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志存记录_二老堂杂志

中****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2.90KB
约31页
文档ID:274150321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志存记录_二老堂杂志_第1页
1/31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志存记录:二老堂杂志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二老堂杂志》以供大家参阅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由于部分古籍有损,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字数:20239二老堂杂志 宋 周必大 ●卷一 ○黜陟 唐虞以三考黜陟幽明,而其所命或终身于一职盖所谓陟,若今磨勘转官年劳换服色也欤 ○夔制乐 夔始制乐,以赏诸侯,非谓制乐始于夔也制乐以赏诸侯或自夔耳 ○明夷 文王重爻之时,纣虽虐而商未危箕子尚为商臣,其明未夷,卦之六五已曰:“箕子之明夷利正此赵宾所以凿为ぼ兹之说也 ○教子教国子 孔子教子止于《诗》、《礼》而不及《乐》,盖为学之道成于《乐》故也周官教国子,则乐德、乐语、乐舞在所先焉,圣人所望于公族其至矣乎! ○后艰终吉 《诗》称无后艰,《易》称有终吉,一也 ○记闻人滋五说 闻人滋以《诗》言祖妣为姜原,其说可用盖《周官 大司乐》以享先妣,在享先祖之前,亦谓姜原也 《礼记 内则》载养老一段并与《王制》同,滋曰:“贵老为其近于亲也 《豳诗》首言发栗烈,而后言于耜举趾。

滋曰:“豳地多寒故也 滋曰:《论语》凡称或者,其所言皆无可取,故略其姓名如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或问之说,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或曰管仲俭乎,或曰雍也仁而不佞,或对曰申枨之类 滋曰:经史中言五谷以稻为贵,古人各以其类配之如以杀鸡配为黍,谓野人之食也以啜菽配饮水,谓贫者之孝也以稷食对菜羹,谓贬降之食也以麦饭对葱叶,谓草具之食也惟食稻则对衣锦言之又,祭记则以稻为嘉蔬,公享大夫则稻为嘉膳,是五谷以稻为贵也 ○天王 谓王为天王,疑自《春秋》始,盖孔子之深意也或曰:《曲礼》不云乎: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何谓也?曰:《曲礼》,汉儒所记耳,且其下文云:措之庙立之王曰帝崔灵恩以谓为记时有王入庙称帝之义,记者录以为法然则天王某甫者,亦皆汉儒传闻之辞耳或又曰:《庄子》载尧舜问答,而云天王用心何如?则天王之号岂必始于《春秋》?予曰:庄周所载,未必尧舜本语也 ○论富贵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富而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取阳虎之言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盖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可以力求,不可以知为,此孔孟之学也小人求富为富无所不至,甚者败国、忘家,皆求富为富者也。

○论德诚 或问以德行仁者王,何谓也?曰:德者,诚也以诚行仁,然后可以王《书》曰:“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是皆以德对伪故曰:德者,诚也 ○酒诰 杨子曰:“昔之说《书》者,序以百,《酒诰》之篇俄空焉,今止矣夫以杨子所见为古文耶?则《酒诰》实未尝亡而汨作九共稿饫之类,逸者甚众,何为皆不言也?以杨子所见为今文耶?则安得浑浑灏灏噩噩之语?必有能辨之者 ○郑子产 郑子产,火不禳、水不荣(昭公十九年龙阙)、不觌民,以怪也 ○以智笼愚 上驷、中驷之说,即狙公诳狙、朝三暮四之说也列子曰:“圣人以智笼群愚何必圣人哉? ○古人作文以事系月 司马相如:“孟冬十月,君徂郊祀《文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井蛙骅骝 井蛙不可以语海,其见小也骅骝不可以捕鼠,其用大也小大虽殊,其不适用一也 ○楚熊渠子李广射石 《新序》: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开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复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开,况人心乎?李广在右北平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

