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翻译中语境与词义选择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31KB
约5页
文档ID:497148243
谈翻译中语境与词义选择_第1页
1/5

谈翻译中语境与词义选择作者:许利平来源:《商情》2008年第 41期【摘 要】本文分析了语境与词义的关系从语言语境、文化语境感情色彩等几方面出 发,分析了在翻译中其对词义选择的重要影响,指出语境在词义选择上的不可或缺性关键词】翻译语境 词义作为语际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一种工具,翻译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翻译行为是通过译者生 成的信息传递媒介来完成跨文化和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充分地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前提,有 效地落实译文是翻译的关键翻译中有效的理解和表达则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它的语义 确定、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都离不开语境因此,语境是有效翻译的基础语境就其概念而言,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 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一是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o 有人称前者为大语境,后者为小语境何自然教授认为,就一般而言,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 境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J.lyons)把它解释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对言语活动产生影响的 一些因素,包括参与双方,场合(时间和地点),说话的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或语域。

王宗炎先生 在他主编的《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语境给予了简明、具体的界定语境是指上下文,即 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并指出上下文常常可以帮助理解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特语境是属于语言外的因素这一语言外的因素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结合起来 的,正是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英语中的一次多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在翻译过 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词义值得我们注意顺应语境的词义选择词义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语言所反映的语境,而不同的语境又决定了词语的不同意义在翻 译过程中,词义的选择必须顺应语境,考虑其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的词义 符合原文语境,既反映出原作的风格,又帮助目的语读者充分理解原文英语中同一个词,同一 词性,在不同场合往往也会有不同的含义来看last这一形容词: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他是最后来的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他决不会干那件事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怎么也不该怪他。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nsult.根本不宜找他商量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我怎么也没料到会在这个地方见到你在上述例子中,last的词义选择就是顺应语境的选择,既准确表达出了源语的意义及语境 意义,又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达到了对语境的充分理解语境不是既定的,而是动态 的,随言语交流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维索尔伦从顺应性角度充分探讨了语境的本质属性, 强调语境不是静态产生的,而是交际双方在使用语言过程中顺应所属言语社团的惯例交际对 象和交际目的产生的"维氏提出的语境顺应论是一种动态的语境观,指出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必须动态地顺应语境二、重塑语境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不仅要顺应语境,同时语言也改变和重塑语境有时一个单词的含义 多大数十个,而且有的意义并没有直接的内在的联系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仔细了解文 本的含义,重塑一个相应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义如green是英语中一个常用词,常作“绿色 的”解释实际上,它是一个多义词,仅一般词典中就列有20余种释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分 别可译为“绿的,青的,温暖的,妩媚的,新近的,(伤口)未愈合的,精力旺盛的,未熟的,嫩的,未干的,未 经处理过的,(鱼)未到排卵期的,苍白的,妒忌的等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绿色货币的(指欧 共体内部为计算农产品价格而规定的币值)”。

要想译出它在句中的确切含义,就必须根据上下 文,仔细揣摩推敲如在“He is still green at the job.” 一句中,“green” 一词的含义是 “inexperienced”, 整句译为“他对此项工作还很生疏"在“His words kept my memory green." —句中,其含义是 “ftesh",整句译为“他的话使我记忆犹新"o可在“We had a green winter last year."'一句中,其含义却 是“mild”,全句译为:“去年冬天气候温和”又如hot,也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词汇,相关俚语也很多,在日常交流中运用十分广泛 其基本含义有热的,烫的;辣的;新鲜的(消息等);消息灵通的,对......有浓厚兴趣的;性 感的;(爵士乐)节奏强的;烦躁的,火烧火燎的等还有大量的短语和俚语如in hot pursuit 穷追不舍;hot under the collar恼怒的,气冲冲的;局促不安的;hot on the heels of紧随 之后等等如何确定其在某个句子中的含义,语境的理解和重塑显得至关重要三、文化语境的影响1.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某一表示具体客观事物的词语在不同的民族语言里会表示不同的文 化意义。

