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环评引言根据作者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 , 结合目前 我国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实际情况 , 对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选址、填埋场主 要污染源是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封场处理和生态恢复等工作重点提出了应注意的内 容和建议1 生活垃圾填理场的选址论证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填埋场选址论证 同时建设部颁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中有明确规定 , 有9 类地区不应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卫生填埋场设置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 规划的要求 , 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 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 衡要求相一致 , 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此 外, 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 :1.1 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有充分的填埋容量和较长的使用期 , 填埋容量必须达 到设计量,使用期至少 10年1.2 场内需具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
任何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包括 垃圾进场道路、车辆维修冲洗设施、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防渗导气系统、渗 滤液收集处理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等填埋场的兴建对场区地质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 如水循环系统的破坏、边 坡等问题 , 因此应加强场区和地质环境评价工作1.3 场址周围应有相当数量的覆土土源 , 用于填埋的分层压实、分层覆土、中 间覆土及终场覆土一般为填埋场填埋库区库容量的 10%-20%并, 且土地源宜为粘土同时 ,筑坝所需要的砂石和粘土 ,需求量大因此 , 对这些材料需要了解其产地 及运输条件、质量、储量和开采条件等 , 考虑施工期取土场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2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2.1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填埋场主要污染源是渗滤液和填埋气体2.11 渗滤液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高污染负荷且表现出很强的 综合污染特征、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 其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 一般说来,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pH值 4~9,COD2000~62000mg/L,BOD560~45000mg/L,BOD5/C值较低,可生化性差重金 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浓度基本一致。
鉴于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及其性质的高度动态变化特性 , 评价时应选择有代表 性的数值一般来说 , 渗滤液的水质随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延长将发生变化垃圾填 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大类 : ①“年轻”填埋场 (填埋时间在5年以下)渗滤液的水质特点是:pH值较低,BOD5及 COD浓度较高,色度大,且 BOD5/CO的比值较高,同时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也较高(因为较低的pH值);②“年 老''的填埋场 (填埋时间一般在 5年以上,) 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点是 :pH 值接近 中性或弱碱性(一般在6~8),BOD5和COD浓度较低,且BOD; /COD的比值较低,而 NH4 一 N的浓度高,重金属离子浓度则开始下降(因为此阶段pH值开始下降,不利 于重金属离子的溶出 ), 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差此外,渗滤液一般控制项目可为 COD BOD SS大肠杆菌等,其他项目可视各 地垃圾情况 ,由环保部门确定渗滤液不得排入 GB3838-2002中I、II类及III类中饮用 水源保护区 , 一类海域2.12 填埋场释放气体主要气体和微量气体两部分组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一 氧化碳、氢、硫化氢、氨、氮和氧等 , 接受工业废物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其气体 中还可能含有微量挥发性有毒气体。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体的典型组成 ( 体积浓度)为:甲烷45%~50%二, 氧化碳 40%~60%氮, 气2%~5%氧, 气 0?1%~1.0%硫, 化物 0%~1.0%氨气 0.1%~ 1.0%,氢气 0%~0.2%一氧化碳 0%~0?2%微量组分 0.01%~0.6%; 气体的典型温度达43~49~C相对密度为1?02~1?06,为水蒸气所饱和,高位热值在 15630~19537kJ /m3填埋场释放气体中的微量气体量很小 ,但成分却很多国外通过对大量填埋场 释放气体取样分析 , 发现了多达 116 种有机成分 , 其中许多可以归为挥发性有机组分 (V0Cs)2.2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包括多个方面运行中的填埋场 ,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 括:2.21 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2.22 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 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2.23 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2.24 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 , 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 流等;2.25 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2.26 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 物可能传播疾病 ;2.27 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 飘出场外 , 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2.28 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封场后的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减小 , 但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种植于填埋场顶部 盖层上的植物可能受到污染3 封场处理和生态环境恢复卫生填埋场填埋服务期满后 , 要进行封场处理和生态环境恢复 , 继续引导和处 理渗滤液、填埋气体整个封场工程由终场覆盖与生态恢复系统、防渗导排系统、 渗滤液处理系统、气体控制与回收利用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组成封场工程的作用 在于控制填埋场污染 , 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环评中在封场处理和生态环境恢复方 面应注意下列问题 :3.1 充分考虑安全性因素 ,加强环境监控 , 制定对付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在 环评中应提出加强对垃圾堆体稳定性监测的建议 , 用角位仪定点定期观察堆体的左 右位移,用水准仪定点定期观察堆体的高程变化 , 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滑坡事故的 发生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城市垃圾处理及防治最新技术标准规定 , 甲烷浓度不得超 过 5%,该值是参考了美国环保署的指标 , 即认定空气中甲烷浓度 5%为爆炸低限 , 当浓 度达到 5%-10%时就会发生爆炸虽然填埋场在设气体导排设施的情况下 , 甲烷浓度 一般在 1%-2%之间, 但不排除在特定的地点和气候条件下 , 甲烷浓度会超过 5%。
因此 环评中提出加强对封场期甲烷浓度的监测和对封场期禁火工作的对策显得尤为重 要3.2 生态恢复需要安全的终场覆盖层和足够厚的覆土层 , 需选择适宜当地气候 特征的植被种类 ,不可选用根深植物 , 避免覆盖层被穿透对终场区域及时覆盖 0.8~1 米厚的粘性土并进行植被恢复 , 除可防止雨水冲刷之外 , 还可在坡面上起到箱 网作用, 阻止滑动弧面的形成 ,使离散垃圾体增强整体性 , 提高垃圾堆体的稳定性3.3 卫生填埋场经过封场处理和生态环境恢复并稳定后 , 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 的开发利用 , 但不宜用作建筑用地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提出填埋场的土地利用须经 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后方可开发的明确要求4 结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 相关的影响 因素很多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只有通过认真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 获 取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填埋场周围的环境特征 , 才能使编制的环境影 响报告书更为合理、科学、实用 , 从而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得到更好的体现参考文献 :1. 聂永丰主编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固体废物卷 )[M]. 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0.2. 王君琴.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特征研究 [D].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4.3. 王凯军.UASB工艺系统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沼气,2002.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控制技术 . 《中国给水排水》 2000第 6期1999年5.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污染防治技术》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