二事正相类 ○高祖先主功业 高祖自汉中而兴帝业,先主乃区区梁益而无成功皆天也,非人力也予尝作《诸葛孔明赞》云:“昔我高祖,肇迹于兹,欲肯其堂,敢废厥基 ○高祖武帝待士重轻 世言汉高祖最知人,故论三杰之功,则字谓张良曰子房,至萧何、韩信乃名呼之彼待下固有轻重,溺冠踞见者,特庸人耳其后武帝雄才大略,颇有高祖之风据厕而视大将军,不冠而见公孙丞相,至汲黯不冠不见也主父偃智不足以知此,西入关欲困卫青以求用,而不知武帝所以待青者至薄,岂以荐士责之哉?其不省也宜矣偃后朝奏书而暮召士,固当自致耶? ○张良不祀 张良之于高祖,盖天授也运筹帷幄姑置未问,鸿门之会,微项伯以良故,背其主而翼蔽沛公,则沛公之肉不足以齿项庄之剑矣,尚敢望数百年血食哉?此社稷功也子孙纵有大过,犹将十世宥之,奈何不疑嗣爵才十年,遽夺其国按《功臣表》则曰坐与门大夫杀,故《楚内史良传》则曰坐不敬其罪皆不至于不祀,而孝文视之蔑如也至元康四年,仅复其家,卒不绍封,汉家真少恩哉或曰良多阴谋奇计,造物所忌,故虽能以智终,而留国不祀,忽诸!信乎,非也? ○袁安吴雄葬地 汉袁安父没,母使求葬地道逢三书生,指一处云葬此,当世为上公,须臾不见。

安异之,于是葬其所占之地,故累世隆盛按安理楚狱之连系,还匈奴之生口,临事如此,平时用心仁恕可知矣神物兆祥使之昌炽,此岂人力所能至哉?范史载之亦足垂劝,而世之泥于阴阳家者,往往籍以为口实,谓贵贱、贫富、死生、祸福一系邱墓,殊不问行己之如何?于是庸师、妖巫始得售其术矣若河南吴雄,少时家贫丧母,营人所不封上者择葬其中,丧事趣辨不问时日,医巫皆言当族灭,而雄不顾雄既以明法律断狱平,起自孤宦,致位司徒,而子欣孙恭三世廷尉,为法名家此亦范蔚宗所记也,予故表而出之,以告不修人事而以袁安为口实者 ○皋陶 《后汉 杨赐传》:“三后成功,皋陶不与《左传》云:“皋陶、庭坚不祀,忽诸!”禹固不待言矣,契之后为汤,稷之后为周,至唐乃谓系出皋陶,天宝中,追尊为德明皇帝 ○以曾子为圣人 《论语 泰伯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曾子之言也唐太宗乃谓孔子所称以问,孔颖达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一时君臣之问对,史氏之笔削皆不正之,而直以曾子为圣人,何也? ○唐开元钱 《旧唐书》:“武德四年七月丁卯,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谈宾录》以谓欧阳询所书,而《青琐集 杨妃别传》乃谓此钱开元所铸,背有掐痕,出于杨妃。

吴曾《漫录》已载辨误中予谓唐铸钱多矣,今惟此钱遍天下,特为光明,烧之有水银出,可治小儿急惊而余钱皆不复见,何也? ○韩退之鳄文台参 《韩退之传》载潮州逐鳄事,而《李翱行状》、《皇甫神道碑墓志铭》皆不书又传言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李绅为中丞劾奏愈,愈以诏文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而罢之而《行状》、《墓碑》自缘李绅为御史中丞,械囚送府使,以尹杖杖之,公纵囚去翱、时人,不应谬忘,岂以鳄近语怪,故删去乎?若有诏免台参,李绅何敢争?谓绅有宠旦夕且相先生,不诣固为耻矣因舍囚事,宰相两改其官,此当可信《本传》止据《昌黎集》所载而书之耶? ○薛元超不以字行 《唐书》以字行者必明言之,微如阎让字立德是也薛收之子名振,字元超,见杨ぁ所作行状,而史直作元超,不云以字行,何也? ●卷二 ○史官改定制诏 本朝列圣实录,凡当时所下制诏,往往为史官改易,殆以文体或未古也宋景文公《笔记》亦尝言之唐魏帅田布以死事赠右仆射,白居易草制甚美,而《旧唐书》别载一制全不相类文虽可观,然不若居易之宏畅未知当时果用何制,其为修史者所改无疑本朝太祖受周恭帝禅诏,元本载《五代开皇纪》,与今《实录》无一字同,此事繇来久矣。

