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常识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1KB
约4页
文档ID:4633780
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常识_第1页
1/4

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常识间歇性精神病人,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精神病人表现的特点是:精神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头脑是清醒的,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发病的时候,就丧失了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其精神病是处于间断性发作的状态基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这一特点,刑法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这时他具有与正常人同样的行为能力;而在其发病期间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以及其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时候是处于精神正常状态还是处于精神病发病状态,也必须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鉴定临床表现:(一)特征性精神症状1.联想障碍思维松弛(思维散漫) 、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2.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迟钝、情感不协调(不恰当)及情感倒错或自笑(痴笑) 3.意志活动减退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内向性;意向倒错等。

4.其他常见症状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奇;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 ;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令性幻听,其他精神自动症等一级症状及紧张症症候群等常见临床类型:1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又称妄想型,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精神分裂型症类型在我国约占住院及流行学群体调查病人的 50 %以上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常以偏执性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而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及紧张症状不突出,或情感迟钝、意志缺乏等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什么疾病?慢性精神分裂症(ehron,e sehizophrenia) 对这一名称至今缺乏明确的定义,应结合病期与临床表现加以考虑凡病期达两年以上,以思想内容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行为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出现精神衰退或后遗状态的病例,可认定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着病程的进展,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日益减少,而精神衰退现象变得愈来愈明显病人与现实脱离退缩,出现怪异行为,如收集废物、自言自语、丧失个人卫生习惯,常蓬头垢面;情感淡漠或不协调,说话离题、含糊,或赘述,或词汇短缺,言谈无内容,基本生活不能自理,一般需要长期监护。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指有些精神分裂症起病缓慢,早期即有慢性期的临床表现,病程进展缓慢,经任何治疗,临床症状也不能完全缓解这种病人在疾病早期,就和精神症状同时出现社会功能缺损和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病程呈缓慢、持续进展,最终走向精神衰退其病程进展速度有快有慢慢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慢性期,严格地说是有区别的后者起病可能缓慢,也可能呈急性亚急性起病;而慢性精神分裂症起病均缓慢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指的是精神分裂症历经早期、症状充分发展期(此阶段症状活跃、经治疗可出现症状缓解)的缓解一复发一经治疗再缓解一再复发的长短时间不一的病程演变而来;而慢性精神分裂症却没有这样的病程经过,是从早期即具备慢性化的临床标志,整个病程是缓慢、持续慢性发展的这些是二者在形成、发展上的区别而从临床表现出的症状来看,二者没有区别因此,多年来慢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慢性期在叫法上互相混淆,实际上,二者从基本概念上是有区别的无论是慢性精神分裂症,还是精神分裂症慢性期(也可称慢性期精神分裂症)都不能轻易给哪个病人作这种诊断而是要严格掌握诊断标准一定要符合慢性的临床标志才能诊断因为“慢性”二字会给医生以及家属、病人带来消极的情绪,对病人的治疗失去信心。

由于慢性精神病患者急性期症状已经基本或大部分消失,但多遗留有一些残留的精神症状如有一些片段或孤立地妄想、幻觉许多患者还有一些人格方面改变,并可以有智能、记忆方面受损,有些患者还表现为严重的社会性退缩,使患者人际交往能力、生活和学习能力明显受损,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已经造成了精神残疾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患者病情持续 1 年以上未痊愈,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并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萎乱和障碍精神残疾最常见的病种首先是精神分裂症,约占精神残疾总数的 7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