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五部分会计背诵版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64KB
约11页
文档ID:440670949
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五部分会计背诵版_第1页
1/11

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1.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2. 会计职能: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职能3. 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4. 会计对象:即会计客体,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5. 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循环与周转、退出三个基本环节,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又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6. 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谁需要会计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7. 财务会计信息内容: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8. 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如监管部门、企业职工)9.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前三者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后三者是组成利润表的要素,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10. 资产的特征: 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能以货币计量11. 负债的特征: 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 未来需要清偿; 能够以货币计量;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12.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 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13. 收入制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4.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15.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16. 资产 =权益 = 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 =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 = 利润17.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8. 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19.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0.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21.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简称《会计法》 )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第二十八章会计循环1. 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进行决策的信息,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生成的2. 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确认, 该经济业务应在何时确认,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3.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4. 会计记录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5. 账户是根据以会计要素划分的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各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6.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7.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8. 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9.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10.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 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11.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12.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13. 余额试算平衡法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14.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15. 按账簿的用途分类, 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 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类; 对账工作要求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16. 目前, 我国各经济单位通常采用的主要账务处理程序有五种: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多兰是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和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17.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18.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适当排列编制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19. 资产负债表是月度报表,是以: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一种报表20. 资产负债表分为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格式21. 资产类项目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其流动性进行排列的,即按照变现能力顺序进行排列流动性强的项目排在前面,月排在前面,其变现速度越快;流动性差的项目排在后面22. 负债类项目的排列按照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或需要立即清偿的债务)排在前面,后到期的排在后面23. 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排列顺序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24.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以“收入 - 费用 = 利润”的会计登时为基础,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享编制而成的,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月报表25. 利润表的主要作用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

它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26. 利润表的主要作用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27.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投资收益28.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29.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所得税30. 现金流量是一定会计期间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31. 现金流入: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出售固定资产、从银行取得借款等取得现金32. 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日常经营业务33. 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以下三类: 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34. 现金流量表附注披露的内容: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增加额35. 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36. 我国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37. 我国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属于年度报表,有报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

第二十九章财务报表分析1. 财务报表分析简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去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并通过财务指标的高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2. 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3. 在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效率比率4. 比较分析法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为:绝对数比较分析、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5. 按照比较标准的不同分为: 1. 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比较、 2 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比较、3 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6.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7.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8. 流动比率应维持在 2:1 左右;速动比率维持在 1:1 左右较为理想9. 流动比率是反映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的指标, 流动比率越大, 资产的流动性越强,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10. 速动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比率, 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长海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余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 -存货) /流动负债11.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的即可变现能力现金比率 =现金/ 流动负债12.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13. 产权比率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制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产权比率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14.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 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用来衡量盈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已获利息倍数 = 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 (利润总额 + 利息费用) / 利息费用15. 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围率、存货周围率、流动资产周围率、总资产周转率16.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期初应收账款 + 期末应收账款) /217.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360/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8.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分析企业资产流动情况的一项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 周转天数少,表明应收账款周转快,企业信用销售严格19. 存货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相应增加20.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率, 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21. 流动资产周转率 =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2.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全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率23. 盈利能力包括: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24.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业务收入) *100%25. 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 (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100%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所得税额26. 资本收益率 == 【净利润 / 实收资本(或股本) 】 *100%27.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100%28. 资产净利润率也叫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平均资产总额) *100% ,平均资产总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