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国对反补帖调查及我国对策建议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50KB
约4页
文档ID:402697244
美国对反补帖调查及我国对策建议_第1页
1/4

美国对反补帖调查及我国对策建议摘要:2022年底美国首次对企业的净补贴率为10.90%-20.35%,决定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并开场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版纸产品征收临时反补贴税2022年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终裁结果,裁定补贴成立,净补贴率为7.40%-44.25%2022年11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认定,从中国进口的铜板纸没有对美国的造纸产业造成损害,至此此案在历经1年时间后以终止调查完毕 一、2022年之前,美国没有对我国出口产品进展过反补贴调查 中国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以及制成品的价格被认为是由政治因素而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早在1986年,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在乔治城钢铁公司诉美国联邦政府案中的判决,奠定了美国对非市场经济体出口产品不适用反补贴税的理论根据基于这种认识,美国认为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所以没有对我国的产品施行反补贴调查 其次,补贴作为政府行为,在调查中要涉及大量政府间交涉,被调查对象国政府提供应该国消费上的补贴的详细资料很难获得,同时还要考虑自身国家整体利益的平衡因此,除非被调查对象国政府补贴行为非常明显,原那么上各国一般不愿对他国进展反补贴调查。

随着中国成长为贸易大国,当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汇率压力、知识产权等工具都不能遏止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之后,美国国内进口竞争产业和有关政客都无法抑制援引反补贴工具打击中国出口商品的强烈冲动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新趋势的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利益集团的影响,政治利益的需要LocaLhoSt在美国国内政治中,一些政客需要满足局部利益集团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贸政策就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矛盾和斗争的产物在一国内部,赞成自由贸易的集团主要是由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众多的消费者组成,他们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反对自由贸易的集团主要是由那些与进口相竞争的行业(如夕阳行业,低技术、就业数量大的行业)以及这些行业中的工人组成,他们是自由贸易的受损者受到保护措施不利影响的消费者或中间产品的进口商(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一般人数众多,利益分散,并且保护措施的施行对他们个人而言影响不大,要有效地把他们组织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其企业,但不一定仅指出口补贴,包括对国内各产业部门、行业、企业或地区、科研部门的财政捐助和政策信息;第三,被授予方必须实际享受到了利益;第四,补贴应具有专向性,即指成员方政府有选择地、有差异地而非普遍性地给予某一个企业、行业或地区等。

补贴和倾销一样,都是以低于正常价值在进口国市场销售,属于“不公平竞争〞但是反倾销调查所针对的一般是个别企业的经济行为,而反补贴调查针对的是政府行为,涉及大量的政府政策问题,会造成整体行业、整体区域的全面影响,具有更大的危害长期以来,补贴与税收优惠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由于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反补贴调查的对象是政府行为,因此,我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将受到很大限制为减少他国的反补贴调查,我国政府可能按照国外所设定的市场经济标准自动减少对产业的扶持、自动减少国有企业,这不仅会影响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总体经济方案,而且会影响到国家开展战略的制定假如说反倾销只是使中国蒙受经济损失的话,反补贴更具有政治上的意义 其次,美国对华反补贴的举动将引发跟风效应第一,为美国众多行业所效仿美国针对中国铜版纸进展反补贴调查,为美国对中国消费的其他商品征收反补贴税敞开了大门其后,美国商务部初步认定中国出口的活性炭产品也承受了补贴,并对美国同行业产品造成了“本质性损害〞 2007年11月27日,美商务部就对华第三和第四起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案――薄壁矩形钢管和复合编织袋案做出初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存在补贴。

从将来一段时间看,美国政府的决定很有可能会让许多美国其他行业效仿,比方像目前形势比拟严峻的钢铁、纺织等美国制造业也通过这个方法来寻求美国商务部的支持国际贸易专家费尔德曼说,这是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决定,“将会看到针对中国各种产品的同类诉讼的浪潮〞第二,为欧洲、日本等其他兴旺国家发送了一个“跟进〞的信号,使得中国在随后的时间里遭受更多的反补贴调查美国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的国家,因为加拿大在2022年就曾发动3起对华的反补贴调查,但加拿大毕竟影响力远远不及美国从2022年2月份,美国政府以中国存在贸易补贴为由,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指责中国存在“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两方面在世贸框架下被制止的补贴开场,日本、墨西哥等国也相继采取行动,这种形势务必会影响中国商品出口的国际环境而且,就在美方宣布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后不久,欧盟方面也开场考虑重新修订对中国等国家的反倾销政策,并可能改变在补贴问题上对中国等“非市场经济体〞较为宽松的立场 三、我国应对反补帖调查的对策建议 1.客观面对,积极应诉虽然美国对华反补贴有其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但就案件本身来说,只是就纯粹的法律问题展开辩论的过程。

