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学校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05KB
约9页
文档ID:548297271
初中学校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1/9

初中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现对数学学科结合本次期中考试做以下分析     一、命题分析    1.试卷命制:本次考试七、八、九年级试卷满分均为120分选择、填空共54分,解答题66分七年级采用自主命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试题整体较简单八九年级采用金太阳试题,命题注重学生能力的考察,有一定的难度    2.试题组成结构:    七年级考察章节及分值:《有理数》(57分),《整式的加减》(63分)     八年级考察章节及分值:《三角形》(25分),《全等三角形》(26分),《轴对称》(69分)    九年级考察章节及分值:《一元二次方程》(65分),《二次函数》(55分)二、成绩及质量分析   (一)考试成绩    1.七年级考试成绩情况:    (1)、基本情况:七年级参加考试357人,最高分120,最低分7,平均分61.77,合格142人,合格率为39.78%,优秀67人,优秀率18.77%    (2)、成绩分布:120分:2人    110分以上 25人   96分以上67人  72——95分75人  72分以上142人  60——71分40人  50—-59分34人  40——49分34人   39分以下107人    (3)、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分布     2.八年级考试成绩情况:   (1)、基本情况:八年级参加考试373人,最高分110,最低0 ,平均分58.61,合格135人,合格率为36.19 %,优秀28人,优秀率7.51%。

   (2)、成绩分布:120分:0人     110分以上 1人   96分以上 28人   72——95分107人  72分以上135人  60——71分61人   50——59分40人  40——49分39人   39分以下 98人   (3)、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分布   3.九年级考试成绩情况:  (1)、基本情况:九年级参加考试358人,最高分116 ,最低分0,平均分43.92,合格67人,合格率为18.72%,优秀4人,优秀率1.12%  (2)、成绩分布:120分:0人    110分以上 2人  96分以上 4人   72——95分63人  72分以上67人   60——71分46人,   50——59分39人  40——49分40人  39分以下 166人  (3)、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分布    (二)质量分析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七年级整体好于八年级,八年级好于九年级七年级这次采用的是科任老师自主命题方式,试卷本身难度不大,但最终考试结果不是很理想,且各班成绩差异较大七年级第一学期前半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均为代数部分,但成绩过差的学生人数太多,39分以下的人数为107人。

八年级成绩合格率和优秀率均太低,同一名任课教师所带两个班差距较大,其中39分以下的人数为98人九年级整体成绩偏低,无论是平均分、合格率还是优秀率都太低,同时两级分化严重,39分以下人数多达166人通过以上数据暴露出了我们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现做以下分析1.错题原因分析(1)基础薄弱,对基础知识没有完全掌握,似是而非,一部分同学对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不能灵活运用2)缺乏练习,动手能力差,一动笔就错3)部分同学态度不端正,把考试没有当一回事,选择题也没有做,还有部分同学,看到较长考试题目就根本不看题,有胆怯心理,不去动脑,而实际上,一道题目前面几个问题比较简单4)审题不严,不认真,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教师对学生平时这方面要求不细致5)缺乏对新题型的研究,看到新题型就无从下手,不敢动笔6)专项练习不够,学生对同类型的题目细微差别把握不住,在题目有所变化时解决仍有困难     2.教情分析(1)对学生的学情掌握不够准确,没有注重基础教学,过高估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制定教学设计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了教师的角度去备课上课,教学设计不合理2)部分老师贪多求全,大讲特讲,但实际上,老师上课讲的再多,如果学生不动脑,不动手,永远不可能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而是一味地代替学生,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懒于动脑、动手的习惯3)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方面部分老师不注重课堂管理,只顾教,不管理课堂,这样长期下去,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成绩会越来越差,最终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另一方面部分老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单一,更不能开展分层教学,也不能有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4)忽视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停留在教知识的层面,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当中去,更没有形成个人的能力5)课后检测,督促不及时,不到位由于数学学科的属性,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来训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阶段性的检测、督促必不可少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提升了应用能力6)对后进生不够重视,边沿生没有抓在手上,培优补差效果不明显,优秀率整体偏低,差生面广7)同学科各级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各自为政,没有把好的教学经验相互分享,达到优化和共赢。

  3.学情分析    (1)部分学生在校不认真做作业,抄袭,回家不做作业,课后学习是一片空白原因是现在的农村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为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看管,或者由父母一方看管,但这些家长大都比较溺爱孩子,生活上是尽力满足孩子,而在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做得不到位,孩子学习上缺乏严格的监管,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服从家长管理,每天和周末作业几乎不做,到检查的时候一抄了事,而家长只是单方面寄希望于学校,日积月累,导致成绩自然下降2)学习自觉性差,学习品质不佳,让老师逼着学习,作业潦草,应付了事部分学生没有把学习当一回事,得过且过同时,每天独立完成作业的人数过少,其他同学经常抄袭    (3)缺乏自信,学习目的不明确,每天沉迷,晚上熬夜打游戏,上课睡觉部分同学自暴自弃,过早的放弃数学学习,上课不听讲,导致成绩越来越差,有的同学甚至考了0分部分同学自认为自己基础太差,根本没有静下心来寻找自身问题,缺乏迎头赶上的勇气    (4)学习习惯差,没有预习习惯,更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堂上不做笔记,只用耳朵听,课后懒于思考和练习,或是仅仅满足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部分同学课堂上看似听懂了,但自己没有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下去,听的再多,终究是别人的成果。

    (5)学生考试答题的思维品质不好也是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卷面书写潦草,解题时粗心马虎三.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1、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1)落实五步教学模式,备好课,主要备好“学”的环节,同时做好每节课的检测反馈,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效果2)加强课堂管理,少批评,多鼓励,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3)注重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学习作用4)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困生、边沿生、优等生的学习5)鼓励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或错题本2、重视基础概念教学,夯实基础,重抓基础性教学,精讲巧练,想办法关注中等及其以下学生的学习,均衡成绩并提高整体成绩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后进生的,建立学困生补差档案,注重边沿生的转化,落实培优补差工作4、做好阶段性检测,了解学生学情,及时检查学生每天作业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周末适当布置家庭作业,老师要督促检查到位5、告诫学生认真对待作业,严格要求学生作业质量和作业品质要分层科学设计作业,要求学生作业务必在规定时间段完成(下午自习),教师最好当面批阅,尽最大努力发挥作业的实效6、注重知识的生成,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大胆放手学生,让学生讲思路,写过程,再纠错,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7、重视分类及专项训练,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相关题型进行分类整理,强化训练,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8、加强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重视知识应用,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养成细致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给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目的教育,前途理想教育,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观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10、同学科老师要相互学习,强化协作,多交流和沟通,共同提高总之,通过本次期中考试,反映出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暴露了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今后,我们将发扬优点,努力改正不足,严格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培优补差,争取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