请看下面的例句:例:Put them in a pan with 2 strips of lemon peel,600ml whipping cream and tablespoons white or brown sugar, golden rather than very dark brown.汉英两个民族面对同一物体所指相同或相似,但思维表达各异英语中的-brown sugar .与汉 语的红糖对应,l ight brown sugar与黄糖对应,black tea与红茶对应译员应顺应不同的思维方式, 超越表达形式的局限进行意义上的对等翻译故上文可译为:将两条柠檬放入炒锅内,再加 600 毫升搅打的奶油和两汤匙白糖或红糖,赤砂糖也可,但不要用深色的红糖张志公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 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环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 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于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英、汉语之间表达方式的转换,不仅会碰到语言本身的各种问题,还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社 会、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道德观念等超语言因素Harmerly说:“不同的文化之间单 词的差异主要在于单词的文化涵义”。

这就要求译者在转换表达方式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形色的 转换,更要注重意义!尤其是文化涵义的转换如用动物作喻体来表示人物某些品质,是语言中的 一个普遍现象但因文化环境不同,借用哪些动物来比喻人们的哪种品质,在各种语言中是不尽 相同的,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例如英语中常将rabbit或是chicken作喻体表示“胆怯”,汉语中与此 相联系的动物形象却是“鼠”兔子在中国人的形象中是敏捷,汉语里有“静如处女,动如脱免”的 说法而鼠在英美人的眼里是卑鄙肮脏的象征因此as timid as a rabbit宜译为胆小如鼠再如 下句:You chicken! She cried, looking at Mary with contempt译为:瞧你这鼠胆儿!她蔑视地冲着玛 丽嚷道如果不注意其文化内涵,生搬硬套地按字面译为“你这小/雏鸡!”形式上虽然一致,内涵意 义却相差甚远,甚至还会出笑话因此,为了使译文能更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内涵,使译文达到最佳 效果,在翻译这类比喻时,应注重文化语境中诸多超语言因素的影响,有时只能舍弃形式上的一 致而求得意义上的等值类似的例子尚可举出不少:as mute as a fish 噤若寒蝉as drunk as a mouse 烂醉如泥black sheep 害群之马as cunning as a dead pig 狡猾如狐狸work like a horse 干活如黄牛a cat on hot bricks 热锅上的蚂蚁birches of a feather 一丘之貉另外,中西方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思维概念,例:中国每个地方都有丰富多样的地方小吃。

小 吃,通常被译为snack food,而在美国,snack food对等于中文中的快餐,零食我们所说的snack food足够美国人的一顿晚餐因此,译文必须顺应这种不同的思维差异,恰当地选择词语small eating 来表达中文小吃的概念2.词义的褒贬和轻重的选择在各种语言中,词语都可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或具褒义,或具贬义,或者具中性意义词语 中这种感情色彩意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使用语言的人对于客观现象往往有一定的情感和伦理 评价,有不同的好恶和爱憎,要正确体现言者的感情色彩,就要注重文本所体现的语境[5]如 对于一个长期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人们可以称他为statesman(政治家),也可以说他是politician政 客”对一个生活俭朴的人进行评价,有人可能会用thrifty(节俭),而也有人会用stingy当某人形容 七十岁以上的老太太时可用“that dear old soul, that old woman, that old witch”从中我们不难看 出他对那三类老太太的情感倾向和爱憎为了忠实于原文,象这类本身表示褒贬意义的词,翻译 时就应该根据文本提供的具体语境把褒贬意义相应地表达出来。

还有一些中性词,则应根据语 境来确定其褒贬如deed 一词可以译为“事迹”(褒义),也可译为“勾当”(贬义):People praised highly the hero's glorious deeds.人们高度赞扬这位英雄的光辉事迹He had lied to me and made me the tool for his wicked deeds.他欺骗了我,使我成了他进行罪恶勾当的工具四、结束语翻译的最终目标是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寻找最恰当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而译文语言的重构 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制约语境这超语言的因素对语言传递的信息有着深远的影响作 为译者如何才能准确选择词义,充分表达原文,重现原文语境,首先要充分掌握词语本身的含 义,了解和克服语境带来的影响,弄清词语的真实涵义,准确地选择词义,从而获得有效翻译参考文献:[1]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 Lyons,J.. Semantics.Volume2.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作者单位:怀化学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