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tang****x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63KB
约1页
文档ID:185750480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_第1页
1/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近代史小班讨论课一、背景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 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二、 意义五四运动: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中国新文化运动:1、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三、 二者联系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是“古典的现代性”道路,与“五四运动”所开辟的革命激进主义的现代性道路是有本质区别的。

联系:1、两个运动经历的时间有重合部分: 1919年5月4日后;2、 两个运动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称帝,随后军阀割据,连年 混战,国家衰败,列强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出路;3、 两个运动的部分核心人物或者参与人相同:如蔡元培,胡适,陈独秀;可以说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 领导者和推动者;4、 两个运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的宣传思想 转变;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广大青年民主意识空前提高,为他们后来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做了充分的 思想动员;5、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发展到 1919年的高潮体现: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 发的导火线紧接着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面对五四洪流,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承担起领导责任,密切关注运动的发展,为运动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主流杂志刊登的大量相关文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鼓舞人民的 革命斗志,鞭笞帝国主义由此可见,这一声势浩大的社会政治运动是前期设计思想启蒙的必然结果和效果体现6、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流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观点趋于相同,矛头一致;五四运动 期间,虽然主将们的观点发生分期,但仍然精诚合作;五四运动之后,他们由合作走向分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