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运营规程一、概述城市地铁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安全的运营依赖于一套严谨、规范的规程体系本规程旨在明确地铁运营各环节的操作标准、管理职责及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乘客出行安全、提升运营效率,并促进地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二、运营准备阶段(一)设备检查与维护1. 列车检查:每日运营前,需对列车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 车门状态:确保车门开关顺畅、显示正常,无卡滞或异响2) 制动系统:测试制动响应时间及制动力度,确保符合安全标准3) 电气系统:检查线路绝缘、电源分配箱状态,确认供电稳定2. 轨道与信号系统检查:(1) 轨道巡查:目视检查轨道是否有变形、裂纹或异物2) 信号设备测试:验证信号灯、联锁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人员准备1. 运营人员资质审核:确保驾驶员、站务员、调度员等持证上岗,并完成岗前培训2. 班次安排:根据客流预测,合理配置班次密度,避免高峰期拥堵三)应急物资与预案1. 物资检查:确认急救箱、灭火器等应急物资在指定位置且状态完好2. 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员工熟悉火灾、停电、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三、日常运营管理(一)行车调度1. 正常运营调度:(1) 按时刻表执行发车,允许±3分钟的误差。
2) 实时监控列车位置,确保间隔安全(如3分钟/列)2. 异常情况处理:(1) 列车晚点时,及时发布信息并调整后续班次2) 遇设备故障,立即启动备用列车或调整运行图二)站务管理1. 进站引导:(1) 站台巡视,协助乘客排队,避免拥挤2) 重点区域(如换乘通道)增设提示标识2. 乘客服务:(1) 处理问询,提供路线指引2) 妥善处理遗留物品并登记上报三)安全监控1. 监控系统运行:(1) 实时查看车站及列车视频监控,异常情况立即上报2) 定期测试监控设备,确保画面清晰、存储正常2. 消防管理:(1) 禁止在站内吸烟或使用明火2) 每日检查消防通道是否通畅四、应急响应与处置(一)火灾应急1. 初期处置:(1) 发现火情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2) 启动灭火装置或使用备用灭火器控制火势2. 乘客疏散:(1) 通过广播引导乘客沿疏散指示方向撤离2) 优先疏散至站外安全区域二)设备故障应急1. 列车故障:(1) 封锁故障区间,启动应急通风2) 安排乘客换乘后续列车或乘坐摆渡车2. 信号系统故障:(1) 暂停相关区段运营,改为人工调度2) 通知维修团队抢修,期间限速运行三)停电应急1. 备用电源启动:(1) 检查应急照明是否正常。
2) 暂停非必要设备(如广告屏)供电2. 乘客安抚:(1) 通过广播通知停电原因及预计恢复时间2) 协助滞留乘客安全离站五、运营结束阶段(一)设备收尾1. 列车清洁:(1) 检查车厢内垃圾并清空2) 重点区域(如卫生间)消毒2. 设备关闭:(1) 按规程切断非必要电源2) 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上报二)安全确认1. 站场巡查:(1) 确认所有乘客离站,无遗留人员2) 检查消防通道及出入口状态2. 报表填写:(1) 完成运营日志,包括客流数据、故障记录等2) 提交至调度中心备案六、持续改进(一)数据统计与分析1. 每日统计客流量、故障率等关键指标2. 每月分析运营数据,识别改进点二)培训与优化1. 定期组织员工技能培训,更新操作规程2. 根据客诉或事故案例,优化应急流程本规程需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动态调整,确保城市地铁系统始终处于安全、高效的状态一、概述城市地铁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安全的运营依赖于一套严谨、规范的规程体系本规程旨在明确地铁运营各环节的操作标准、管理职责及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乘客出行安全、提升运营效率,并促进地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二、运营准备阶段(一)设备检查与维护1. 列车检查:每日运营前,需对列车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检查项目及标准如下:(1) 车门状态检查:- 检查所有车门(包括主门、应急门、疏散门)的开关机制是否顺畅,无卡滞、异响或损坏 验证车门连锁装置功能,确保车门在列车移动时自动关闭,且只有司机室或指定控制点能解锁 检查车门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状态(如“关门请等待”等提示) 检查车门边缘和关闭气路,确保无尖锐突出物或泄漏2) 制动系统检查:- 进行制动性能测试,包括空载和负载(模拟载客)下的制动距离和减速度测试 检查制动软管、管路有无泄漏或损伤 检查制动踏板(或手柄)行程、力度是否符合标准 验证电子制动系统的数据传输是否正常,无错误码显示3) 电气系统检查:- 检查主电路、辅助电路的绝缘情况,使用兆欧表测量关键线路绝缘电阻 验证接触网(或第三轨)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检查馈线接头是否紧固 检查司机室控制面板、显示屏、操作按钮等是否正常显示和工作 检查车内照明、空调、通风系统是否运行正常2. 轨道与信号系统检查:(1) 轨道巡查:- 使用轨道检查车或人工手持检查尺,检查钢轨轨距、轨向、高低、侧面磨耗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检查轨枕、道砟(或轨道板)状态,有无松动、破损、下沉或严重脏污 检查道岔转辙器、尖轨、心轨是否灵活,锁闭装置是否可靠。