作为wto 的成员,我国被其他成员国投诉本身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是美国自己这样国内法制比拟健全的国家,在wto 中也是被投诉最多的成员国所以先要以客观冷静的心态处之,然后认真分析应对措施,争取有利的结果美国的反补贴调查从立案、初裁到终裁有一个较长的行政程序其中包括了评论、抗辩、问卷、听证、核查等一系列调查环节可以充分利用美国反补贴调查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渠道与方式,进展积极的应诉与抗辩,也可以走其司法程序进展上诉,以说明我国的原那么、立场与态度2022年1月9日,我国商务部曾以公平贸易的名义,结合铜板纸案所涉的两家主要造纸企业(即江苏金东纸业和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公司),主动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上诉,要求美国的国际贸易法院发布临时制止令,中止美国商务部对华发起的铜版纸反补贴调查;判决美国商务部在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同时 【1】【2】发起反补贴调查的行为为非法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利用美国的司法程序进展反诉的一个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还可以保存我国采取其他合理措施的权利 2. 加快调整法律法规和策略我国参加wto已经7年,法律法规的调整工作一直在做对于我国立法中仍然存在的与wto规那么明显不符的规定必须加快修改和调整,因为这些针对性强的投诉可以抗辩和盘旋的余地很小,会让我国在争端解决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法律明文规定的补贴属于“显性补贴〞,这种形式很明显违背wto规那么,容易被投诉,所以各国都在尽量防止使用 事实上的补贴很多,投诉方不易取证我国应该讲究立法的技巧,防止争端的激化在全面清理各种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时,划分出哪些是制止性补贴〔“红灯〞补贴〕,哪些是可诉性补贴〔“黄灯〞补贴〕和不可诉补贴〔“绿灯〞补贴〕逐步取消制止性补贴〔“红灯〞补贴〕,如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增加wto协议所允许的补贴制度,即不可诉补贴〔“绿灯〞补贴〕,如科研与开发补贴、对落后地区的补贴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补贴;把握可诉性补贴〔“黄灯〞补贴〕的数量及形式,力求将从价补贴率控制在5%以内在税收优惠方式上可以变直接优惠方式为间接优惠方式调整后的国内补贴政策,要既有利于应对国外的反补贴调查,又有利于我国企业长远利益的维护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平安开展 3. 坚决抵抗美方采取双重救济措施对同一出口产品的同一损害后果采取双重救济措施的做法是完全违背wto反倾销和反补贴规那么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晋级不管是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还是gatt在1994增补的第6条第5款,条文在对同一出口产品是否可以同时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双重征税的问题上,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在任何缔约方领土的产品进口至任何缔约方领土时,不得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以弥补倾销或出口补贴所造成的一样情况。

按照这一规那么,假如某一进口产品同时存在倾销和补贴问题,那么对由于倾销或补贴造成的一样损害后果,进口成员方只能选择采取或征收反倾销税或征收反补贴税,而不得同时既征收反倾销税,又征收反补贴税gatt第6条5款是明确制止成员方对同一进口产品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双重救济措施的因此,当我国出口产品同时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双重指控的时候,一方面,我国企业在应诉中应当运用这一规那么,据理力争,回绝同一出口产品就一样损害被双重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另一方面,有关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注意,并应当就有关问题向对方当事国提出磋商和会谈,指出双重救济措施是违背wto相关协议的,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wto争议解决机构来制止这种违背wto规那么的做法,以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正当权益和我国贸易利益 4.建立反补贴调查的预警机制预警机制的作用在于防患于未然与费尽周折的磋商、应诉成功或遭受反补贴调查再进展补救相比,通过预警机制于无形中化解贸易摩擦显然是最正确选择企业是出口的主体,数量众多,很多企业在国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使信息来源广、反应及时政府作为公共效劳机构,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可以通过中国驻外机构以及使领馆的商贸机构、海关等组织搜集各国反补贴调查的信息。

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身为民间效劳机构的优势,加强与国外同行的联络,掌握国外同类商品的销售与价格信息假设能协调好各方的优势,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预警机制,将使中国出口产品有效防止遭遇不必要的反补贴调查的困扰 5.尽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近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之所以获得了宏大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两个有利条件:(1)充分利用了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结以来所建立和形成的贸易自由化环境,有效地施行了以出口和创汇为导向的外贸战略;(2)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低价营销策略实现了对国际市场的抢占究其第一点而言,出口创汇型的外贸开展战略,确实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开展、外汇储藏的积累作出了重大奉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战略也导致了贸易收支不平衡和贸易摩擦加剧、低价竞争和贸易条件恶化、外汇储藏过多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宏大、出口相关措施与世贸组织原那么不符、对外依存度过大与内外贸失衡、外贸构造不合理与技术创新才能等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外贸经济甚至国民经济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迫在眉睫而就第二点而言,仅仅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在此根底上搞低价竞争,很难成为贸易强国。

因为低价抢占市场常常与倾销、补贴相联络,有关国家依此而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狙击,意味着我国企业以低价营销策略参与国际竞争的阻力将越来越大因此,以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为根底,以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为指导,抛弃重商主义思维,致力于自由贸易秩序的维护,这是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罗昌发.国际经贸法研究〔一〕.美国贸易救济制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2022. 【2】 石士钧.“补贴条款〞探微:我国应对反补贴壁垒的考虑.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22(6). 【3】 谢辉.对华反补贴的开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贸易问题,2022(12). 【4】 杨荣珍.中美wto补贴争端的对策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22(1). 【5】 栾信杰.两条腿走三步:美国对华反补贴态势分析.国际贸易,2022(1). 【6】 胡麦秀 薛求知.美国对华施行反补贴的动因及其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情况,2022(1). 【1】【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