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原子核结构解读1、相关概念质子数 :指质子的数量核电荷数 :质子 所带的 正电荷 数就叫核电荷数中子数 :原子核 中的中子数目质量数 :是将 原子 内所有 质子 和中子 的相对质量 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而得到的数值2、数量关系由于原子不显电性或显电中性有以下数量关系: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离子内则要去掉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相对原子质量由于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时均为1,所以质量数( A )=质子数( Z)+中子数 ( N)如氧其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皆为8,故其质量数为 16 与其实际 原子量 15.9994 极为接近例如一个氢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674 ××10-27kg,一个氧原子的 质 量 为 2.657 ×10-26kg 一个 碳 -12 原 子 的质 量 为1.993 ×10-26kg , 1/12 碳 质 量 约 为1.66 ×10-27kg粒子电性质量质子1 个质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1.6726×10-27 kg中子不带电1.6749×10-27 kg电子1 个电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质量为质子质量的1/1836,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可忽略由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可以得到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推导公式: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原子的质量 /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原子核质量 +核外电子质量 /[(1/12)m c]≈原子核质量 /(1/12)m c=质子的质量 +中子的质量 /(1/12)m c=[ 质子数 * 一个质子的质量 +中子数 *一个中子的质量 ]/(1/12)m c =[ 质子数 *(1/12)m c+中子数 *(1/12)m c]/(1/12)m c=质子数 +中子数3、质量数与 相对原子质量 的区别在于:同种元素 的质子数 相同,而 中子数 可能不同,即核素。
同种元素 的核素互称同位素而质量数指的是核素中 质子质量 与中子质量的和,相同元素的不同核素的质量数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 相对质量, 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一个数值近似的相对原子质量也能用质子数 + 中子数 的和来计算, 同时也可以看作相对原子质量整数值大小等于质量数整数值的大小4、两种组成符号原子核组成符号 离子组成符号.精品文档.。