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结构平面图绘制的要点总结和技巧

p****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50KB
约6页
文档ID:280876408
结构平面图绘制的要点总结和技巧_第1页
1/6

结构平面图绘制的要点总结和技巧 新手总结:结构平面图有两种划分方法:按“梁柱表法”绘图时,各层结构平面可分为模板图和板配筋图(当结构平面不太复杂时可合并为一图);按“平法”绘图时,各层结构平面需分为墙柱定位图、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模板图、板配筋图以及梁、柱、剪力墙、地下室侧壁配筋图等) 各层的“模板图”及“板配筋图”可按本节所述方法绘制 ⒈尺寸线标注: 通常分为结构平面总尺寸线、柱网尺寸线、构件定位尺寸线及细部尺寸线等标注要求同前所述 ⒉平面图中梁、柱、剪力墙等构件的画法: 原则是从板面以上剖开往下看,看得见的构件边线用细实线,看不见的用虚线剖到的承重结构断面应涂黑色 凡与梁板整体衔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窗顶装点线、花池、水沟、屋面女儿墙等,务必在结构图中表示构件大样图应加索引 对平面中凹下去的部分(如凹厕、孔洞等),要用阴影方法表示,并在图纸背面用红色铅笔在阴影部分轻涂如有凹板,应标出其相对标高及板号 ⒊绘图挨次: 一般按底筋、面筋、配筋量、负筋长度、板号标志、板号、框架梁号、次梁号、剪力墙号、柱号的挨次举行 板底、面钢筋均用粗实线表示,宜画在板的1/3处。

文字用绘图针笔书写,字体大小要匀称(可用数字模板),当受到位置限制时,可跨越梁线书写,以能看清为准全部直线段都不应徒手绘制 双向板及单向板应采用表示传力方向的符号加板号表示 在板号下中应标出板厚当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时,可只标出特别的板厚,其余在本图内用文字说明 在各层模板图中,应标出所有构件(板、框架梁、次梁、剪力墙、柱)的编号,不得以对称性等为由漏标 过梁(GL)应编注于过梁之上的楼层平面中 ⒋底筋的画法 结构平面图中,同一板号的板可只画一块板的底筋(应尽量注于图面左下角首先消失的板块),其余的应标出板号 底筋一般不需注明长度绘图时应留意弯钩方向,且弯钩应伸入支座 对常用的配筋如φ6@200、φ8@200、φ10@200等可用简记法表示,与结构总说明协作使用 分布筋只在结构总说明中注明,图中不画出 ⒌负筋的画法 同一种板号组合的支座负筋只需画一次如某块板的支座另一边是两块小板时,则只按其中较大的板配置负筋 板的跨中不消失负弯矩时,负筋从支座边可伸至板的L0/3(活载大于三倍恒载)、L0/4(活载不大于三倍恒载)、或L0/5(端支座)L0为相邻两跨中较大的净跨度。

双向板两个受力方向支座负筋的长度均取短向跨度的1/4钢筋长度应加上梁宽并取50mm的倍数板的跨中有可能消失负弯矩时,板面负筋宜采用直通钢筋 负筋对称布置时,可采用无尺寸线标注,负筋的总长度直接注写在钢筋下面;负筋非对称布置时,可在梁两边分离标注负筋的长度(长度从梁中计起);端跨的负筋无尺寸线时直接标注的是总长度;以上钢筋长度均不包括直弯钩长 ⒍其他 对平面图中难以画清晰的内容,如凹厕部分楼板、局部飘出、孔洞构造等,可用引出线标注,或加剖面索引、用大样图表示 板面标高有变化时,应标出其相对标高 砌体隔墙下的板内加筋以粗直线表示(钢筋端部不必示出弯钩),并且注明定位尺寸 一、框架梁、柱配筋图 ⒈框架大样图可用1:40比例绘制各柱柱中、悬臂梁根部、框架梁两端及跨中各作一个剖面,均用1:20比例绘制 ⒉完整标出框架的构件尺寸及定位尺寸,并用一度尺寸线标明层高、柱高、梁顶标高 ⒊柱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用粗实线表示Ⅰ级钢筋的切断点要画弯钩;Ⅱ级钢筋的切断点用短斜线标出,并斜向钢筋一方;钢筋如采用机械衔接或等强度对接焊,接点或焊点用圆点表示箍筋可用中粗实线表示 ⑴柱的纵筋采用机械衔接或等强度对接焊时,应标出接点位置;当采用搭接衔接时,要标出搭接位置及搭接长度(取50mm的倍数,以下同);柱纵筋需要分批接驳时,应标出每次接驳的位置。

⑵柱中插筋及切断钢筋的锚固长度LaE,可采用文字说明的方法注明 ⑶顶层柱顶柱筋及梁筋的锚固做法,应在图上有所表示 ⒋柱的箍筋 ⑴柱箍筋加密区范围以及加密区、非加密区、节点核芯区的箍筋做法应在图上注明; ⑵箍筋按规定需采用复合箍筋时,应在柱剖面旁边用暗示图表示复合箍筋的做法,并留意箍筋末端弯钩的画法 ⒌梁的纵向钢筋 ⑴悬臂梁负筋,应与框架梁边跨的负筋一起考虑,绘图时可按照需要举行调配,以免支座钢筋过密 ⑵梁纵筋因为构造缘由不能伸入邻跨时,可将部分钢筋向下或向上锚入柱内,绘图时可按照需要调节配筋 ⑶梁的支座负筋分批切断时,在图中应分批标明切断点位置为便于区别钢筋,详图中宜加上钢筋编号 ⑷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贯穿钢筋,当采用机械衔接或等强度对接焊接长时,应标出接点位置;当采用两端与支座负钢筋搭接的方式或在跨中一次搭接的方式接长时,应在图纸上注明搭接位置及长度 除贯穿筋外,有时尚需增强架立筋以满意箍筋肢距的需要,此时应将贯穿筋与架立筋分离标出 ⒍梁的吊筋 梁侧有集中荷载(次梁)作用时,应标出吊筋及附加箍筋的位置,并画出吊筋的大样 ⒎梁的箍筋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的箍筋做法应在图上注明; ⒏梁的腰筋 梁的腰筋为按构造配置时,长度伸至梁端即可;按计算(抗扭或侧向抗弯)而设置的腰筋,其锚入柱内的长度为LaE,绘图时须留意其区分。

⒐梁剖面大样 梁剖面大样中各类纵筋和箍筋要分离标注,并标明剖面尺寸 采用复合箍筋时,应在剖面旁边用暗示图表示复合箍筋的做法抗扭箍筋应留意箍筋末端弯钩的画法 二、剪力墙配筋图 ⒈剪力墙配筋平面图及剖面图的比例可与框架大样图相同连梁由于钢筋通长配置,故截面及配筋相同的连梁可只作一个剖面,比例可用1:20或1:30 ⒉用一度尺寸线标明层高及连梁高,注上连梁顶的标高标明剪力墙的定位轴线、开口尺寸、各片墙的厚度、宽度及端部暗柱或明柱的尺寸 对平面或剖面中的孔洞(如电梯井、门洞等),要用阴影方法表示,并在图纸背面用红色铅笔在阴影部分轻涂 ⒊剪力墙的钢筋 ⑴剪力墙各种钢筋的用量应在平面及剖面图中适当表示当竖向钢筋沿高度削减时,要标出考虑锚固长度后纵筋的切断位置 ⑵连梁的底筋、面筋、腰筋、箍筋以及拉结筋的数量及构造要求,应在图上表达清晰 钢筋均用粗实线表示 第 6 页 共 6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