○记李煜与刘钅长书全文 太祖皇帝尝令江南李煜作书,谕广南刘钅长令归中国煜命其臣潘佑视草,文甚辨丽,累数千言,今载之《太祖实录》饶州董氏刻佑集亦有之,然皆不载最后十句,盖私礼不敢以闻也予年十余岁,因随侍至广州,尝得其全文,今尚能记其辞曰:“皇帝宗庙垂庆,清明在躬,冀日广徽猷,时膺多福徒切依仁之恋,难穷报德之情望南风而永怀,庶几抚我;指白日以自誓,夫复何言!” ○告词用上语 绍兴十二年,太母还宫,百僚班贺上曰:“朕自东朝之归,方知南面之乐故权中书舍人程敦厚《行太母侄女韦氏十娘封郡夫人制》云:“朕自东朝之归,方知南面之乐,宜时懿戚,同此体用盖全用上语也 ○察官兼翰苑 绍兴二十四年春,直学士院汤思退以礼部侍郎同知贡举时百官多阙,大抵一人兼数职,故凡以进士入官者,皆预考校独监察御史汪纶不入,盖备拆号也内制既阙官,有旨命王纶时暂兼权,适刘婉仪进位贵妃,纶草其制,润笔殆万缗,上称有典诰体,竟至大用前此察官寓直禁林,亦盛事也 ○经筵官给告 近制兼职,虽宰相领国史实录院、敕令所、玉牒所,降敕而已惟讲读官下至说书皆命词给告,可见崇儒重道之意也 ○侍读说书 近事,侍从以上兼经筵则曰侍讲,庶官则曰崇政殿说书,故左右史兼讲筵者,亦曰侍讲,如程敦厚、赵卫是也。

绍兴二十六年,王伦为起居舍人,止带崇政殿说书,误矣先是,殿中侍御史董德元、右正言王珉皆兼说书,而珉以家讳辞,遂并升侍讲,盖从权也(胡铨以左史兼侍讲,既而改宗正少卿而侍讲如故其后张或为左司亦侍讲) ○李益能召试 绍兴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诏将作监主簿李益能,令中书后省召试时务策一道取旨益能,李擢德升子也,为右丞相万俟所荐,将特赐出身而用之方试而薨,王纶、周麟之、赵逵在后省,以六经疑难发问,益能所对稍略,又参知政事张网亦论赐第之恩不可启止,自监簿迁宗正寺丞初,词科惟有出身人许应,上即位,以用武权停绍兴初,擢任工部侍郎,请复其科,而有司看详,兼许任子就试,亦为益能计也科第固未足道,然益能垂成辄坏,可为有心者之戒 ○给事中降诏 故事:除授六曹侍郎、杂学士以上除遇辞免,则降诏不允,给舍权侍郎则否绍兴二十七年六月,户部侍郎王师心除给事中,亦降不允诏书,盖师心旧官合答诏是岁九月,贺允中自权礼部侍郎除给事中,遂袭王师心例降诏,非故事也三十年正月,王亮自权工部侍郎迁,夕拜不复降诏(金安节又降诏) ○皇子食邑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孝宗受禅九月一日,三皇子并拜节钺真王,各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按旧制,皇子封王便合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此有司之失也 ○张德远始终为右相 高宗绍兴乙卯春,张德远拜右相,丁巳秋方罢,盖独相也后几三十年当壬年岁,寿皇及禅,陈长卿实为首台七月复召前左相汤进之为右相,十二月长卿罢明年改元隆兴,正月张任枢密使寿皇过德寿宫,议除二公相,高宗曰各还其旧,盖以顷年汤左而张右也按德远相时,汤尚未任其后陈以权侍郎同知贡举,时史直翁方过省方中宏词后汤为左相,久之,陈拜右相汤去,陈始升左而史为右相予在后省,尝语陈云:“相公汤相坐主,乃迭为左右相陈笑指史云:“今右相亦当时进士也仕宦迟速固不齐,但张以三十年旧相,当并拜之日,适以汤尝居左,意不少进,斯亦异矣国朝偶值二相俱阙,往往自执政径升首台,近岁如沈守约、叶子昂皆是也 ○高宗朝进士第二人官过大魁 高宗中兴以来,十放进士,其榜眼官职往往过于状头戊申,惟杨李易止于中书舍人待制,而王大宝乃为尚书杂学士绍兴二年,张九成止权侍郎,而凌景夏乃为尚书五年,汪应辰仕至尚书端明,而莫中元以有官降第二后来官职亦相似,其实应辰第二人也八年,黄公度止于考功郎官,而陈俊卿作相十二年,陈诚之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