检查防脱装置、绝缘接头等关键部件是否完好2) 信号设备测试:- 测试轨道电路、计轴器等轨道区段设备,确认其状态正常,能够准确反映列车位置 检查信号机(灯)显示是否清晰、准确,符合规定信号 测试联锁系统,验证道岔、信号机的联锁关系是否正确,确保安全限制条件得到满足 检查列车自动保护(ATP)系统是否接收并处理正确的信号信息,无故障报警二)人员准备1. 运营人员资质审核:- 确保所有上岗人员(包括司机、站务员、调度员、维修工等)持有有效的上岗资格证书 定期复核人员资质,特别是涉及安全关键岗位的人员(如司机、行车调度员),需符合健康标准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安全规范、应急处置等,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 班次安排:- 根据当日天气预报、历史客流数据及预期活动(如大型会议、节假日),制定详细的发车班次计划 合理配置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的列车数量和密度,高峰期建议列车间隔≤3分钟,平峰期可适当延长至5-8分钟 制定备用人员计划,以应对突发人员缺勤情况三)应急物资与预案1. 物资检查:- 确认各车站、列车上配置的应急物资(如急救箱、灭火器、通讯设备、应急照明、担架等)齐全、在有效期内,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急救箱内药品和器械应定期检查更换,并记录维护日志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应在绿色区域,喷嘴、压力阀无损伤2. 预案演练:- 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针对常见突发事件(如火灾、停电、乘客晕倒、设备故障)的应急演练 演练内容应包括人员分工、疏散路线、设备操作、信息发布等关键环节,并评估演练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确保所有员工熟悉本岗位的应急职责和处置流程,特别是疏散引导、初期火灾扑救、伤员急救等基本技能三、日常运营管理(一)行车调度1. 正常运营调度:(1) 严格按照批准的运行图(时刻表)执行列车发车、运行和停站作业2) 通过调度集中系统(CTC)或联锁系统监控列车实时位置,确保列车间隔符合安全要求(例如,根据线路设计,设定最小追踪间隔,如3分钟/列或2分钟/列)3) 根据实时客流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列车运行模式(如加开临客、缩短间隔)4) 与维修调度、站务调度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处理运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2. 异常情况处理:(1) 列车晚点处理:- 立即向后方车站和调度中心通报晚点信息 在后续车站适当加长停站时间,缓解列车排队积压 通过车站广播、乘客信息显示屏发布晚点信息及预计恢复时间 必要时启动备用列车或调整运行图,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2) 设备故障处理:- 接到故障报告后,迅速判断故障影响范围,并通知维修部门进行抢修 若故障影响列车运行,立即启动备用列车或调整运行计划 更新乘客信息显示和广播,告知乘客相关线路调整情况二)站务管理1. 进站引导:(1) 在客流高峰时段,安排站务员在站台口、闸机口进行引导,维持排队秩序2) 在换乘站,设置清晰的换乘指示牌和引导线,帮助乘客快速找到换乘路径3) 关注站台客流分布,必要时进行疏导,防止拥堵2. 乘客服务:(1) 问询服务:- 主动询问乘客需求,提供线路查询、票务咨询、设施指引等服务 使用专业查询系统或APP辅助解答复杂问询2) 失物招领:- 建立完善的失物招领流程,对乘客上交的物品进行登记、分类、保管 定期检查失物,对无法识别或无法认领的物品按规定处理(如捐赠或报废),并记录过程3) 特殊乘客服务:- 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提供优先通行、协助上下车等服务 保持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的清洁和正常使用三)安全监控1. 监控系统运行:(1) 全天候监控车站出入口、站台、通道、车厢等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CCTV)运行状态2) 重点监控客流密集区域、设备区、出入口等关键位置,发现异常情况(如打架斗殴、遗留物品、设备故障迹象)立即报警并上报。
3) 定期检查监控录像存储设备,确保录像完整、清晰,存储时间符合规定2. 消防管理:(1) 加强巡查,严禁在车站、车厢内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明火、酒精、鞭炮等,即使无危险也禁止,以维护秩序)2) 每日检查消防栓、灭火器、应急指示灯、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有无被遮挡或挪用3) 确保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无杂物堆放四、应急响应与处置(一)火灾应急1. 初期处置:(1) 发现火情:- 任何员工发现火情,应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并使用就近的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适用于初期、小范围火灾) 立即拨打内部应急或联系调度中心报告火情发生地点、燃烧物、火势大小等信息2) 初期扑救:- 使用灭火器时,遵循“提、拔、握、压”的操作口诀,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注意自身安全,若火势无法控制或灭火器使用不当,应立即放弃灭火,迅速撤离2. 乘客疏散:(1) 启动广播:- 通过车站广播系统发布火情信息和疏散指令,引导乘客保持冷静,沿疏散指示标志方向撤离 指示乘客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进2) 现场引导:- 站务员在站台、站厅等位置,协助乘客有序撤离,特别是引导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 熟悉并确保所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3) 分区疏散:- 根据火情位置,将车站或车厢划分为不同疏散区域,分批次、有组织地引导乘客撤离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区域(如站外广场、相邻车站)二)设备故障应急1. 列车故障:(1) 车门故障:- 若车门卡滞无法关闭,立即报告司机和站务员,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乘客误入驾驶室或设备区 引导乘客通过其他车门或疏散门离开车厢2) 制动故障:- 司机报告制动系统故障时,立即采取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并报告调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