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自主招生考试院校2021年自主招生,怎样科学精确定位报考院校? 经过近期家长咨询,陈晟老师发觉有很多家长表示,自主招生政策和报名条件已经基础掌握,不过,在选择目标院校问题上还是很吃力,不知怎样衡量 为处理大家的疑问,陈老师从考虑原因、定位步骤、策略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便于大家选择适适宜的院校及专业 正确定位 院校选择之因此难,关键是因为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原因,关键集中在以下多个方面: 1、考生成绩/院校往年分数线 2、取得奖项 3、高校招生条件 4、高校限报情况 5、高校优惠政策 6、考生爱好专长 定位步骤 定位自主招生院校需要考虑的原因众多,那么到底该怎样来操作?以上原因应该哪些先考虑,哪些原因能够后考虑? 首先,确定本身成绩及高校往年录用分数线 考生成绩关键看高三阶段成绩平均成绩,对比查看本分数段本校考生往年的毕业走向,在此期间,明确高校往年在本省市的录用分数线及录用排名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一轮院校筛选 第二,明确考生的爱好兴趣 了解考生专长及未来想要就业的方向,确定第一轮筛选院校地址及优势专业结合考生爱好及未来就业方向进行第二轮的筛选。
第三,明确目标高校往年的招生条件 因高校招生简章临时未出,提议关键参考高校2021年招生条件,结合2021年招生条件做合适调整在符合招生条件的基础上做第三轮的筛选,在此需要关键注意的是,高校招生条件每十二个月或许有微调整,详细以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第四,明确高校限报及优惠政策 在尽可能符合招生条件的情况,结合目标院校限报情况及优惠政策,最终确定3—5所目标高校,在2021年自主招生简章公布后,大家就需要关键关注自己前期定位院校的招生情况 定位策略 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我们通常提议考生采取“冲稳”结合的策略会推荐考生两类目标院校,一类是要比考生平时学习水平要高部分的院校,一类是跟平时学习水平相当的院校而不能选择高考成绩要求太高的院校 选择比水平要高的院校的优点: 是能够最大程度地用足考生的“裸考”实力,考分一点全部不浪费,有机会上更加好的、更满意院校,在考生不特意挑选专业条件下是一个特优的选择方案缺点是考生可能不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存在专业调剂的风险 选择跟水平相当院校的优点: 是比前一个成功的把握要大得多,当然能够说风险也小得多最大的好处就是争取第一专业的机会大大增加。
缺点是很可能会比录用分数线多富余几分,似乎有点“浪费”尤其是在考生超常发挥的情况下更会感觉如此 定位需要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院校选择前,一定要参考前一年的该校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综合评定本身的条件,未免无法达成初审要求 1、自己取得奖项是否能达成高校要求 在每十二个月自主招生报名之际,有大家全部搞不清楚自己的奖项类型或是奖项等级是否符合院校要求,陈晟老师提议大家,在报考前,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奖项等级 2、自己所取得奖项高校是否认可 很多考生奖项符合了高校招生条件,不过不确定高校是否认可,比如:高校招收发表过省级或是国家级刊物论文的考生,考生发表过论文,不过不确定高校是否认可自己所发表的论文类型此种情况,提议在报考前咨询高校招生办或尽可能选择和论文发表相关的专业 3、提前了解高校院校限报及专业限报数量情况 2021年高校自主招生通常限制考生报考院校及报考专业数量,普遍限报2-3所,现在无法预计2021年限报情况,详细需等到2021年自主招生报名开始时,才会知晓 4、注意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撞车 2021年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间集中在6月10日-22日,很多学校考试时间撞车,2021届考生确定目标院校时需在相同级院校中留出备选项。
2021年自主招生简章公布后,家长及考生还应留心院校考试时间,立即做出调整 最终,提醒大家很主要的一点,院校定位最好伴随考生的每次成绩而不停调整,尤其是高二期间及高三阶段成绩,对于合理预计高考成绩更为主要 陈晟老师教你填志愿,手把手教会你填志愿做报考;请关注陈晟老师(/122327858)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