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大纲】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指导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8.02KB
约39页
文档ID:202397577
【教学大纲】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指导_第1页
1/39

南京中医药高校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指导性格式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医学影像学 课程教学大纲(供 中医临床各专业 专业用)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 英文名称: Medical Imageology课程类别:必修考查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课程编码:031101课程学分: 3课程总学时:54试验〔 实训〕学时: 9开课单位:课程负责人:第一临床医学院曾亮教 研 室: 影像学教研室《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进展快速的学科;已从单一的传统 X 线诊断学,扩展为包括 X 线、 CT、MRI 及超声 等的现代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直接影响临床各科室的诊断和治疗;《医学影像学》作为一门临床专业课程,目的就是 让学术懂得影像的原理和作用、选用原就,培育 同学的临床阅片才能,培育同学 初步 具备常见病 影像诊断 、独立阅片 的才能;本教学方案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第 6 版教材编写,授课内容以该教材中的第一篇“影像诊断学”部分为主,其次篇“介入放射学”部分另行讲授,不在本次授课范畴内;教学形式采纳课堂多媒体教学,总课时为 36 学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采纳多媒体教学引入大量的影像图片信息,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同学易于接受;授课时应有所偏重地讲授各论内容,特殊是各部位(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医学影像学》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明白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历史、进展前景,明白各种影像成像技术的原理;熟识不同成像技术手段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以便能恰当的挑选一种或综合应用几种成像手段和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 把握 熟识人体各部位(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把握 熟识 人体常见病影像表现, 明白影像 观看、分析与诊断的 思路 才能,强化 使同学 初步具备基本 的临床阅片才能;39 / 381. 第一篇 影像诊断学1.1 第一章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1.1.1 第 1 节 X 线成像【目的】一、 X 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明白) 二、 X 线图像特点(熟识)三、 X 线检查技术(明白) 四、 X 线图像的解读(明白)、五、 X 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明白)1.1.1 第 2 节 运算机体层成像( CT)【目的】一、 CT 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明白) 二、 CT图像特点(熟识)1. 密度的概念— CT值(把握)2. 窗宽和窗位(把握)三、 CT常用检查技术(明白) 四、 CT图像的解读(明白)五、 CT检查的临床应用(明白)1.1.1 第 3 节 超声成像【目的】一、超声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明白) 二、超声图像特点(明白)三、超声检查技术(明白)四、超声图像的解读(明白)五、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把握)1.1.1 第 4 节 磁共振成像( MRI)概论【目的】一、 MRI 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明白) 二、 MRI 图像特点(熟识)三、 MRI 常用检查技术(明白) 四、 MRI 图像的解读(明白)五、 MR诊断的临床应用 (明白)1.1.1 第 5 节 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目的】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明白)1.1.1 第 6 节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目的】 PACS系统—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熟识)学时安排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数授课方式备注11.1.1X 线成像1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21.1.2运算机体层成像( CT)0.5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31.1.3超声成像0.5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41.1.4磁共振成像( MRI)概论0.5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51.1.5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0.2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61.1.6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0.3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合计//3//【教学方法】 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1.第一篇 影像诊断学1.2 其次章 骨骼与肌肉系统1.2.1 第 1 节 骨与软组织【目的】一、检查技术(明白)二、正常影像学表现(熟识)(一)骨结构与骨发育1. 骨结构2. 骨发育:膜化骨与软骨内化骨;3. 影响骨发育的因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矿物质的沉积;(二)长骨1. 小儿骨骼X线特点:骨干、干骺端、干骺、骺板(骺线);2. 骨龄及骨龄测量:二次骨化中心显现和骺线消逝时的年龄为骨龄,骨龄判定可估量骨发育情形;3. 成年骨骼X线特点:骺线消逝,由骨端与骨干组成;(三)四肢关节X线表现成人关节小儿关节(四)脊柱正常X线表现1. 颈椎正、侧、斜位X线表现2. 胸椎正侧位X线表现3. 腰椎正,侧、斜位X线表现(五)扁骨正常X线表现(六)常见解剖变异1. 四肢:副骨、子骨;2. 