡积物上厚腐殖质棕壤杂木林发育在花岗岩坡积物上厚腐殖质弱灰化棕壤油松—灌木林发育在坡积物上弱灰化厚变淀积棕壤板栗林棕壤发育在坡积物上厚腐殖质棕壤栎树林发育在坡积物上薄腐殖质弱淀积棕壤油松—苔藓林草甸棕壤发育在坡积物上薄腐殖质弱度淀积棕壤河谷杂林三实习内容1: 野外定向定位地形图定向就是使地形图的方向与实地一致,图上地物符号与地面上相应的 物体方向对应①利用罗盘定向根据磁子午线定向地形图南北图廓线上注有磁南、磁北(或p与p′) 两点的连线即为磁子午 线定向时将罗盘的直尺边或(叫南北线)与磁子午线重合,然后转动地形图, 使磁针北端对准度盘“0”分划线,即磁针与磁子午线平行即可,地形图方向就 与实地一致了。

根据真子午线定向首先使罗盘上的直尺边与地形图上的东西图内廓线重合,从“三北”方向上 查得磁偏角是多少, 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偏角与磁偏角相等, 则地形图标定好根据坐标纵线定向把罗盘直尺边与坐标纵线(方里网纵线)重合,从“三北”方向线上查得磁 坐偏角值, 然后转动地图, 使磁针北端指向磁坐偏角相应的分划值,即完成地图 定向②利用直长地物定向利用直长地物(如直长的铁路、公路的路段、河渠等)标定地图,应在地图 上找到这段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形与实地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再转动地物, 使地图直长地物符号与实地直长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即标定③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先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再选定远方一个实地和地图上都有的明显地形 点(如山顶、独立物等),将直尺边切于图上的站立点和该地形点上,转动地图, 通过直尺边照准实地明显地形点,地图即已标定④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的位置利用明显地形点确定当站立点在明显的地形点上或其近旁时,在图上找出该地形点符号, 根据站 立点与明显地形点的位置关系即可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侧方交会法状地物(道路、河渠、土堤)上用图时,可采用侧方交会法确定站立点 1、准确标定地图。

2、选择图上和实地都有的一个或两个明显的地形点 3、将直尺切于图上明显地形符号的主点上(可插针),转动直尺向实地相应 地形点瞄准,并向后划方向线,方向线与先状地物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后方交会法当站立点附近没有明显地形点时,可采用后方交会法确定站立点1、标定地图 2、在远方找到两个以上实地和图上都有的明显地形点 3、用直尺分别切于两个以上明显地形符号的主点上并转动直尺另一端, 瞄准实地地物, 不得破坏地形图定向, 瞄准后沿直尺向后划方向线,两个或两个 以上方向线的交点为站立点在图上位置2:简单地貌识别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 山顶的等高线均是闭合形式示坡线指向外侧 示坡线是 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指示斜坡的方向 山顶按形状可分为尖山顶、 圆山顶和平 山顶尖山顶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密,环圈小,棱角明显的封闭曲线,从山 顶向下,等高线逐渐由密变稀 圆山顶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稀,圆滑的封闭 曲线,环圈较大,由山顶向下等高线逐渐密集平山顶如黄土塬、桌状山等特点 是山顶平坦,山坡陡峭,等高线特点是,等高线环圈大,呈较宽的空白,顶部向 下等高线骤然变密山脊从山顶到山脚凸起的部分, 等高线特点是一组由山顶向山脚凸出,两侧对称 的曲线,山脊按形状可分为尖山脊、 圆山脊和平山脊。

尖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 伸的方向呈尖角状圆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圆弧状平山脊 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疏密悬殊的长方形状表示山脊各等高线凸出部分 顶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凹地周围高中间低的无常年积水的低地大而深的凹地叫盆地 凹地等高线也是 一组闭合曲线, 外圈等高线高于内圈等高线 在图上显示方法是示坡线绘在等高 线的内侧区别于山顶变形地 (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特殊地貌)1、冲沟 2、陡崖 3、梯田 4、陡石山 5、崩崖 6、滑坡3: 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图像解译是根据图像的几何特征和物理性质,进行综合分析,从 而揭示出物体或现象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 研究其发生发展过程和分布规律,也就是说根据图像特征来识别它们所代 表的物体或现象的性质四总结这是大学以来的第一次野外实习, 可谓感触颇多尽管我们这次的“ 笃行“只 有短短几天,但得到的并不次于在校所学,甚至更多炎热的太阳,没有压垮我 们,我们不是止步休息,而是大步向前,对大自然神奇的向往,赐予我们顽强的 意志,是一次十分难得的锻炼机会另外,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中更使我 们提高了继续学习的热情野外读图与填图使我体会到了“ 学以致用 “ 的道理,掌握了识图、 用图和填图 的基本方法,并达到有较熟练的技能和技巧。

同时也掌握了野外实习技能, 例如, 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 注意研究 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学会基本的考察报告的写法, 充分认识到实地考察的必要 性和艰苦性这些都将对我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正所谓: “宝剑锋从磨砺出 , 梅花香自苦寒来”地理工作是一项真正锻炼人, 使人获得知识与磨砺的工作 野外实习结束了, 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 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地图学这门课程新的 认识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形图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形图的意 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始升华到了理 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 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地形图 对野外工作的重要性最后,真诚感谢和我们同甘共苦的老师,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谆谆的 教导,使我们不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与集体 意识千山实习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会铭记于心, 慢慢体会 ! 回味着这 宝贵的实习生活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