脊椎:椎体融合、脊柱裂;三、基本病变表现:骨骼基本病变的定义、机理、病理、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因1. 骨质疏松(把握)2. 骨质软化(熟识)3. 骨质破坏(把握)4. 骨质增生硬化(熟识)5. 骨膜增生(骨膜反应)(熟识)6. 骨内软骨内钙化(明白)7. 骨质坏死(熟识)8. 矿物质沉积(明白)9. 骨骼变形(明白)10. 四周软组织病变(明白) 留意: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鉴别四、疾病诊断(一)骨与软组织创伤1. 长骨骨折、脊柱骨折(把握 X 线表现) 1)长骨骨折[ 影像学表现 ] ( 1) X 线平片:骨折的基本 X 线表现:骨折断面呈不规章的透亮线,称为骨折线,骨皮质断裂、不连续,在骨松质就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嵌入性或压缩性骨折骨小梁紊乱,甚至局部骨密度增高,而可能看不到骨折线;( 2)CT检查: CT不作为常规的检查方法,但对明白骨盆、髋关节等解剖结构比较复杂的部位有无骨折和骨折碎片的数目及位置;[CT 表现 ] CT不作为常规的检查方法,但对明白骨盆、髋关节等解剖结构比较复杂的部位有无骨折和骨折碎片的数目及位置;2)脊柱骨折[ 影像学表现 ] ( 1) X 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压缩呈楔形,前缘骨皮质嵌压;正位片可见横形不规章线状致密带,其上下椎间隙一般保持正常;严峻经常并发脊椎后突成角、侧 移,甚至发生椎体错位;( 2) CT检查:可以充分显示脊椎骨折、骨折类型、骨折片移位程度、椎管变形和狭窄以及椎管内骨碎片或椎管内血肿等; CT 仍可以对某些脊髓外伤情形作出判定;( 3) MRI 检查:在脊柱外伤, MRI 可用以观看椎体骨折,椎间盘突出和韧带撕裂;同时仍可以观看脊髓挫裂伤和脊髓受压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 椎间盘突出(把握 CT、MRI 表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结构属软组织密度, X 线不能直接观看;临床拟诊椎间盘突出的患 者 , 一 般 都 应 行 CT 或 MRI 检 查 ;[ 影像学表现 ] 据椎间盘变形的程度由轻到重可分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的 CT表现为椎间盘的边缘匀称地超出相邻椎体终板的边缘 >2mm;椎间盘突出时,直接征象是突出于椎体后缘的局限性弧形软组织密度影;间接征象是硬膜外脂肪层受压、变形甚至消逝,硬膜囊受压和一侧神经根鞘受压;[MRI 表现 ] 椎间盘膨出:矢状位 MRI 见变性的椎间盘向后膨出,后方的条状低信号出现出凸面对后的弧形转变,这一现象 T2 比 T1 加权像明显;横轴位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对称性膨出,硬膜囊前缘和两侧椎间孔脂肪见光滑、对称的轻度压迹;椎间盘无局部脱出;椎间盘突出:矢状位图像均可显示椎间盘高度减低,在 T2WI 上椎间盘信号强度显著减低,椎间盘局灶性地突出于正常轮廓之外,压迫硬膜外脂肪、神经根、硬膜外静脉丛或硬膜囊,突出的髓核通常与未突出部分经狭颈相连;(二)骨感染性疾病1. 化脓性骨髓炎(熟识 X 线表现)1 ) 急 性 化 脓 性 骨 髓 炎[ 影像学表现 ] ( 1) X 线平片:在发病后 2 周内,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发病 2 周后可见骨转变;开头在干骺端骨松质中显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章的骨质破坏区,骨小梁模糊、消逝,破坏区边缘模糊;骨皮质也遭受破坏;四周显现骨膜增生;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动脉炎,使骨皮质血供发生障碍而显现骨质坏死,沿骨长轴形成长条形致密死骨;( 2) CT 检查: CT 能很好地显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骨髓内的炎症、骨质破坏和死骨;特殊是能发觉 X 线片不能显示的小破坏区和小的死骨;( 3) MRI 检查:在确定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髓腔侵害和软组织感染的范畴方面, MRI优 于 常 规 X 线 和 CT ;2 ) 慢 性 化 脓 性 骨 髓 炎[ 影像学表现 ] ( 1) X 线平片: X 线片可见到明显的修复,即在骨破坏四周有骨质增生硬化现象;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骨干增粗,边缘不整,仍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2) CT 检查:与 X线表现相像;2.骨结核(熟识椎体结核 X 线表现)[ 影像学表现 ] ( l )长骨结核: X 线可见长骨干骺端骨松质中显现一局限性类圆形、边缘较清晰的骨质破坏区,邻近无明显骨质增生现象;( 2)脊椎结核:以腰椎多见, X 线可见:①椎体骨质破坏、变形,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②椎间隙变窄或消逝;③椎旁脓肿;(三)骨肿瘤1. 骨良性肿瘤(把握)[ 影像学表现 ] ( l ) X 线平片: X线表现多较典型,常侵害骨端,病变直达骨性关节面下;多数为偏侧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晰;瘤区 X 线表现可有两种类型,较多的病例破坏区内可有数量不等、比较纤细的骨嵴, X 线上可见似有分隔,成为大小不一的小房征,称为分房型;少数病例破坏区内无骨嵴,表现为单一的骨质破坏,称为溶骨型;破坏区骨性包壳不完全,并于四周软组织中显现肿块者表示肿瘤生长活跃;肿瘤边缘显现筛孔状或虫蚀状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侵害软组织显现明确肿块者,就提示为恶性骨巨细胞瘤;2. 骨恶性肿瘤(把握骨肉瘤;熟识转移性骨肿瘤)1)骨肉瘤[ 影像学表现 ] ( 1) X 线平片: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骨髓腔内不规章骨破坏和骨增生;骨肉瘤的 X 线表现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以混合型多见;①成骨型骨肉瘤:以瘤骨形成为主,为匀称骨化影,呈斑片状,范畴较广,明显时可呈大片致密影称象牙质变;早期骨皮质完整,以后也被破坏;骨膜增生较明显;软组织肿块中多有肿瘤骨生成;肿瘤骨 X 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②溶骨型骨肉瘤:以骨质破坏为主,破坏多偏于一侧,呈不规章斑片状或大片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骨皮质受侵较早,呈虫蚀状破坏甚至消逝;骨膜增生易被肿瘤破坏,而于边缘部分残留,形成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中大多无新骨生成;③混合型骨肉瘤:成骨与溶骨的程度大致相同;2)转移性骨肿瘤[ 影像学表现 ] ( 1) X 线平片:可分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以溶骨型常见;①溶骨型转移瘤发生在长骨的溶骨型转移瘤,多在骨干或邻近的干骺端,表现为骨松质中多发或 单发小的虫蚀状骨质破坏,骨皮质也被破坏,但一般无骨膜增生;②成骨型转移瘤少见, 多系生长较缓慢的肿瘤所引起,见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或膀胱癌的转移;病变为高 密度影,居骨松质内,呈斑片状或结节状,密度匀称一样,骨皮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